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如何保证楼宇控制系统真正达到节能目的

时间:2022-06-0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多家大型楼宇开发公司纷纷聚焦楼宇自控系统加强建筑运营期间的能源效率管理。 ,使楼宇自动化的节能效果逐渐显现,进而带动整个国内产业的发展。

楼宇自动化技术本身的目的是对楼宇内部的暖通空调、照明、电梯、配电和配电等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达到节能、便捷的效果。但是,目前通过对节能建筑和楼宇控制市场的调查发现,楼宇自动化在节能建筑中的作用并不大。大多数楼宇自控系统都处于半开启甚至完全关闭的状态。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业内人士表示,楼宇控制系统无法发挥其高效节能的作用,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管理者重建设轻运营

如今,很多人忽视了建筑运营过程中的能效管理,对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还停留在粗放阶段。

设备系统与室内环境所需的能源需求应形成和谐的供需关系,即运行过程中供需相等。产生废物。但在大楼的实际运行中,管理人员此刻并没有明确判断大楼所需的能源,一味供给,造成能源供应冗余,造成大量浪费。设备系统的能耗状况非常模糊。在设备的实际运行中,管理人员缺乏建筑能耗、能源供应等相应的计量数据,也没有量化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评估,难以获得准确的数值楼宇自控协议,不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此外,建筑内机电设备的运行模式与室外气候相分离。

室外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室内环境,改变设备的处理负荷。但是,在设备系统的运行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运行方式与室外气候相分离的现象。建筑管理者缺乏对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合理利用,室内状态的控制没有与室外状态的变化相结合。这是设备系统运行控制规则的一大缺陷。

粗放的管理方式使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居高不下,建筑节能工作迫在眉睫。

楼宇自动化运营管理

二、国内楼宇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众多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楼宇自动化的节能效果,开始关注楼宇运营中的能源管理。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很多厂商向楼宇自控市场推广的产品属于私有协议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极其有限,系统的可扩展性有限,难以与其他制造商的产品。起床不方便。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一些历史因素。由于我国楼宇自控系统在智能楼宇领域起步较晚,尚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楼宇控制系统技术。目前大部分智能楼宇在楼宇自控系统领域,多采用国外技术,种类繁多,导致国内缺乏自主产品,设备间互通性差。

虽然楼宇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早在2003年就发布了,但还没有成为行业认可的通信协议。市场上各厂商协议众多,大大增加了用户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结构图

结论:楼宇自动化是建筑节能达到节能目的的重要手段。楼宇自动化技术在中国是否健康?有序的长远发展取决于能否真正使建筑达到节能目的,那么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如何统一国内楼宇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保证楼宇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文/bobby。来源:千家楼控制网)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