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系统概述
随着机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采用网络化架构,大量数据、语音、音视频信息的传输需要综合布线系统提供链路支持。
终端楼及配套楼综合布线系统是为终端楼内或终端楼之间的信息弱电系统预先设置的一套信息和数据传输通道。它是机场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不仅为机场信息弱电系统提供基础链路支撑,而且为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的连接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布线方式,为终端内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商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和灵活系统重组的可能。
2、机场一般需求分析
▲满足骨干10千兆、水平千兆、光纤到桌面的网络传输需求;
▲骨干满足与电信和终端楼、ITC(信息指挥中心)、GTC(停车楼)、UMC(市政实施管理中心楼)的连接;
▲ 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
▲为航站楼核心网、出发网、无线网、行李网、安检网、POS系统网、安检网、广播网、办公网提供一体化网络平台;
▲卧式系统采用非屏蔽六类双绞线;
3、机场综合布线设计
3.1 弱电房间设计
民航机场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按模块化设计,由楼群子系统、机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所有连接到计算机网络的布线硬件通常都是光纤或 6 类产品。
由于航站楼的特殊性,横向跨度很大。因此,提供许多布线空间以减少水平信息点与布线之间的距离。候机楼的一次配线间(PCR)设置在候机楼的垂直底部,水平中间位置。二级配线间(DCR)分布在面积相等的区域内,对三级配线间进行管理。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并且三次配线柜(SCR)分布在航站楼的各个区域,方便水平系统的管理。此外,对于弱电系统,还应有功能用房,如:航站楼指挥中心、安防控制室、运行控制室、楼宇控制室、行李控制室、消防控制室、
可控硅设计原则:
▲确保从SCR到末端的路线长度不大于90米;
▲二、三层应尽量置于一层垂直投影之上;
▲ 尽量避开小房间上方的卫生间;
▲小房间尽量靠近强电房布置;
3.2 楼群系统设计
一个建筑群由两栋或多栋建筑组成。这些建筑物之间有信息交流。建筑综合体子系统由连接在每个建筑物内的电缆组成。综合楼综合布线系统所需的硬件包括电缆、光缆和电气保护设备,以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
机场的建筑群一般包括以下类型:航站楼本身、停车场、信息指挥大楼、市政实施管理中心大楼和机场物流中心大楼。根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都采用光缆连接来实现信息的高速交换。
3.3 骨干系统设计
主干子系统由机房与楼层布线室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电缆一般为大对数双绞线或多芯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机房与楼层布线室之间的配线架上。
终端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传输骨干系统铺设零水峰单模10G光缆,符合基于光缆的10G以太网标准。.
由于航站楼内的信息交流非常频繁,数据流量也比较大,信息主通道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保证信息的顺畅传输,还要考虑到民航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扩展,所以骨干网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冗余,建议如下(适用于大型国际机场):
▲PCR与各DCR之间采用4根72芯室内单模光纤连接;
▲使用两根72芯室内单模光纤连接PCR和各个SCR;
▲每台DCR采用两根72芯室内单模光纤连接;
▲2根72芯室内单模光纤用于DCR与所辖SCR之间的连接;
▲话音干线从PCR话音配线架引出,通过300对三类大对数电缆与DCR、SCR连接;
▲在进线之间设置电缆串联架和保护装置,用于室外大对数电缆的端接。
3.4 横向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是通过楼层布线室的管理区域连接主干子系统并延伸至工作区域的信息插座。
终端综合布线水平系统满足千兆以太网要求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支持基于铜缆的千兆以太网标准.3ab,满足基于铜缆的以太网供电传输标准.3af。
水平电缆采用非屏蔽低烟无卤六类双绞线。
登机桥远端等90米以上光缆采用室内2芯多模光缆。
横向信息点分类:
终端综合布线系统的横向信息点分为:
▲综合信息点:整合、出发、OA、商业...
