楼宇自控系统及联动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及联动设计 在智能楼宇设计中,楼宇内各智能系统设置的设计方法有多种。一种方法是认为各个子系统应该是集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3A系统的集成,这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发展。说到智能楼宇,就需要进行这样的整合,否则就认为不叫智能楼宇。经过近两年的广泛工程实践,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降温。另一种方式是建筑物中的各个子系统相对独立,各个子系统除了自己系统的工作外,与其他子系统没有系统的物理联系。这样,一个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完全由子系统本身的状态决定,不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另一种方式是有选择地在工作中通常相关的一些子系统之间建立联动关系,也可以称为相关子系统的小集成。谈到智能建筑中的系统集成,有不同的做法是完全正常的。纵观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规划设计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开展只用了几年时间,也就是从1990年代初,我国基本建设发展的高峰期,智能系统逐渐被广大业主、开发商和设计师所了解,承认和接受,并开始设计和实施。但作为智能建筑中的一些子系统,它们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设计好了。
自1996年初在上海举办我国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以来,业界有系统、有目的地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智能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各种系统的集成问题才刚刚开始提出。这时,很多承包商已经开始为公司业务的发展扩大业务范围,打起了系统集成商的大旗。然而,在国际上,智能建筑的发展并没有我们那么大肆宣传,而是以务实的态度,应该由具有专业知识的承包商提供哪些系统。需要的集成度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衡量的,一些系统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进行。这样,可以共享需要连接的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关于楼宇自控系统,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有较明确的提及。就其功能而言,它几乎包括不少方面,但其主要目的是: 1. 确保建筑物(集群)内的舒适环境;2.提高建筑本身以及人员和设备的整体安全水平和防灾能力3.通过优化控制节约消耗;4.提供可靠的节能管理;5.使设备高效运行,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根据上述应用功能,BA系统应分为两个子系统,分别是:1.消防子系统和安全子系统,包括: a.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人员出入监控系统;C。安全巡逻 D. 防盗报警系统;e. 其他需要实现安全监控的系统(如地震监测报警、燃气泄漏报警等2.设备运行管控子系统包括:a.暖通空调(HVAC)系统;b.供水(包括冷水、热水、饮用水)和排水系统;配电和自供电系统; d. 供电和照明控制; e. 所有其他需要监控的系统(如电梯),广播、有线电视等)从技术角度来看,两类子系统的划分具有良好的硬件设备资源共享,便于整体管理和维护,可以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协调设备控制方案,从而实现全面集中监控。该系统的构成类似于一些国际惯例。但是,中国的火灾管理系统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在一些地方,允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向楼宇自控系统发送信号。平时,BA系统可以从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获取各种运行状态信号。发生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向楼宇系统发送信号。信号,这种单向的信息流,反映了中国消防部门管理的需要。
比如国外某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在我国承接了几项工程设计,就是把楼宇自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功能结合起来,把应该联动的消防设备纳入其中。消防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得不根据国内要求进行变更,将消防专用设备归入消防联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除消防以外的各个子系统都可以实现小型集成。这样,在北京某重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就采用了楼宇自控系统的有机集成,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或称联动,满足实际运营管理。需要。在本项目中,关于子系统的联动关系,可以以一个事件为例,来看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动作。比如安防系统设置的闭路电视和防盗报警系统。白天,由于监控区域内人员流动,闭路电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而防盗报警系统处于撤防状态。由于这栋楼属于业主自用,上班时间人流相对流动。当值班人员离开时,防盗报警系统就会启动。考虑到晚上没有人,部分公共区域的灯光由BA系统控制和关闭,留下少量灯光。一旦防盗报警探测器检测到有人非法闯入,就会立即向BA系统发送报警信号,BA系统将控制并开启相关区域的照明。
同时楼宇自控系统论文,闭路监控系统立即进行跟踪监控,安防监控录像机进行实时录像。此外,安装在大楼内的门禁系统也与火警系统联动。当火警发生并确认后,相关消防通道的门禁也将被绕过,人员可以顺利疏散,保障楼内人员的安全。通过工程设计的实践,在设计中,如果各个子系统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楼宇自控系统论文,首先要求各个子系统在通信协议上要保持一致,以免在集成过程中出现集成失败,或者需要可以集成一些额外的设施,给业主造成不必要的负面信息资源一致性,这不仅是对承包商的要求,也是对智能建筑系统全过程的要求。由于市场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有的系统都不是完全由一个承包商提供的,各个厂家的产品也不是完全一致的,通信协议也不尽相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在确定产品的时候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系统集成商中的中标人统一考虑各个子系统产品的厂家。这种方式便于选择通信协议一致的产品,并能更好地实现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或集成)。也就是说,在BMS系统中,信息资源可以很容易地在子系统之间共享。第二种方式是由业主投标或确定各子系统的承包商,然后由系统的总承包商负责。
这样一来,业主往往片面追求价格,而忽略了系统集成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即系统没有达成统一的通信协议。有的系统不开放,由于先天缺陷,给总承包方带来困难,最终业主自己也蒙受损失。BMS下要实现集中管理,要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额外的资金来弥补。例如,在设计阶段,设计者根据工程要求和特点,对子系统进行合理的集成。在集成过程中,可以要求各子系统的通信协议符合TCP/IP协议。在建筑设备的控制中,我们强调产品和系统的开放性,目的是使产品具有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产品供应商或承包商声称他们的产品或系统是开放的,并且可以与彼此的产品进行通信。它受到监视和控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完全开放的,可能会因为通信协议的不同,在系统集成上不尽如人意,或者需要支付额外的软件准备成本,修改接口接口。比如两家公司的产品都符合协议,但是第一家公司的产品是6kbMS/TP,第二家公司的产品是156kb。当两家公司的产品连接到同一个网络时,这将是由于传输速率的差异。,并且互连有困难。
所以不是所有符合协议的产品都可以互联,还要看这些产品的详细特性。因此,建议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必须强调系统的开发和系统联网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今后应要求施工安装过程一致,符合要求。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正式的设计标准,也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结果,一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在某些地方的调查中占了一定比例。设计和施工质量也是如此。针对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 1.设计者对此理解不深,有些单位基本不设计智能系统,而是交给系统承包商。但由于系统承包商在商务谈判中的成本较低,在系统的详细设计中,减少了齿轮和标准,控制点少且不合理,精度达不到要求,系统可只能运行。2.设计BA系统不仅仅是电气专业弱电人员的事情。在BA系统中,头部是HVAC,需要与设备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包括承包商的详细设计等。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否则,原设计师的设计思路,
3.施工问题,质量不符合要求,因业务原因,施工现场只有部分施工人员为公司员工,大部分为临时或合作施工方。,很多人素质不高,野蛮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4.公司内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许有些人对更好的项目负责,而另一些人则不然。不是每个人的水平都很高。5.有的公司可以拿一些有利润有名气的项目,反而会给折扣,导致一些大公司做不了小生意。一些业主感到害怕,承包商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简而言之,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设计是我们实现BM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施工和承包商应密切配合,了解设计意图,认真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系统联动(或集成),才能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智能建筑的设备运行管理能力,达到预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