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
身份证 |
作者 | 迪克
3M大家都知道,但霍尼韦尔却很少被提及!
疫情发生后,直接拿出剩余的50万只KN95口罩发往武汉;
向武汉医院捐赠价值200万美元的设备,包括空气和水净化设备、ICU空气处理系统、扫描和移动打印设备等;
针对大流量人群环境疫情防控需求,推出一体化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快速初筛解决方案,应用于车站、医院等场所。
是除3M之外的又一家口罩巨头,但口罩的医用防护用品进入中国市场却晚于3M。
不过它的历史比3M还要久,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90位,市值1168.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00亿元),营收近367. 2019年9亿美元(约8100亿元人民币)。2543亿元人民币)。
面具的背后,这家企业其实是一家极其硬核的百年企业,和3M、雅马哈一样超级“不务正业”。
1 口罩最“不在桌子上”,
随便拿出一个产品就是黑科技
霍尼韦尔的各种产品,任何一款都充满了黑科技,相比之下,口罩几乎没有技术含量。
它拥有一双黑色科技防护手套,曾获得2018年日本Good Top 100奖、2019年IF奖和红点奖。
它采用霍尼韦尔高性能吸能材料制成,适用于建筑工地等重工业工作环境。它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掌,以及关节、指尖和虎口,具有很强的抗击打性能。
它看起来很重,但非常有弹性,而且耐磨、耐切割、抗冲击、防水。还有一个很不错的点,就是沾油后完全不影响握持。
使用用于防弹衣的材料作为防盗袋。
做一件T恤真是太棒了。
重要的时候它也是防水的。
眼镜能有多硬?
这是它柔软的时候;
硬化后,刀是浪费;
锤子就是锤子;
电钻也握不住;
飞步;
汽车粉碎;
钢球以 70m/s 的速度射出!我不知道哪个比特斯拉皮卡上的碎玻璃更硬。
对于某些产品,可以称其为防护用品,也可以称其为智能产品。
在工地或工厂,噪音对人体的伤害是持续不断的,所以霍尼韦尔做了一款智能工业降噪耳机,甚至用在云技术上,可以监测工人所在环境的噪音. 过高的噪音水平会产生实时警报。
它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测运行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收集噪声模式数据,并给出降噪建议。
还为眼镜做了一条智能“带”,可以监测孩子的用眼状态,干预不良用眼行为;它还可以记录各种眼部数据,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儿童近视治疗方案。.
最厉害的不是这些。
亚马逊的智能仓储和拣货机器人,在过去几年火了一把,在这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机器人卸下卡车。
直接在传送带上存放。
最霸气的实力是在航天领域。
几年前,霍尼韦尔做了一个可以用“意念”控制的客舱管理系统,并连接到可穿戴设备,可以智能控制客舱。
例如,如果您佩戴谷歌眼镜并使用它,您可以使用语音控制打开机舱遮阳板。据说这个系统已经用在很多公务机上。
还有“空中出租车”,这是霍尼韦尔正在研发的一种技术产品。去年它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传统飞机上使用的紧凑型电传操纵系统只有一本平装书那么大。
近日,有消息称霍尼韦尔不仅将在3个月内发布全球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还承诺到2025年其量子计算机速度将提高10万倍。
看完这篇,我真的怀疑霍尼韦尔在做什么!做口罩只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名字吗?其他相关领域的公司是否感到压力?
2 造坦克、炸弹、登月太吓人了
但全世界都离不开它
霍尼韦尔,看起来像一家杂货店,成立于 1885 年,至今已有 135 年的历史。
它涉足了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所有领域。前面的各种黑科技产品不是用来打票的。他们是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他们是一家可怕的公司。
首先是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在航空领域,霍尼韦尔创造了许多第一:自动驾驶的第一个发明,世界上第一个陀螺地平线和陀螺方向的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燃气轮机辅助动力装置的研制,1970年代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近地预警系统被发明,21世纪新气象图像和新卫星导航系统相继发明。
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的阿波罗11号所使用的精密仪器也来自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虽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处于第二梯队,但在航空机械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自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飞控系统来自霍尼韦尔。.
