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行业概况
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公司属于“服务业”下的“I65软件与信息技术”“I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新版),公司所属行业处于“第一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科技服务业”子行业;根据《上市公司管理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I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
1、行业发展概况
在 2008 年在纽约召开的外交关系委员会上,IBM 董事长帕米萨诺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感知、分析和整合城市运营。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可智能响应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多种需求。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引发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当前楼宇自控前景,世界面临着快速城市化、人口膨胀、环境破坏等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共建美国第一座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各类住宅公共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做出决策。智能响应。世界各国也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据专家预测,未来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约为40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将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发达国家势必升级现有基础设施以保持城市竞争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率大幅提升至54.77%,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80%,新增3.1亿城市居民,这些人口还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能源消耗浪费、城市管理困难等诸多“城市病”,建设智慧城市是解决和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自2012年中国启动全国智慧城市试点以来,已有290个城市(镇)开展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 物联网重大应用等各类试点项目600多个。“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智慧城市建设可能达到5000亿元。根据研究报告,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2%。全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达4万亿,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各地将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投资增速将显着提升,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物和楼宇设备的自动检测和优化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中的楼宇智能控制与管理,满足用户对楼宇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使智能楼宇具备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特点,让楼宇在城市建设中更具智慧。过程中,达到了合理投资、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的目标。作为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智能化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慧应用产业,以及平安城市(道路监控、乡村、城镇) 、街道和社区监控与安全)以及道路、社区、建筑等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载体。
根据我国2015年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2015))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既有信息设施系统,又有信息应用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工程一般按施工顺序可分为土建工程、机电工程、建筑智能工程、装饰工程四个阶段。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处于第三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穿插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对于工程和装饰工程,必须通过建立项目进度和协调机制来管理和检查各个项目的协调,以确保工程质量,实现设计目标。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使现代建筑具有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环保等特点。信息设施系统是指综合处理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各类信息的各类信息,以保证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的畅通。设备系统相结合,提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楼宇业务和管理的应用功能。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引导发布系统、时钟系统等相关信息通信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智能建筑设计国家标准GB/-2015》,智能集成系统包括:信息设施系统(ITSI)、信息应用系统(ITA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BMS)、公共安全系统 (PSS) 和机房工程 (E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