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介绍智能楼宇中的楼宇自控系统,通过对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和原理的分析,让大家对智能楼宇中的楼宇自控系统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此外,还简要阐述了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并对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寄予厚望。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造; 自动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随着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建筑智能化程度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近年来,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重视。现代高档建筑的主要特征。
一、智能建筑概述
1.智能楼宇( )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的有机结合。
2.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楼宇的主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是用来完成楼宇内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的一套系统。它通过传感器采集现场数据,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对实际工况进行逻辑分析,驱动执行器完成自动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空调和制冷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暖系统和电梯的计算机监控和管理。智能楼宇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对楼内设备和楼宇环境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管理者提供便捷的管理方式。为运营商降低能耗和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早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没有控制网络。控制系统仅由气动控制装置和线束组成。这种控制系统功能简单,灵活性差。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主要表现在它的通信协议上。不同厂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互不兼容。固态物理学的出现允许逻辑电路取代接线和继电器,气动控制和电子仪表板让位于直接数字控制器 (-DDC)。但是当客户想要连接不同厂家的DDC系统或设备时,不兼容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系统是封闭的,不同子系统之间无法共享相同含义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封闭系统限制了楼宇智能产品的升级换代,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低成本产品。开放、可互操作的控制系统——技术是开放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许多领域。技术是支持全分布式网络控制技术的技术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控制系统。
二、我国楼宇自控系统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出台,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建筑节能离不开建筑智能化。作为楼宇智能的核心,楼宇自控系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IDC Watch 的一份新报告估计,到 2018 年,智能建筑市场的规模将增加两倍,智能建筑的支出从今天的 73 亿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219 亿美元左右。从全国来看,各个城市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水平参差不齐。“京沪广深”等发达地区的智能楼宇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楼宇自控系统水平较高。其他一二线城市也逐渐迎头赶上。大多数三线城市的楼宇智能产业发展缓慢,楼宇自动化系统水平较低。总的来说,我国的智能建筑产业还不发达。根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国晚6年,比日本晚6年。晚了4年。
三、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和原理
1.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楼宇自控系统通常由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组成。根据我国行业标准,楼宇自控系统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安全防范子系统。一般来说,这两个子系统应该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一起考虑。如果消防和安全防范子系统独立设置,还应与楼宇自控系统监控中心建立通信链路,以便在发生灾害时,按协议转移操作权。,进行综合协调控制。
2.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可概括如下:
(1)自动监控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行状态。
(2)自动检测、显示、打印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其变化趋势或历史数据。
(3)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等自动调整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4)及时监控和处理各种事故和突发事件。
(5)实现楼内各种机电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控制。
(6)能源管理:水、电、气等计量收费,能源管理自动化。
(7)设备管理:包括设备档案、设备运行报告和设备维护管理。
3.楼宇自控系统原理
楼宇自控系统采用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 )。其特点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济宁楼宇自控系统,即利用分布在现场受控设备上的微机控制装置(DDC)完成受控设备的实时检测和控制任务,克服了现场受控设备带来的危险。计算机集中控制。缺乏高浓度和常规仪器控制功能的单一限制。通过安装在中控室中央管理计算机上的管理软件,对相关设备进行系统管理,发挥设备的整体优势和潜力,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优化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时间,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还具有CRT显示、打印输出、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以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了常规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优化设备运行状态和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还具有CRT显示、打印输出、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以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了常规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优化设备运行状态和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还具有CRT显示、打印输出、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以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了常规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降低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还具有CRT显示、打印输出、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以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了常规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降低能耗,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安装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管理计算机还具有CRT显示、打印输出、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以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了常规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常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丰富的软件管理和强大的数字通讯功能,可完成集中操作、显示、报警、打印和优化控制等任务,避免常规仪表控制。去中心化后,人机连接困难,无法统一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最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四、结束语
由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上述地位和高投资,业主经常会问是否仍然需要楼宇控制系统。答案是肯定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绝对必要的。即使楼宇控制系统运行在最低级别,即开启状态,据统计,与手动操作相比,仍可节能10%以上。假设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为六十年济宁楼宇自控系统,设备的运行成本(包括能耗和设备维护成本)可能是初始投资的三倍以上。因此,该系统的投资和节能改造在任何方面都是非常值得的。
参考:
[1] 赵薇. 浅谈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技术[J]. 科技广场, 2007 (9): 247-248.
[2] 刘广平. 楼宇自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分析[J].建筑节能,2013 (12): 82-86.
[3] 朱健,冯华强,徐大伟。建筑节能降耗分析与对策[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 (7):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