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不仅涉及工业生产领域,也涉及交通运输领域。随着城市建筑总数的不断增加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建筑背后的能耗数字同样惊人。它与工业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并列。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国”。相比翻建旧建筑以实现低碳城市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已成为更现实可行的选择。
“过去5-10年,建筑存量市场越来越大,建筑设备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5-10年是维修的关键期,15-20年是改造的关键节点。” 江森自控中国服务与变革管理总经理史文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很多建筑已经进入老化、故障频发的状态,国家对低碳绿色建筑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如何平衡既有建筑有机更新与节能改造的投资回报?通过什么手段和技术改造?这是施工管理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130多年前,江森自控创始人沃伦·约翰逊发明了室内电动恒温器,催生了大型建筑温控行业。时至今日,这家百年老店依旧专注于老本行。不同的是,江森自控的楼宇技术已经覆盖了楼宇的方方面面,从暖通空调、制冷,到楼宇控制、安防、消防等,是智能楼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石文分析江森楼宇自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几个难点。首先是没有基准。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与使用有关,是整个设备的集成。能效是否达标很难确定。但积极的发展是,近两年,国家相关技术机构正在推动计量和运营标准化,通过收集数据,推出了一些垂直行业的标杆。
建筑改造的投资回报率无疑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江森自控的市场调研,除了企业对建筑能耗问题背后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外,投资过大、项目周期长也是阻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省装修。
针对以上担忧,施文认为,节能改造首先需要研究和成本;其次,改造计划将不断更新。除了设备更新,还包括数字化、智能化等概念的引入,投资回报需要较长时间。解决上述问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需要一些政策激励。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扩大服务范围,包括能源评估,以实现有序的改造。
目前,中国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是完善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二是通过相应的财政政策直接激励企业采取行动。调查发现,熟悉激励政策的企业更愿意在节能改造上花更多的钱和精力。
建筑改造并不止于在旧建筑上安装连接的数字智能硬件设备。改造完成后,同时要加强运维管理,并对后期运维进行监督,确保实施效果能够落到实处。
建筑节能改造不仅是一种绿色时尚的商业理论,而且本身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可行性。江森自控对美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帝国大厦进行节能改造后,这座102层的摩天大楼的能耗降低了38.4%,制冷运行设备减少了 33%,平均每年节省 400 万美元的能源成本,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每年在纽约市的道路上减少 20,000 辆汽车。在中国,江森自控还参与了环球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
另一个具有巨大节能潜力且不容忽视的隐形能源消费大户是数据中心。
日常移动支付,“双十一”网购销售额连年破纪录,海量云数据存储,互联网世界的流畅高速运行,有赖于数据中心的昼夜运行。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基础”,2020年将按下新建和扩建的快进按钮。然而,在提供海量数据服务的同时,充满服务器、制冷设备、电气设备的数据中心也消耗了大量的数据。很多能量。据统计,目前数据中心的平均耗电量是大型商业办公楼的100多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数超过226万个,用电量超过1300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2%左右整个社会的。电力占数据中心运维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施文表示,疫情期间远程办公需求的激增江森楼宇自控,直接刺激了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底层资源的需求增加。用户对网络容量和稳定性的要求更高,促使很多大公司开始大规模部署数据中心。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是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时代数据中心韧性的关键。
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主要体现在电源使用效率值(PUE)上。PUE值越接近1,数据中心的绿色度越高。2018年全国超大型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分别为1.63、1.54,小于“开启”的距离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中,2022年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达到1.4以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森自控是最早在数据中心领域布局的外国公司之一。史文建议,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营需要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建设规划阶段就将运维意识融入其中。江森自控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从自然冷却、专业空调、定制化终端、设施和能效管理、安全和消防,到集成AIoT的综合运维平台,打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孤岛”状态,从而降低成本。数据中心 PUE,提高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