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宇经济的发展状况
1.1楼宇经济的概念形态
楼宇经济是围绕楼宇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比如围绕写字楼、购物中心等楼宇,可能产生写字楼租 金、车费、住宿费、零售餐饮消费、企业纳税、个人盈 利、企业盈利等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可以带动 餐饮、零售、交通、网络、物流、共享经济等多个行 业。狭义上的“楼宇经济”主要是指以商务楼为主要 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而引进各类企业,从而引进 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体现了集 约型、高密度的特点。广义上的“楼宇经济”除了以 商务楼为载体之外,还包括如科研楼宇、历史建筑(群)、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等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新 型楼宇类型,以及城市功能区等。
1.2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上世纪中叶,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巴黎拉德芳 斯、卢森堡、新加坡等地纷纷凭借自身优势积极推 进楼宇经济发展。楼宇经济的典型模式-中央商务区(CBD)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
我国楼宇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在北京、 上海和深圳。随后,楼宇经济的浪潮从青岛、杭州、宁波等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城市向成都、重庆、长沙、西安等内陆中心城市蔓延,并开始下沉至发展中城 市,如南昌、昆明、乌鲁木齐、北海。目前,中国楼宇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提出发展楼宇经济的城市已延 伸到全国30多个城市的近百个城区,全国每年约有3.4万亿元资金投入楼宇经济中,约有2亿平方米左右的新楼宇产生。楼宇经济在东部地区及西部省会城 市经济总量占比普遍在30%以上,部分中心城区甚至达到80%以上,楼宇经济正日益成为“城市发展动力引擎”。
近年来,党中央对住房市场的管控越发严格,提出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对住房市场的管控使得地产商在传统房地产市场中能攫取的利益越来越少, 于是房地产商开始关注新的领域——楼宇经济。
楼宇经济相关的行业组织有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房地产协会、楼宇经济促进会等,仲量联行、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第一太平戴维斯、高力国际等全球性房地产专业服务机构也纷纷选择深耕中国市场。楼宇经济行业活动热烈开展,如中国楼宇经济成都峰会已举办两届,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已举办十五届;《新时代下的新楼宇经济》等总结楼宇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报告相继发布;“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杰出贡献奖”“楼宇经济魅力城市奖”等楼宇经济相关奖项评定也陆续开展。
2“标准化+”助力楼宇经济的思考——“成都经验”的启示
成都正在打造中国楼宇经济样板城市,这离不开楼宇经济服务标准化工作所做的贡献,正是“标准化+楼宇经济”激发了成都楼宇经济发挥最大价值,创造了今天这样的骄人成绩。“成都经验”的复制推广成为当前业内关心的话题,“成都经验”的启示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2.1政府重视,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成都市建立了包含成都市政府、市商务委、市质监局、市房管局、市发改委等20多个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成立了楼宇经济处(现更名为园区发 展处),设立了楼宇等级评定委员会,指导成立了楼 宇经济促进会和写字楼、商业运营、宣传服务等12个 楼宇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
2.2政策引导,打造优良政策环境
成都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楼宇经济高端发展。高新、锦江、武侯等城区也在房租补贴、购物补贴、装修补贴、产权持有、专业服务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
2.3多方参与,协同发展
成都市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楼宇经济专家库,聘请包括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全球性房地产专业服务机构等国际房地产顾问咨询机构、科研院所专 家、行业代表、企业精英等近10 0人,作为楼宇标准化建设的“外脑智库”,负责楼宇标准应用和技术推 广,形成成都政府、行业、企业楼宇标准化建设推进 合力。
2.4贴近市场,赢得行业高度认可
楼宇标准化工作是深度结合行业管理和市场需求,旨在解决当前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 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和点赞,影响和带动全国210 家房地产企业,230家国内协会学会,20家科研机构及相关城市等参加楼宇经济行业标准化活动。成都市楼宇企业纷纷将超甲级、甲级牌匾放在楼宇大堂的显著位置。
2.5注重实施,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标准的核心在于实施,标准要在应用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一方面引领行业的规范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的持续改进反过来倒逼标准不断提高,延长了标准化链条,也符合当前标准化改革的方向。通过标准制定、实施、持续改进形成闭环,不断提升标准化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6强化宣传,营造标准化建设浓厚氛围
在楼宇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邀请新华社等百余家中央、省、市各级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及新媒体平台对活动实时报道,强势聚焦,累计发布各类报道千余篇并同步开展图文及视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