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基于3D GIS技术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时间:2022-05-29

目前,中国拥有各类工业园区约2.5万个,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5%。园区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器,尤其是高新区和开发区,几乎聚集了所有优势产业和优秀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效力,是我国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只有提升传统园区的产业结构和服务内容,打造多产业集聚、社会服务集聚的综合园区,逐步向智能化发展,才能稳步提升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园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1 智慧园区的概念

基于3D GIS技术的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种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集成系统。智慧园区“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企业员工服务的能力,全方位提升这三类“人”的体验和舒适度。公园。结合园区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得出,园区“以人为本”的智能化建设应满足管理、生活、工作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园区整体服务能力。公园,提升公园人的幸福感。, 归属感。

2 智慧园区的优势(见下表)

上海振图资讯--智慧园区

2.1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统一的展示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使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和员工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盘活园区各角色的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2.2 提升数据整合能力

搭建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对各个智能系统的数据进行集中监控、控制和管理。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大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协作,在顶层生成综合各个智能系统特点的应用。通过同一操作平台上的统一界面管理实现。

2.3 提升管理能力

智能化楼宇系统_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搭建统一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企业动态档案,为企业和管委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园区建筑信息模型3DGIS+BIM可视化管理、环境能源消耗远程管理、综合安全多维防范、基础设施设备可视化运维。

2.4 提高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效益。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推动园区信息化建设,建设高科技智慧园区,提升园区档次和服务水平。

3 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架构(见下图)

上海振图资讯--智慧园区

3.1 整体架构(1-2-3)

一个数据中心,两个平台,三个服务对象。

3.2个数据中心

园区数据中心将园区内所有可管理的对象纳入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对平台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统一的门户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查看、配置和管理。

3.3 两个平台

一是物联网平台,以园区大数据分析为导向,利用基于物联网传感设备的前端系统感知园区内人、物、事件的状态,并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平台。

园区智能感知系统包括:

3.3.1 智能安全

包括智能视频、园区多媒体一卡通、智能巡更、控制室监控室指挥中心、智能消防。

3.3.2 智能建筑

包括楼宇自动化、电梯控制系统、分体式空调管理。

3.3.3 智能管理

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_智能化楼宇系统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包括智能资产管理、智能灌溉、停车场管理、远程抄表、智能会议、智能机房及数据中心、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等系统。

3.3.4 智慧生活

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园区WIFI系统、智能餐厅助手、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

二是应用平台,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为园区管理、运营服务和企业服务提供支撑,将园区打造成为智能高效的服务与管理产业协同区,实现园区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3.4 三大服务对象

从实际需求出发,为园区管理者(政府、运营商)、园区企业(入驻企业、第三方服务公司)、园区从业者/游客提供包括园区管理、企业服务等服务。客户满意度和对公园的粘性。

4 智慧园区建设原则

4.1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

园区需要采用成熟、稳定、实用的技术,在设计和建设上要注意成熟,不允许任何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设计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手段,如物联网技术、SDN技术、人工智能等。

智能化楼宇系统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_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

4.2 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随着对综合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管理系统被推导出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因此,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要求开放,提供开放的接口,可以与其他系统紧密对接;需要先进的结构和二次开发能力;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同时,要求各子系统有标准开放的接口,提供接口对接服务。

4.3 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要规范、规范

为了便于管理和规范工作,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必须走标准化、标准化的道路。每个子系统都需要使用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行业领先品牌的产品,提供标准协议和接口,或者开放私有协议,为园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保障。

4.4 系统必须是安全、可靠和容错的

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应该具有很强的抗破坏能力,防止黑客入侵,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园区工作人员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使用过程中存在误操作的可能。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

4.5 人性化、集中化

智慧园区建设需要人工文本,系统功能设计和场景设置要充分考虑人的衣食住行需求,体现系统的智能化。积极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园区特色、亮点、特色的智慧园区。同时,以信息室为中心,建设园区内的大数据中心。需要将所有子系统的数据汇总到园区物联网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园区的统一管理和子系统之间的联动。

4.6 为管理者、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基础服务支持

智慧园区应该能够为园区管理者提供智慧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园区整体运营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提升园区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云计算园区服务,解决园区企业搭建IT和企业公共应用系统的问题,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云桌面服务楼宇自控系统 规范,减少创业者创业期的资金困难。提供IP承载、光纤接入、室内分布、无线覆盖等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园区基础通信网络,方便对接三大运营商网络。

4.7 合理的性价比

在设计方案中,为用户着想,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5 智慧园区建设升级中的常见问题

5.1 避免低级重复构造

这几年,很多地方的校园都启动了大量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并采购了大量的服务器。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使用3-5年后面临淘汰的局面。这就造成了低层次的重复建设,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从服务器和平台的搭建,到摄像头和传感设备的采购,都要有前瞻性,保证产品至少5-10年不被淘汰,并且具备后期扩展兼容性的能力.

5.2 真正形成整体规划、高端定位、引领

很多园区的建设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打破各个园区的信息孤岛,实现区域园区发展的信息联动效应。竞争力。智慧园区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不断完善升级。

六,结论

随着不同地区和行业对智慧园区的持续关注,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升级势在必行。从智慧园区的功能优势来看,智慧园区的平均能耗和人工成本明显低于智慧升级前。日常运营管理和办公效率也得到显着提升。因此,在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管理中,智慧园区的建设经验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牵引力,实现智慧园区建设与产业链优化的融合,最终实现共赢。 .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