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②:大兴机场航站楼内的旅客服务机器人。
图③:大兴机场航站楼的“C型柱”为室内带来自然光。
图④:旅客在大兴机场防疫人员指导下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
图片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提供
2021年8月24日21时29分,神舟十二号核心舱总成飞越北京,航天员聂海生合影华北平原夜景:京冀交界处亮点闪耀灯火通明,格外耀眼。
这里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使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清晰可辨。
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仪式,宣布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并参观候机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安全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文化机场和世界级航空枢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平合作。心胸开阔。
“两年来,大兴机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安全、绿色、智慧、人文四类机场建设中示范引领、树立标杆,践行新时代民航机场高质量发展要求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我们将继续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的航空出行需求,为世界民航机场建设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首都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大兴机场总经理姚亚波。
四型机场是国际一流机场的显着标志,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类机场与普通机场有何不同?如何彰显中国智慧?在机场投入运营700多天时,记者走进大兴国际机场的“试验场”,在24小时的忙碌中寻找答案。
平安机场
自投入运营以来,截至10月底,已实现34.09万班次起降,4.197.42万旅客为平安机场旅客保驾护航
23:50,第二班飞机缓缓降落。
一条300米长的绿灯带在机头前方的滑行道上自动亮起。在灯带的引导下,飞机一路滑行,如果有其他飞机即将通过,停止栏灯会亮起,提醒刹车。不到10分钟,第二班飞机就稳稳地停在了最近的停车场。
灯带背后,是国内首个投入使用的先进场景活动导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赋能,大兴机场的运营能力堪比世界最高水平。
“一旦机场指挥官使飞机误入歧途,必须将其拖出并改变车道。如果工作延误,甚至会造成碰撞。”机场副总经理陈晨说,“以前单靠人力,最怕遇到大雾,塔台离飞机一两公里,视线不清,我在发抖。”
大兴国际机场,高峰期每天有多达900个航班起降,跑道、滑行道同时至少有30架飞机。借助地面运动引导和控制系统,机场可以准确掌握飞机位置,不受天气影响自动规划最佳滑行路径。
“以前,要引导一架飞机,管制员要快速下达几十条指令,但现在只要说‘跟随引导灯’就足够了。系统投入使用后,我没有错过一个一次!”陈晨表示,自投入运营以来,截至10月底,大兴机场已保障航班34.09万人次,为4.197.42万人次旅客安全保驾护航,牢牢守住机场底线。机场安检。
