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作为楼宇智能控制系统的楼宇自控系统应运而生。发展。今天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已经非常成熟。
一、什么是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等的管理和协调,供应和排风机、制冷机组、冷却塔、锅炉、换热器、水箱、水泵、照明电路、配电设备、电梯等机电设备进行信号采集与控制,实现设备管理系统自动化,提高系统运行质量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减轻经营管理劳动强度,节约能源消耗的作用。
二、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的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一个合理、高效、节能、舒适的工作环境。
节能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顺应了这一趋势。它的建立为大楼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办公楼的防火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依托计算机在强大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监控;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相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操作,并可节省系统能耗。
这样,BAS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系统管理水平,节约运行能耗。
例如,就空调系统而言,它是现代建筑中最大的能源消耗者,也是最具节能潜力的设备。据统计,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楼宇能耗的50%以上,而楼宇配备楼宇自控系统(BAS)后,可节省约25%的能耗和大约50%的人力。万一发生故障,可以及时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障,从而将事故杜绝在萌芽状态。目前,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标准的提高,写字楼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办公楼的各个楼层和角落。如果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控和操作会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采用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控,可以保证办公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1、有效节电。
本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对全楼设备进行管理,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用户的实际要求对设备进行调整,使设备运行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避免设备失控。,达到节电的目的,使用本系统可节电15%-25%。
2、节省大量人力。
在不使用BAS的建筑物中,设备的简单操作、维护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有了这个系统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很多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按照程序自动完成的,既节省了人力,又避免了复杂的人员。关系等。使用该系统可以节省40%-60%的人力,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开支。
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在计算机统一管理下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出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处理;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打印维护保养报告,避免提前或延误维修,相应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等于省钱。
4、切实加强人员管理。
在未使用楼宇自动化的楼宇中,相关领导难以掌握操作人员是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护;但楼宇自控系统由计算机统一管理,计算机不会隐瞒或欺骗任何人,以便相关领导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免各种人员管理问题。
5、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本系统监控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以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和事故;在隐患中消除故障,在预防中消除事故,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6、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调整设备,充分保障用户使用环境。如果全部采用人工调节,一是监测手段滞后,二是调节结果滞后,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设备,监控手段丰富灵活,响应速度快,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 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电力技术管理中的必要性。
1、从技术上讲,有些设备的操作要求是人力无法实现的。例如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参数必须通过自动控制来保证;二次泵水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等新型空调系统的运行,必须依靠自动控制系统;复杂空间的空调系统,多台空气处理机要控制同一区域的温湿度,不可能同时手动调节多台设备的运行状态来保证设定的温湿度。它必须由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
2、只有采用先进、现代化的设备管理系统,才能发挥办公楼所有先进设备的先进性。否则,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配备庞大的物业管理团队,手动操作空调、电力等先进设备。一点进步都没有。
3、节能、环保、机构精简是现代经济的大趋势,楼宇自控系统的使用完全符合这一趋势。楼宇自动化系统早在 1970 年代就已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房间空调、一体式空调和冷水机都采用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器,大量的空调和供热系统也采用了楼宇自控系统。
4、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可在几年内收回自控设备的投资(依靠节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人员成本等),其经济效益不言而喻,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楼宇自控系统的经济性已经在国内很多项目中得到证实。
综上所述,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其带来的节能效益和长远效益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