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技术(俗称楼宇自动化),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意识有机结合,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控,创造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
在谈及楼宇自动化的具体作用时,张永刚表示,楼宇采用了一整套先进的智能综合控制系统空调楼宇自控,包括综合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软件、照明空调节能监控系统、安防和办公设备控制系统。集成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动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照明照度及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可根据不同人的感受进行个性化设置,并自动存储个人习惯参数曲线,实现自动调节、区域调节。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楼宇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最高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是建筑智能化中最深刻、最具潜力的节能技术。
现在,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回暖和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不少大型公共建筑开发公司纷纷将重点放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上,并在楼宇运营过程中加强能效管理。节能效果逐渐显现,带动了整个国内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成长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楼宇自动化厂商,如方泰德数字城等,在楼宇能源监控和能源管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进标准化进程
虽然现在很多人意识到楼宇自动化的节能效果,但也开始关注楼宇运行中的能源管理。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中发现,很多厂商向楼宇自控市场推广的产品属于私有协议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极其有限,系统的可扩展性有限,难以与其他制造商的产品。起来不方便。
张永刚表示,由于我国智能楼宇领域的楼宇自控系统多采用国外技术,种类较多,缺乏国内自主产品,设备间互通性较差。
他进一步指出,虽然早在2003年就发布的楼宇自动化数据通信协议还没有成为行业认可的通信协议。市场上各种厂商的协议很多,大大增加了用户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对此,张永刚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委员会作为楼宇自控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已率先对《楼宇自控系统》总览三大国际标准进行国内转化以及定义、硬件和功能。2012年发布了三项标准。下一步,国家智能标准化委员会将集中专家和企业的力量,对“楼宇自控系统”通信协议进行国产化改造,推进标准化进程的行业。
在制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国家情报标准委将成立应用推广中心,开展标准宣传、技术推广、项目试点等工作。推进工作将联合智能建筑产业链用户单位、系统集成企业、产品供应商等相关机构和企业,形成产学研用循环发展态势,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物业技术和产品,使其走向节能、舒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