1点30分,机场最安静的时刻,关宏博的忙碌时间开始了。
作为机场防鸟击业务经理,关洪波的工作可谓机场安检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只鸟不小心撞上高速飞机,它的威力堪比炮弹。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鸟击事件发生在机场附近的空域。
秋季恰逢鸟类夜间迁徙,半夜一两点钟是迁徙高峰期。关宏博注意力集中,往草坪深处走去。忽然,一道黑影划过天际,刹那间,鸟鸣兽鸣,各种模拟警笛嗡嗡作响。
“它是 Swift,在 600 到 900 米的高度飞行。”关宏博抬头,淡淡的说道。在机场,他的眼睛是出了名的“明亮”。数千页的《中国鸟类图鉴》早已翻阅。华北鸟类有数百种,大家都熟悉。
大兴机场666平方公里的场外清关区和1800万平方米的防鸟,全由关洪波和30多位同事24小时不间断管理。巡查路线36公里,设有10多个巡查点。跑一圈需要两个小时,一天最多要跑十几次。
作为国家安全机场建设的典范,大兴机场的防鸟工作不仅依赖人工智能,更依赖人工智能。北跑道以北120米,8个人工智能摄像头一字排开,270个驱鸟喇叭实时联动。这些相机不仅可以拍摄,还可以学习判断不同的鸟类以及它们飞多高。回到值班室,关宏博指了指大屏幕。前一天鸟类预警多达261条,实时提示低、中、高风险。
5点钟,又一队保安冒着晨霜出发,在机场跑道上开始了全面的“体检”。
跑道负责飞行区80%的核心安全指标。在这里,一只小动物、一块石头,甚至一颗螺丝钉都可能对飞机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在75米宽、3800米长的4条跑道上发现异物,无异于“大海捞针”。作为道路调查员,马泽鹏和他的同事钻进车里,以每小时45公里的匀速行驶。 “就像驱鸟器一样,我们必须有鹰眼。”
当我转过弯时,车头灯突然看到一只野兔。马泽鹏急忙停下来处置:“2号车在K62区域发现了一只活兔子。”处理完后,他突然转身回到跑道中央,打开车门,捡起一条5厘米长的黑色小条。 “这应该是从飞机上掉下来的橡胶,属于低风险异物,不能掉以轻心。”
离跑道不远,追踪器的“新战友”也在帮忙。 “看到那一排10米高的方盒子了吗?这是我国第一台使用的塔式光电复合异物检测系统,可以24小时高精度扫描,发现异物的数量是国内的两倍。”与手动跟踪一样高。”机场管理模块党支部书记刘兆伟非常自豪。
调查已经过去近两个小时,全面检查即将结束。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看着刚刚检查好的跑道,第一架飞机送走,马泽鹏松了口气:“一晚上的辛苦,一定会迎来平安的一天!”
绿色机场
智能控制灯,节省一半的能源消耗;雨水循环利用,每年节水相当于北京城市居民3天夏季用水量
8点30分,杨欣开始视察候机楼。作为机场航站楼管理部的建筑工程管理业务经理,杨欣是这座绿色机场的“能耗管家”之一。
大兴机场“绿光环”多: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全国最高,现场车辆电气化率居世界前列……第一款除冰液国内首个机场绿色机房重点实验项目落户于此。
“绿色机场不是把各种节能电器放在一起那么简单。”杨欣抬起手指,管理着风、水、电、热的各种能源供应系统,就像做不同的菜,咸淡,热度被精心控制。 “多一分不节能,少一分,还不够。”
照明是大兴机场的一大特色。抬头望去,除了天窗倾泻出自然光外,还有九万多盏灯“隐藏”在角落和屋顶缝隙中。
“超过 90,000 盏灯具有低能耗。”杨欣颇为得意。 78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分为310个区域,可根据客流、室外光线等综合因素进行调整。智能灯光控制。例如,当国际到达区旅客较少时,可以将灯光切换为间歇照明,节省一半的能源消耗。
绿色机场的舒适度也很重要。大兴机场主要区域实现了常亮照明模式。天气阴沉时灯光自动变亮,晴天时灯光变暗,休息区可根据生物钟逐步调节明暗,能耗更低,体验更佳.
