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6点:“西门子”开始陆续下班。此时室内温度较低,只需要打开一个小型冷却器即可。行政办公室可独立控制,空调可自行调节。
• 晚上11 点:所有“西门子先生”下班。照明和空调全部关闭。冷却器将冷气储存在冷藏罐中,并在第二天早上释放冷能量。
这一切都是基于极其复杂的时空反馈逻辑运算。至于“西门子”如何在玻璃幕墙上实现“Go”和“+1”,那真是小案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
西门子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大脑”
去年7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在北京落成并获得LEED白金认证,标志着中国智能建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之所以称其为“近零能耗”而不是“零能耗”,是因为考虑到在经济与节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并不是一味追求“高端”,而是西门子一直坚持“低调而有内涵”的风格。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徐伟介绍,这座建筑被称为“经济适用房”。投资成本非常有限,预计投资回报期只有3到5年。
西门子楼宇科技集团建筑节能总监徐东解释了西门子对“近零能耗示范建筑”的贡献:
“西门子没有提供非常直观的设备。如果把建筑物比作一个人,西门子为建筑物提供了神经系统和大脑。该系统可以收集大楼内的所有信息西门子 楼宇自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其进行监控,并返回机房。在控制箱(大脑)中,大脑会进行操作,然后通过通讯网络将信号传递到各个阀门(神经系统)进行操作。”
西门子已经完成了这套能源管理系统,对完善能源管理细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