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华侨国际商务城位于苏沪交界处,距上海市中心不到25公里。西邻昆山国家开发区,东邻上海国际汽车城。2005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商贸城建设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并被列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十一五”和“十二五”。. 商贸城面积约5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万。
随着国家和江苏省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建设,花桥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昆山花桥共有85个建设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其中设计标志81个,总建筑面积。836.69万平方米;4个经营招牌,总建筑面积42.9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评价鉴定项目总面积879.66万平方米。花桥当地政府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项目。
在昆山华侨建设的绿色建筑项目中,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B区项目是一个具有很大示范效应的优质项目。该项目于2012年3月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认证,于2016年12月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志三星级认证,是昆山市首个三星级设计标志绿色建筑项目,也是目前唯一一。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营标识项目。
花桥鸟瞰图
一、项目概述
1 区位及经济技术指标
花桥金融服务外包基地位于昆山市花桥西南,毗邻千灯、陆家镇。金融园B区位于服务外包基地金阳路东侧、东城大道西侧、金丰路北侧。用地面积6.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绿地率35%,建筑密度为 21.@ >6%,FAR 1.@>1。
服务外包基地位置
服务外包基地B区位置
2交通概况
金融园B区交通环境优良。距沪宁高铁花桥站约8公里,距京沪高铁昆山站约17公里,距沪宁高速陆嘉出入口约6公里。
华侨国际商贸城一直致力于推广绿色交通方式。金融园B区项目涵盖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公共电动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项目距离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站约5公里,周边公交站点包括:服务外包基站、花岛数据站(124路、228路4条线路)、城市公共自行车站和电动汽车。租赁地点、公园及周边人群可以选择多种绿色出行方式。
二、亮点科技
金融园B区项目按照“因地制宜、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和思路,结合建筑设计,从优化设计、高效设备、技术创新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形式和使用需求,总结和探索了一套合适的解决方案。项目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1 优化设计类
1.@>1 土建与装饰一体化设计
在项目设计阶段,确定了建成后约50%的楼宇由华拓金服入驻,因此项目的功能定位比较明确,所以装修设计在设计阶段就涉及到了。土建施工图,避免二次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
1.@>2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在有限的土地利用范围内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金融园B区已建设25840平方米地下建筑,用于地下车库、雨水及中水机房、地源热泵机房、部分设备房等。
1.@>3 自然采光技术
对于地上建筑,本项目通过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采用大面积外窗,有效提升建筑采光效果,降低照明能耗。
地下空间方面,项目采用下沉庭院、采光侧院、采光通风井等方式,提高地下空间采光效果。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而且有效地促进了自然通风,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它是一种被动节能技术,仅通过优化设计,无需机械设备干预,即可达到节能效果。
下沉庭院
照明通风井
1.@>4 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
项目基于被动优先的设计原则,通过流体软件模拟优化窗墙比,最大化外窗可开启面积。布局位置考虑了季节风向和人员位置特点。夏季和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消除室内余热和湿气,降低建筑室内空调能耗。仿真结果表明,在夏季和过渡季风方向条件下,各建筑风速云图显示建筑室内空气流通顺畅,风龄云图显示室内空气交换率高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可快速消除室内余热和湿气,
B-7楼过渡季节风速云图
过渡期B-7楼空龄云图
1.@>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
该项目结合了建筑的功能和昆山地区的气候特点。节能设计是按照65%的节能目标进行的,采用各种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和外窗进行保温。在多种被动保温措施的设计下,建筑采暖空调综合能耗大大降低,项目年能耗仅占建筑能耗的76.09%类似的建筑物。
1.@>6多层绿化、屋顶绿化
项目室外绿化主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乡土树种,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绿化方式,实现园区园林式生态办公环境。此外,该项目充分利用建筑屋顶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在屋顶的空闲区域种植各种小灌木和草坪,屋顶绿化占屋顶绿化的63.67%。通过设置绿色屋顶,改善了建筑周围的小气候,优化了室外微环境,在雨季有一定的吸收和储存雨水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多层绿化
绿色屋顶
1.@>7 硬透水路面
目前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热门话题。这个项目的设计虽然较早,但也充分考虑了海绵城市的一些设计思路。场地停车位采用空心植草砖。公园内的人行道由生态渗水砖砌成。结构基础层采用砾石(建筑垃圾)和沙子。采用各种透水铺装方式也有效控制了场地年雨水径流。