对于机场来说,照明和空调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者。但经过科学管理,公共照明能耗占比不到8%,空调能耗占比不到16%。 “仅这两个指标就远低于同等规模的机场。”杨欣说。
绿色机场的心脏也在航站楼外度过。这是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海绵机场,绿化率达到37.16%,这在机场中非常罕见。
机场国际科技部副总经理王路兵展开地图,揭晓答案。大兴机场北临永兴河,南临永定河。两江“包夹”,地势西高东低。另外,机场硬化区域较广,雨来来去匆匆,防汛威胁较大。
统筹绿色与安全,建设伊始,在机场东北侧同步建设了一个40万多平方米的兴旺湖公园。 “如果把机场东北地区比作一个锅,那么公园就是‘锅底’。”机场公共区域管理部现场服务总监肖明介绍,包括公园景观湖在内,机场共可蓄水约300万立方米。相当于1.5 个昆明湖。今年夏天北京一直下雨,但机场不仅没有积水,而且还有多余的蓄水量。
为了更好地解决世界性的机场内涝问题,大兴机场首次将绿色机场的各项标准和技术完整体系应用。 “从一块小小的透水砖到雨水虹吸系统,大兴机场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绿色机场提供了典范和指南,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水体不湿不黑不臭,热岛现象得到缓解。”王路兵说。
所有的雨水都去哪儿了?浇花、清洁道路、空调降温补水……通过密集分布的智能管网和净化设施,大兴机场基本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每年使用降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是相当于为北京城市居民节约了3天的夏季用水。数量。
智能机场
129天内实现“3 100%”正常离场率、放行率、起飞率,2020年千万机场正常率第一
p>
“它会再次变成深夜飞行吗?” 17:00,何曦得知之前的航班在两个小时后起飞,心里一沉。她反复刷手机。原定于19:30起飞的航班从未显示延误信息。虽然心里嘀咕着,但她还是拿起行李赶往机场。
何希不知道,在大兴机场的运行中心,运行管理部效率控制官李耀普也盯上了这趟航班:原定15:00起飞,实际起飞时间是16:59。
“延迟的原因是什么?”看到屏幕上的航班流程图呈现一片鲜红,李耀普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航空公司的电话。为了让后续航班按时进行,他立即打了一系列电话——询问塔台让飞机先降落;联系座位并提供最近的着陆座位;呼叫停机坪控制并安排优先滑行;飞机到达前,加油车就在提前等候……再加上打扫、配餐等一系列快速过境手续,原计划降落对接需要100分钟,但实际上只用了56分钟。
过去一个小时,李耀普打了19个电话,联系了机场内外10多个部门。在多方的努力下,本次航班的流程图由红变黄,再由黄变绿。
值此李耀普“电话热线”之际,何曦已经站在“刷脸查航班”的智能航拍显示屏前。她走近摘下口罩,下一秒,屏幕自动弹出航班号、登机口和具体位置,“真的很方便!不用再找登机牌了。”
前往安全检查站。 ,无人值守的自助通道,排着长队20人。何夕只是皱了皱眉头,13号的安检门刚刚打开,一行人一下子松了口气。
“难不成安检门还懂我的心思?”何曦不知道,安检门上方的智能摄像头可以测量排队的长度,辅助开启通道。排队稳定控制在3分钟左右。
更让贺熙开心的是,除了第一道安检口的身份证外,安检、登机等后续流程都可以“刷卡”,不需要任何证件和账单。
“飞机准时起飞!”登上飞机就座,贺熙喜出望外。如此顺畅的飞行体验还是第一次。 19时30分,飞机缓缓起飞。这时,李耀普打出第二十通电话,协调塔楼优先释放。
8分钟后,飞机起飞,晚点两个小时的航班准时撤回。
投入运营700多天以来,大兴机场129天实现“3 100%”正常离场率、放行率、起飞率,在1000万机场正常率中排名第一2020年,秘诀不仅在于李耀普这样的机场人的孜孜追求,更在于机场运营中心大楼的“聪明大脑”。
这是全国座位数最多、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机场运营中心。
“我们打通数据,实时交互,智能系统构建的智能‘大脑’调动了所有‘器官’,各个部门不仅可以查看工作的具体进度,还可以进行干预提前对可能延迟的节点进行不断的修复和优化。”机场信息管理部总经理高玉峰说。
一条数据总线串联大兴机场202个数据接口,每天处理数亿条数据。从一件行李到飞机的起降,都使用智能控制。
“每天约800个航班,每个航班有46个关键节点,1600多个飞行保障标准,包括飞机刹车、推出、关门、行李进港和上传送带,一切尽在掌握。”机场运营管理部流程效率负责人刘晓表示,两年来,机场“挽救”了7000多个延误航班,将正常率提高了3倍以上个百分点。
