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域汽车(.SH)与江森自控签署了收购其汽车电子业务的保密协议,进入非约束性报价阶段。 4月4日是第一阶段报价的截止日期,报价应该是10亿美元的量级。”一位接近摩根大通的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上述人士还介绍,华域汽车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公司,在内外饰、功能总成等业务领域领先行业,但汽车电子业务是公司的短板。
“华域汽车在最近两个五年计划中已经完成了功能总成的部署,内外饰的外资投资并不构成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壁垒。公司需要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寻找新产品。利润增长点。”一位接近华域汽车的人士告诉记者,“从全球汽车产业趋势和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来看,未来几年汽车电子业务非常有前景,这也是汽车行业的一大因素。” 发展趋势。”
李军,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新选当作为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主席表示,全球汽车电子控制市场去年达到了1900亿欧元,但不到2%属于中国。
主营业务承压
华域汽车发布的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至579亿元,净利润增长3.8 31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营业务为内外饰、功能总成、热加工。其中,内外饰和功能总成分别占公司2012年净利润的52%和45%。
光大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内外饰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具有全球竞争力,未来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公司业务面临民营企业更大的成本压力;功能件业务是公司的主导业务。它的许多合资企业是与全球该细分市场排名前三的公司的合资企业。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功能部件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高位。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热加工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环境压力,未来该业务的规模将受到控制。
除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华域汽车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公司,还需要进入外资牢牢控制的汽车电子领域,打破技术壁垒,获得新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玉武告诉本报记者,虽然我国汽车工业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横向比较会发现,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主要是在汽车电子领域。
“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在个别汽车电子产品的布局上有所突破,但汽车电子的集成度仍有待提高。事实上,有些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外资零部件企业可能会利用通讯、环保等技术标准来提高技术门槛。”某外资在华投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汽集团(.SH)相关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在汽车电子低端市场,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好,但在高端汽车电子市场占有率更低。
江森自控减轻负担
“收购江森自控的汽车电子业务,有利于上汽集团在汽车电子业务的布局。上汽的业务主要是发动机电控模块,华域汽车收购的部分主要是车身电子业务。未来,将与上汽集团现有的汽车电子业务板块形成联动,不构成同业竞争。”一位接近HASCO的人士说。
华域汽车也是江森自控正在寻找的买家。 3月初,江森自控宣布已邀请投资银行摩根大通负责其汽车电子业务的出售。作为美国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江森自控面临着利润率低、欧洲汽车产量下滑和中国企业竞争加剧的压力。
根据江森自控披露的信息,2012财年(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江森自控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为14亿美元,而汽车内饰业务部门同期销售额为期间为 14 亿美元。达到 41 亿美元。江森自控在建筑、电池和内饰业务领域位居全球前三,但其汽车电子业务远远落后于前三。
“现在欧洲市场不景气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江森自控希望将有限的研发资源和项目投入投入到建筑、电池等业务领域,因此希望以平庸的业绩卖出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以上接近摩根大通。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王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