其开发的飞行员版系统Go具有更强大的飞行预览功能,可以通过3D视图呈现机场、跑道、进场航线、中转点和实时天气信息。飞行员在实际飞往目的地之前可以熟悉各个方面,甚至排练飞行过程可以提高飞行安全性。
最人性化的应该是它的在线影院系统Jet Wave。通过 的 GX 服务,乘客可以无缝连接到覆盖全球的宽带网络,网速快速且连续。
(网络图,图文无关)
可以说,每个坐过飞机的人都与霍尼韦尔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用和航空飞机都使用霍尔韦尔的产品和服务,波音飞机的使用率高达 30%。零件来自霍尼韦尔。
二是军工领域,二战“英雄”。
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B-29轰炸机采用了霍尼韦尔研制的C-1自动驾驶仪,提高了轰炸精度。
它开发了坦克潜望镜,相机稳定器。
二战后,他参与了美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还帮助美国海军研制和制造了反潜导弹系统。
越南战争期间,霍尼韦尔直接参与了集束炸弹、导弹制导系统、凝固汽油弹和地雷等多种炸弹的制造,后来被公众起诉,之后将业务重心转向零部件生产。
事实上,近年来,霍尼韦尔也因涉足军工行业而遭遇困境。例如,2019年7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宣布将对涉及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实施制裁,霍尼韦尔被点名。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霍尼韦尔在军工领域的地位。
第三,在汽车领域,涡轮增压器是老大哥。
虽然现在已经退出了汽车零部件领域,但不得不说,霍尼韦尔曾经是全球汽车涡轮增压器领域的第一,从业60多年。
早在1954年,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器就被用于履带式拖拉机,标志着汽车工业正式进入涡轮增压时代。
后来,霍尼韦尔对涡轮增压器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以提高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配合。很快,涡轮增压器也从乘用车领域扩展到了商用车领域。世界上第一个两级并联涡轮增压系统。
许多世界上最省油的汽车都使用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们在赛车中也有应用。
每年,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器销售收入可达30亿美元以上,但2017年10月,霍尼韦尔开始剥离涡轮增压器业务。
四是安全防护和楼宇自动化。
众所周知,上海世茂深坑酒店的防火、防盗保护措施采用霍尼韦尔楼宇安防解决方案。
该领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与管理、入侵报警、楼宇对讲等子行业,霍尼韦尔现在针对住宅、商业楼宇、工业、国防等不同级别的安防需求提供门禁控制。工程解决方案,包括视频监控、视频分析、生物识别、防盗传感器和其他产品或解决方案。
2015年,霍尼韦尔安防业务收入突破28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行业巨头,后来被海康威视超越。
如今,霍尼韦尔为全球 150 万家酒店提供安全解决方案,为全球 5 亿多名员工提供移动工业计算机、语音软件和工作流程、条形码扫描仪、打印解决方案、气体检测技术和个人防护设备。
即使是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霍尼韦尔也有份。全球有 100 多家大型天然气公司使用霍尼韦尔的解决方案。我国西气东输智能监控系统来自霍尼韦尔,北京燃气集团也采用霍尼韦尔的运营解决方案,包括天然气量的计量和定价。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仓储物流领域。
霍尼韦尔在仓储和物流的智能化方面做得非常好。国内众多知名企业都采用了霍尼韦尔的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
(资料图)
比如大东鞋业,采用霍尼韦尔的解决方案,仓储作业效率显着提升50%,拣货准确率提升至99.99%,新员工培训时间缩短70 %。
盒马鲜生的很多自助收银扫描组件都来自霍尼韦尔。物流巨头德邦、家电品牌海信与霍尼韦尔在物流领域展开合作。
这些还不是霍尼韦尔涉足的全部领域,化工材料、能源提炼等霍尼韦尔楼宇自控系统,也有它的身影。疫情期间抢到爆款口罩真的是小菜一碟。
所以,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大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与霍尼韦尔有联系,这样的公司真的很可怕。
3 守住扩张底线,就是守住生死线
霍尼韦尔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靠的是不断的收购,才能很好的生存下来,也能保住底线。
通过收购,霍尼韦尔涵盖从火灾探测和报警到航空航天、汽车、化工产品、石油天然气、医疗保健、家具和消费品、安全防护、自动化等领域,几乎直接或间接地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一度因并购规模大而陷入困境,差点被通用电气收购。
如何在不断的收购和扩张中保持稳定增长?霍尼韦尔有两条底线。
一是越界但不“出圈”。
为防止多元化成为拖累业绩的“坏结果”,切不可大举跨界离开产业圈。
比如,GE也涉足了很多领域,包括娱乐业,但最终这个非工业的产业却成了拖累。
霍尼韦尔最擅长的是,在不断的收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核心业务为重点,涉及的领域属于工业范畴。
而对于市场空间有限的企业,即使仍然非常有利可图,也会被果断砍掉。比如,汽车零部件业务在几年前就被霍尼韦尔彻底断绝,不再是涡轮增压器。最近也有传言称,它可能正在寻求出售包括口罩、护目镜等在内的个人防护设备部分。
第二点是遵守“潜规则”。
虽然全球各大产业集团几乎都是跨领域的大公司,但不一定会形成直接竞争,这似乎已成为不成文的“潜规则”。
例如,霍尼韦尔在材料和化学产品方面足够强大,但通用电气和通用电气在这方面的涉足不够。反过来,与世界领先的电梯公司奥的斯相比,通用电气和霍尼韦尔在该领域没有业务。
即使他们在同一领域,例如通用电气和霍尼韦尔都涉及运输业务,也不构成直接竞争。霍尼韦尔过去主要供应汽车零部件,通用电气过去专注于火车和机车业务。
结论:
霍尼韦尔一路收购并扩展其版图,在市场上为金钱、勇气和判断力而战。最值得肯定的是,霍尼韦尔不是在玩资本游戏,更不是追风。
在其所涉足的工业领域,虽然还没有做到全行业第一,但在细分业务领域,霍尼韦尔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强大到无可替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造。,进行不断深入、创新和升级。
这也是一种专注的能力,专注于行业,专注于行业,专注于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这是生存之本。
企业是这样运作的,产品是这样制造的,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