1.@>8 楼宇一体化外遮阳
建筑物外遮阳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得热量,有效降低空调负荷。金融园B区项目南向窗采用固定外遮阳设计,与窗户一体化,东西方向采用电动活动外遮阳,方式为铝合金百叶窗。整个活动外遮阳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控制系统可根据室外气候环境自动调节百叶窗。
建筑综合外遮阳
1.@>9楼宇信息智能控制
金融园B区项目采用楼宇信息智能控制技术,对楼宇内所有相关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实现楼宇电气设备、给排水设备、安防设备、空调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智能控制,对项目的能耗、用水量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做到有针对性可以制作配方。节能节水解决方案,用智能化推动项目绿色运营。
2种高效设备
2.1节水器具
为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项目所有洁具均采用节水器具。与传统卫浴相比,节水器具节水率达8%以上。
2.2节能设备
项目办公区采用细管径直管T4荧光灯,走廊采用节能筒灯。每个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是按照国家标准的目标值设计的。此外,每个区域的照明系统都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进一步节能。
项目空调系统采用高效地源热泵能源站,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节能服务公司运营维护,实现了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空调系统,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同时,降低空调能耗。
3 技术创新类别
3.1 综合沟渠
传统的管道敷设方式存在占地面积大、地基开挖重复、维护管理困难等缺点。综合管沟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响应政策要求,金融园B区项目建设了465米室外公共管沟,项目内有14种管线,包括再生水管、地源热泵冷(热)中供回水管、弱电管。在普通管沟中,提高了管道检查和维护的便利性。金融园B区综合管沟的成功实践,也为花桥综合管廊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在,花桥国际商务城综合管廊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3.3公里。3.3公里的方案设计也已完成。
一体式沟渠
3.2 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
昆山是缺水地区,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意义重大。金融园B区项目对场地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水处理系统达到水质标准后,用于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水等非饮用水用途。此外,本项目拟接入花桥地区城市中水回用管网,将城市中水用于冲厕,有效节约水资源。
3.3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为保证地下车库空气质量,防止室内CO沉降危害人员健康,项目在车库分区设置多个CO浓度监测点,并与新风系统联动。当CO浓度超过标准值时,地下机械通风设施将自动开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 绿色建设
绿色建设是确保项目真正实现绿色的关键环节。在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对项目部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和职责,并设立了明确的责任人,对绿色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
多项措施也确保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和要求。
4 绿色物业管理
绿色建筑项目必须有绿色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金融园区项目运营管理中,优化物业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各项节能减排方案。运行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入驻企业的满意度也较高。
三、项目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金融园B区项目是花桥早期的绿色建筑项目。各种技术的应用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使用的技术和产品都比较先进,整个项目的增量成本也比较高,达到了四个。一千三百万。但通过本项目的实践,为昆山其他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在成本控制方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此外,项目运营期间,由于雨水及中水回用系统的有效运行,非传统水源年使用量达到19.8万吨,相当于8< @1.56万元水费。此外,根据智能系统计算的建筑年用电量,该项目年能耗占同类型建筑的76.09%,年节电132.65kWh,相当于电费114.21万元,节能效果明显。
2 环境效益
多项绿色技术的应用也保证了项目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首先,该项目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实现了良好的室外风场。经实时监测,该项目室外场地风速不大于5m/s,冬季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同时,多项环境的实际检测值场地噪声等指标也优于国家标准。其次,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和空调设计,结合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室内环境质量。通过测试,室内光环境和空气质量测试结果优于国家标准。
3 社会效益
作为昆山首个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营标识项目,金融园B区落实了昆山建设低碳节能城市的目标,体现了生态保护、节能降耗的理念。和循环经济。为昆山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示范,也对当地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文/柴代生昆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