如今,机场只拥有少数数据,超过 60% 的数据被共享。 “机场、航班、出租车、公交车等可以共享交通流量信息,从等车到等车,形成全国领先的交通运行管理体系。”高玉峰表示,目前,大兴机场正在民航局开展数据共享工作。平台上,机场数字化能力指数排名第一,数据共享质量全国第一。
人文机场
在中国旅客满意度超过1000万的机场中排名第一
“您好,我是机场大使刘平,很荣幸为您服务,请问您的航班改签了吗?”提前一天,机场主动打电话询问服务,航班起飞前4小时又打来电话,让旅客杜鹏感到很温暖。
“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专心。”此次出差,杜鹏点击北京大兴机场小程序,预约了“兴欣祥银”轮椅陪护服务和登机提醒服务。 18:00,刚出地铁,不远处就有一个写着杜鹏姓名和航班号的上车标志。
刘平推杜鹏进机场,低层值机台省去了提行李的麻烦;低级服务台让您一抬头就能看到服务人员;所有路标都比国标大30%,认路更清晰……“不仅残疾人可以使用,更多的老年人也可以使用。”杜鹏很感慨。
杜鹏为了避免误机,提前3个小时来了,没想到一路顺风。刘平做向导,将杜鹏推到了A廊。“国宝之窗”亭内添置了120多块古釉。未来,全国首家机场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1.可免费借阅2万余册,还书可归还外地……
“‘心心相印’的个性化服务面向残疾人、老年人等所有重点人群开放。”机场服务质量部副总经理张春元介绍,不仅是“机场大使”,所有机场服务人员都把“情人”融入岗位.
机场的旅客留言簿里充满了浓浓的情谊。
“我的手机丢了,我很着急,保洁阿姨帮我找回来,像奶奶一样告诉我‘下次别丢了,宝贝’。当时我忍不住哭了. 我在机场。我也有亲戚。”
“孩子不小心在儿童区小便,大人不知所措。工作人员匆匆收拾完后,不停地安慰孩子,蹲下说没事。再次向大兴机场说声谢谢! “…………
在机场,质疑、批评和投诉屡见不鲜。拥有超过10000人的服务团队,其中不乏新员工。获得旅行者的认可有多容易?
“要让乘客满意,首先要给员工一种获得感,把这里当成家。”张春元介绍,大兴机场完善了激励机制,每天为服务人员收集旅客好评,宣传现场服务故事。并且每个月都会评选出“真相服务代言人”分享经验,引起员工强烈共鸣。此外,机场不仅提供食堂、穿梭巴士等便利设施,还在候机楼内专门开设了多个员工休息室。
“谢谢你帮我找到走失的孩子”、“谢谢陪伴刚做完手术的老父亲”……表扬信和锦旗为大兴机场赢得了国际机场 理事会(ACI)有在旅客满意度测评中取得满分的好成绩,民航在线旅客满意度超过1000万人次,居全国机场首位。
投入运营两年来,大兴机场在四类机场建设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乃至世界第一。但大兴机场的人却始终醒着。 “高水平运营永无止境,毕竟我们还是新机场、新团队、新环境。面对未来,我们要时刻保持冲刺的心态,努力写出更好的答案建设四型机场的单子!”姚亚博说。
(张宏宇也参与了这篇文章)
记者的笔记
赢得奖杯,赢得声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素有“新国门”之称。走访大兴机场,记者深刻感受到,建设四型机场是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的具体实践。
中国民航客运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机场规模日益扩大,硬件设施正在迎头赶上,但在安全管理、保障能力、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人民航空是为人民服务的,无论是更新安全设施、融入绿色科技、提升智慧服务还是加强人文关怀,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民航运输的美好需求。作为四型机场建设中的“领头雁”,大兴机场运营管理团队从解决航空运输痛点、难点、堵点入手,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不仅赢得了在行业标杆中的奖杯,也在旅行者评论中赢得口碑。
建设机场有时间限制,但高层运营管理永无止境。 2021年至2030年,是四型机场建设的全面推进阶段。各地要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夯实基础。
期待更多四型机场的出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智慧、中国的力量、中国的速度、中国的温度。
版面设计:张方满
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