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瓶颈及楼宇节能有效策略

时间:2022-01-19

[介绍]

太极电脑有限公司赵文波

楼宇自动化系统在楼宇节能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和替代。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管理,降低管理人员能耗,节省照明、空调、控制系统,强调高效、低能耗、低污染。发展目标。真正的智能建筑应该能够感知各种需求,并以最少的成本和资源满足这些需求。在国外BAS中,系统节能率一般可以达到30%左右,这也是业主投资楼宇智能化的主要回报之一。不过,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智能建筑并不多。一些所谓的“智能建筑” 由于种种原因,在环境能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一些“智能建筑”已成为高耗能建筑的代名词。主要原因是建成后的系统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

一、主要瓶颈

1、系统建设的问题是HVAC自控设计与HVAC系统设计脱节

目前楼宇自控系统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仍以设备本身的基础管理为主。很少有设计师根据建筑特点和用户需求制定合适的优化方案。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系统开放率很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打开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发现很多共性问题。

首先,在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及其自控系统工程实施的步骤一般是由建筑设计院的暖通专业人员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提出暖通空调自控要求,由自控设备制造商承担出方案设计和设计的控制部分。施工设计、安装调试,然后交由物业管理部门进行运营管理。这些环节包括建筑设计院、设备安装、自动化制造商和业主。项目实施要形成密切配合,一一操作。但实践表明,目前,各个重要环节经常脱节,

其次,楼宇自控系统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系统比较复杂,对设计工程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大多数控制公司在承接项目时,首先由专业工程师提出设备的工艺参数要求,然后再由专业的控制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用户的一般要求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但由于楼宇管理者管理多个系统,难以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楼宇整体节能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部分楼宇自控系统的管理软件智能化程度不高,停留在设备的基础管理上,没有考虑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工作流程设计不细致,会给以后的升级带来很多不便和维护。

2、系统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主要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目前,国内物业管理公司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综合性技术人才。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系统比较复杂。用户不仅要有一定的暖通空调知识,还要有高低压配电。电力、电气控制、给排水、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也应有所了解。目前,很多楼宇的物业管理还停留在简单维护的水平,不敢接触新技术,满足于人工操作。同时,后期的维护和系统升级也缺乏专业的团队支持和配合,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以实现节能效果。二、智能建筑节能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智能建筑的节能,合理的技术路线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采用建筑智能系统集成平台,实施可行的节能策略,可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挖掘建筑节能潜力,提高建筑节能管理水平,节能效果立竿见影。只要有节能理念,投入正确的技术路线,系统集成就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手段。节能是智能建筑高效、高回报的具体体现。

要实现智能建筑的节电和节能,重点是HVAC系统的节电和节能。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在建筑能耗构成中,采暖、空调和通风设备占能耗的65%左右,是耗能大户;生活热水能耗占15%;照明、电梯和电视能耗占14%;厨房能耗占14%;能耗占6%。为了达到低能耗的目标,必须降低采暖、空调、通风设备和照明的能耗。除了在节能技术方面使用节能技术,如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还需要有强大的测控系统和能够提供综合数据的集成平台信息,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多角度分析,从而实现所有节能技术。所需的控制和操作。

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的主要技术实现点:

1、空调和风机盘管的优化控制方法

控制优化,提高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改变公共区域的温度设定值,夏季按照“由外向内”的原则,逐步降低建筑物内公共区域的温度设定值。为节约能源,根据室外温度的大小,冬季可将温度设定值降低1度,夏季可将温度设定值提高1度。入住/空置情况,避免无人房间消耗大量空调冷/热。

充分利用新回风阀的连锁功能,在过渡季节尽量使用室外新风,将新风阀全开,采用自然降温。同时,在盛夏或严冬,通过检测回风中CO2浓度,智能调节新风阀的开度,将新风阀关闭到最低限度,既保证了回风质量室内空气,也避免增加冷(热)负荷。节能。

