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赋宇新生】中国楼宇自控产业的四大核心突破

时间:2022-02-12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楼宇自动化作为智慧建筑运行的坚实基础、重要手段和数据源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技术发展不足和经济制约,我国楼宇自控系统渗透率仅为30%,实际使用率不足60%,整体市场容量也较低。在当前供需双方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中国楼宇自控行业的发展无疑落在了民族品牌的肩上,美控智能楼宇的KONG品牌应运而生。

《富余新生·中国楼宇自动化白皮书》

大放送

《富宇新生活——中国楼宇自动化白皮书》是美的进入中国智能楼宇领域后布局楼宇自动化赛道的重大举措。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系统研究,以创新的视角和多维度的洞察,重新审视楼宇自动化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未来的功能价值楼宇自动化系统赋予的建筑物。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总工程师陈忠礼先生评论道:“本白皮书和美控产品的发布,体现了民族企业的责任感、决心和信心。挑战、机遇、技术路线和美控提出的C3SI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和指标价值。”

“美控智能楼宇”KONG品牌及战略发布

四大核心突破

——美控智能建筑KONG品牌从全自动化控制、能源与信息的高度集成与通信、物联网底层技术的落地、AI、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突破。

——KONG品牌及其解决方案构建了“自下而上高效信息交换、自上而下设备精准管控”的超融合系统。

—— KONG解决方案赋予楼宇以HAVC+节能增效的功能价值,推动楼宇自动化技术及应用从监控到全自动化控制阶段。

——能源信息双流并行,强电、弱电主控,强弱融合产生协同效应,是美控KONG方案的又一核心突破。

KONG C 3 SI战略及核心产品发布

让不同楼宇的人少关注设备本身,多关注多维人的系统、业务表现和用户体验,是KONG C3 SI战略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美控KONG C3 SI战略框架构建的超融合综合楼宇自控系统包括KONG Space综合空间控制器、KONG Cell IoT DDC、KONG强弱电一体化机柜、KONG控制芯片和KONG CUBE楼宇自控开发者社区,等模块。

——KONG Cell IoT DDC:美国KONG Cell IoT DDC作为楼宇自控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单元,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安全可靠、配置变更、零代码图形化编程和热调试、远程在线OTA升级等多项功能的卓越控制能力。同时搭载KONG技术的调试板甚至可以直接用于开发现场级控制系统。

——KONG强弱电一体柜:扁平化的IoT结构,减少管控差距,实现设备与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综合利用软硬件集成功能、标准化机柜和高可靠性KONG Cell DDC保障楼宇自控市场分析,KONG具备模块化集成、降本增效、优化运营的产值回报。并且在高效机房应用场景中,集成了三个引擎(数据挖掘引擎、优化决策引擎、智能运维引擎),实现高效的环境控制。通过MR混合现实,为一线运维人员呈现设备查看、参数设置、

——KONG Space综合空间控制器:实现工业场景空间模块化、精细化管理的运营目标。KONG Space战略为特定行业功能区域定制一体化区域控制器,在硬件上集成通用设备控制功能和区域监控功能楼宇自控市场分析,在软件上与其他自成一体的行业应用和行业IT系统对接,成为面向行业的智慧场景。中心。

——KONG Cube:是美控楼宇自动化线上线下生态社区,包括网络、开发者社区、楼宇云、专家生态四层内涵,推动楼宇数字化和节能技术的发展,赋能核心服务业务和生态合作伙伴。

“洞察楼宇自动化的未来”

圆桌对话

集成技术为楼宇控制领域市场的重新分配,或市场的重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优秀的国内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我们也希望美空能够在这个契机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电气总工程师陈忠礼

让智慧闪耀各行各业,让智能环控系统洞察新未来,祝美控继续专注,共创美好明天。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

轨道交通部部长朱建章

“十四五”期间,无论是在智慧场景还是能源管理方面,我院都特别致力于通过惯例制定一些对外输出的标准,因此我们也期待与包括美控在内的相关生态系统合作. 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低碳智慧新标杆案例。

——上海同济医院副院长赵海鹏

施工的人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回归以人为本的事物的本质。所有技术的本质都是为人服务。从设计到工程,从总承包到分包到落地,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这个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美的建筑技术研究院院长孟涛

智能建筑,美空来了!

——上海美控智能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锐

作为中国楼宇自控行业迅速崛起的民族品牌,美控智能楼宇承载着工业技术应用演进迭代的历史使命。未来,美控智能建筑将秉承“专注空间功能和用户体验”的理念洞察和“赋能新生活”的发展愿景,立足中国城市建筑的本土化现实需求,推动加速产业发展实现在科技赋能下,未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将让建筑最终发展成为人、空间、科技融为一体的绿色智能生活形态。

重磅解读|韩继红:第三代绿色建筑应该是充分展现绿色性能的终端建筑产品

绿色标签解读|不同气候区中庭布局和朝向对写字楼负荷和能耗的影响

城市更新|郑昊:加强产业联动,做城市更新领域的安全专家

名人访谈 | 李振宇:共享建筑或许是21世纪的建筑

解读绿标| GB/-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解析绿色标签解读| 绿色建筑新标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你知道多少?重磅解读|徐强:主流绿色建筑的先行者更注重高品质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