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项目实现功能封顶,2018年全面转入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
图为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航拍照片
千龙网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包括客运大楼、综合交通中心项目和地铁,总建筑面积超过142万平方米。其中客运大楼约70万平方米,综合换乘中心约8万平方米,停车楼约25万平方米民用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服务楼约14万平方米,高铁站台及站厅楼层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提前完成封顶封围目标。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新机场候机楼核心区外立面幕墙和屋顶采光顶的施工已经完成,除预留后续工序的施工通道外,目标封顶和封顶。到2017年底已成功实现封闭。. 外立面超大玻璃4500片,屋顶采光顶异形玻璃8100片。1200多名工人连续三个月夜以继日地工作,提前两天率先完成了13道工序18万平方米的双曲面金属。屋顶上,出现了扎哈曲线的流动形状。
2017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但寒冷无法阻挡超级工程火热的建设步伐。在北京以南的大兴,在建的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处处呈现出火热的建设景象。承接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建设的北京城建集团,从建地基、立柱梁到穿衣戴帽,坚持创新引领。目前,它已经整合了100多项技术创新,采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该技术有10项大项和48项小项,已申报专利27项。部分科技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慧”。
新机场航站楼实现多项“第一”
据介绍,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是世界上第一个高铁在地下运行的航站楼。为了应对高速列车带来的振动问题,新机场的建设者安装了1000多套大直径隔震支座。世界上最好的。针对可放下“鸟巢”的超大飞机带来的物资运输难题,北京城建集团在房建领域首次建成两座全长1100米的钢栈桥,使用16辆小火车来回运送物资,提高了工作效率。4次。在面积为180的不规则自由曲面结构网格的提升中,000平方米,30000多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工况,采用就地组装、块状吊装、累积吊装等科学经济的方法。、安全的施工方案,以及测量机器人定位、计算机同步控制改进、BIM技术模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建设者仅用了80天就完成了全球最大的机场钢网升级,改进精度达到厘米班级。
图为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顶施工现场
千龙网
同时,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在国内率先安装四层结构的铝网玻璃,首次尝试应用3D扫描仪与无人机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在全球率先搭载屋面结构层除风。实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航站楼屋顶可以抵御17级龙卷风。
同时,北京城建集团积极运用先进的BIM技术,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成功开发了“京筑BIM+项目管理平台”,采用二维码技术将物联网与BIM模型关联起来,每一个构件都贴上一张包含各种信息的二维码“身份证”,让项目从深入设计到方案模拟,从项目进度到运营的方方面面,管理均以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实现智慧化。建造。
为确保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封顶围合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项目部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密切关注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安全和消防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快速、顺利进行。项目经理和一线工人同时通勤下班,每天早上6:30前到达作业区。屋顶分为6个建筑区域。每个区域配备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人员,持续确保绝对安全。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建设消防大队、突击队、还成立了30多人的保洁团队,提供应急保障和保障;组织施工人员4000余人,对楼内二次结构、屋面、玻璃幕墙、钢桥等进行施工。项目建设。
图为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内部
千龙网
今年的室内装修
下一步,北京新机场建设将进入前后接轨的关键时期。候机楼工程将全面转入大楼精装修、行李系统、电梯、消防、楼宇自动化等机电设备的安装,以及地下铁轨和室外登机桥的安装。建筑等
同时,全力推进机场、照明、市政交通等配套项目,深入开展运营准备工作。
2018年,随着106个机电系统和60万平方米装修工程的逐步推进,新机场航站楼将呈现“地上花开,银龙走中墙,祥云上楼”的视觉效果。最佳”。
按照计划,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将于2018年底基本完成。同时,新机场管理公司将完成工商登记。2019年完成验收、调试、钻探和试运行,2019年9月左右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