▲航显、时钟、BA、安检……
▲ 外部联检组
▲航空公司
▲其他常驻单位
▲ 根据信息点的类别,分为:
6种信息点:TO
光纤信息点:FO
3.4.1 横向信息点的布局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终端的基础网络平台,不仅需要满足日常办公和通信业务,还需要核心网、出发网、无线网、行李网、安检网、POS系统网、安全防护航站楼网络。网络、广播网、办公网提供支持。因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用户单位的需求和各系统的需求;
▲点分布的密度和安装位置要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并有一定的冗余,便于使用和维护;
▲大开间办公区、商业区、柜台集中区,宜采用CP箱方式,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二次布线。CP盒可适当预留光纤信息点;
▲ 尽量少用地塞和单孔插座,航显、钟点等重要应用1+2备用;
▲对于有特殊需求或超长区域的用户,可选择光纤信息点和6A信息点(10G);
3.4.2 网站布局的具体原则:
▲办公面积:4TO/10m2、2FO/100m2;
▲值机柜台:8TO/座,2FO/岛;
▲值机柜台:6TO/座;
▲营业面积:12TO/100m2、2FO/100m2;
▲海关、边防、检疫柜台:6TO/座;
▲航显、时钟、BA信息点按实际需要分配+2个信息点备份;
▲闸口:6TO/闸口;
▲门禁:2TO/门;
▲柜台:2TO/2m2;
▲登机桥:4TO/主动桥;
▲空调、电梯等机房:4TO/机房;
▲公共区域:2TO/150m2;
对于大开间的办公区或商业区,可采用CP点布线。
3.5 设备间子系统
机房是建筑物用于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和应用系统管理维护的场所。它将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设备互连。综合布线的进出线可以放置在设备之间,用于连接语音、数据、图像、楼宇控制等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设备。终端机房为数据和语音总布线室——PCR。
对应的配线架包括:
▲ 光纤配线架
▲数据分布架
▲语音配线架
电子配线架(用于AOC(机场运营中心)/PCR/DCR柜内的光纤配线架上)。
3.6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通过交叉互连的方式对主干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进行管理。它提供了连接各种子系统的连接手段。
管理室子系统由配线架和配线间相关的跳线组成。维护人员可以在不改变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的情况下,在接线硬件区域内调整或重新布置线路布线,从而实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管理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关键单元。为了使系统设计和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灵活扩展、方便维护,我们在设计中考虑:每个布线室的布线架分为两组,一组用于连接水平双绞线电缆,另一组用于连接水平双绞线电缆和另一个用于连接垂直电缆。配线架的管理以表格对应的形式进行。根据房间号、部门单位等信息,记录和标记布线路线,方便维护和管理。
4、系统接地
4.1 接地要求
国标89《计算站站技术要求》规定如下:
▲直流工作接地电阻的大小、连接方式及地之间的关系应根据不同微电子设备的要求来确定。一般阻值不大于4欧;
▲交流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
▲安全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4.2 电缆接地
在建筑物入口区、高层建筑各层布线间、各低宽的二次连接处,应设置接地装置,建筑物入口区的接地装置必须设在保护器或尽可能靠近保护器。
接地电阻应根据应用系统的设备接地要求确定。通常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由于机场有较强的电磁场干扰,对接地电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取最小值。当综合布线中有两个不同的接地装置时,接地电位差的有效值不应大于1V。
4.3 接线柜接地
各接线间配线架的接地端子应与接线间接地排或等电位箱可靠连接。
▲从配线架到接地电极的地线直流电阻不超过1欧,且应永久连接。
▲每层接线柜应与接地极并联,不得串联。
▲如果应用系统有多个不同的接地装置,这些接地电极应该相互连接,以减少接地装置之间的电位差。
▲布线的金属线槽或金属管必须接地,以减少电磁场干扰。
4.4 接地用电缆要求
距接地体30米范围内,接地导体应为直径4mm、绝缘护套的多股铜芯电缆。当距接地体的距离超过30米时,接地导体的直径参考下表:
距离
导体直径/mm电缆截面积/mm2
≤30412
30-484.516
48-765.625
76-1066.230
106-1226.735
122-
151-3009.875
布线室每个接线柜的接地导体截面积应大于2.5平方毫米,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5、 结论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交通运输领域举足轻重的民航机场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信息化建设的前沿。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这正是布线设计工程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