冷却塔风扇节能工作原理与自控动画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

优化启动:根据人的使用情况和室外温度,充分利用建筑物内储存的能量,自动延迟暖通设备的启动。同时采用自适应算法,在周末和节假日选择合适的开放时间。

最佳停机:根据人员使用情况,在人员离开前的最佳时间关闭暖通设备,不仅可以在人员离开前保持舒适的空间水平,而且可以尽快关闭设备,降低设备能耗。夜间无人时自动更换新鲜空气,确保第二天的空气质量。

设定值复位:根据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重新设定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送风或回风温度设定值(通过中央控制,控制上限和下限,或控制室内外温差),使其刚好满足该区域的最大需求,从而将空调设备的能耗降到最低。

夜间循环程序:分别设置低温限制和高温限制,根据采样温度决定是否发出“加热”或“冷却”指令,实现加热循环控制或冷却循环控制。在凉爽的季节,晚上只送新鲜空气,以节省空调的能耗。夜间空气净化程序:对室内外空气参数进行采样测量,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节能效果是否发出(或不发出)净化执行指令。

零能耗区域:设置制冷制热两个设定值(四分之二),有一个不冷不热的区域,在这个舒适范围内实现不消耗冷热能的空间温度控制. 通过实际冷/热负荷,对循环水泵进行变频自动调节,使机组在其最高工作效率的负荷范围内运行,降低能耗。

负载间隙运行: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极限范围内,根据测得的温度和负载(经验估计或传感器)确定循环周期和分断时间,通过运行一些具有固定或可变周期性间隙时间的设备来减少设备开度并减少能源消耗。

冷却塔风扇节能工作原理与自控动画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

非占用期程序:在夜间等非占用期,编制专门的非占用期程序,自动停止部分可停机的设备(主机、照明、压缩机),以节约能源。

2、智能建筑中还有其他的节电节能系统,比如照明、电梯等,应该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进行优化,达到良好的节能和节能效果效果。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大大降低高层建筑的能耗。

照明系统,尤其是公共区域的照明,往往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消除。

根据不同的季节,编制照明状态运行时间表。根据人们的活动规律控制背景灯的定时关闭,每天下班后1小时后自动关闭所有背景灯,并利用智能感应检测技术开启相应区域的灯。有人经过,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照明系统采用背景照明和台灯相结合的方式,用户在夜间使用台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亮度)。地下车库的照明按面积可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并按时间程序控制。白天打开车道照明,夜幕降临后开启所有照明,随着夜幕的进行逐渐关闭车位照明和一半车道照明;后半夜,车道灯只剩下一半,方便管理,节能。又好了。

智能建筑照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各种“预设”控制方式,准确设置和合理管理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的照度。关闭不必要的照明,并在需要时自动打开以节省能源。这种自动调节照度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外界的自然光,只在必要时或到需要的亮度时才开灯,用最少的能量来保证所需的照度水平。自动控制系统可有效减少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成本,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通过针对不同工作场所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节电效果显着。很明显。

提供按需照明的控制模式。在建筑物的设备区域,如电梯机房、水泵房、地下配电室等,通常是关灯的。只有当管理人员进入时,探测器才会自动开灯。当房间内的人离开时,探测器控制延时工作一段时间并自动关灯。

一种保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在建筑中,采用调光控制方式来调节灯具的输出,使灯具始终保持在最低的光通量,使灯具在整个工作期间都能满足照明要求,节约用电. 为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方式,可利用感光元件接收空间的光环境。引入自然光控制模式。由于人类对自然光的自然偏好,自然光通常可以让人感觉更好,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在一些智能建筑的中庭空间中,利用光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加活泼自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楼宇自控节能新技术,楼宇自控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楼宇自控系统和楼宇系统节能的基础。是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在楼宇自动化系统领域,舒适与节能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基本主题。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源负荷将成为未来智能建筑的方向。

参考

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节能模式研究

提高楼宇自控系统稳定性,助力楼宇电气节能 中国工业电气网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