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成熟,以及人们对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
早在 1984 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座老建筑就使用计算机系统来检测和控制大楼的空调、电梯和照明设备,并监控语音、通讯、电子邮件、情报数据等。建筑诞生了,它催化了智能人才的诞生。
智能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年轻的产业,但它对人们的工作、家具、娱乐、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建设部调查,北京80%的智能楼宇仍处于人工阶段。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最先打起了智能楼宇的大旗,而他们大多不知道智能楼宇。他们需要的只是智能建筑的黄金标志,为房地产产品增值。
同时,由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出现一些技术脱节的现象。虽然有些设备系统是他们的专长,但在新技术发展不快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免措手不及。此外,在我国建筑控制发展过程中,人才成为发展应用的最大障碍。
另外,目前我国开设楼宇自动化学科的公、民办高校屈指可数,更谈不上智能化的对口。智能楼宇应用技术无弱电岗位设置,部分单位60%以上企业无财产等。楼宇自动化,新人才短缺智能楼宇楼宇自控,传统弱电人员无法掌握运营弱电智能系统的重点。
随着国内建设者对智能装备的大量投资,原有的智能装备占建设总投资的3%到20%。如此大的设备投入,让专业的智能管理人才晕倒。智能功能。
2004年至2006年,北京电视台、北京建筑报、北京晚报等媒体和主流报刊对智能人才短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11月,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举办的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楼宇自控管理作为智能系统的一个分支,在上台,体现了国家对智能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对楼宇自动化等新产业、新岗位、新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