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广东将重点建设15个水清、沙滩干净、鱼鸥成群、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时间:2022-07-10

大度楼宇_海湾 楼宇自控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汕头南澳岛青澳湾海岸线。南都摄影师冯建文摄

海湾 楼宇自控_大度楼宇_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15个美丽的应该推广海湾;展望2035年,全省80%以上的重点海湾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成群、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规划》提出将美丽海湾保护建设纳入沿海地级以上城市美丽建设总体布局,打造一批生态型、城市化、旅游型的美丽海湾。

把深圳大鹏湾打造成为美丽海湾的典范,推进汕头市青澳湾、珠海市情侣路等美丽海湾建设,打造具有国家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保护和建设纳入地级市总体布局

《规划》提出坚持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建设系统规划,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美丽海湾建设示范,带动和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整体持续改善。

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根据不同海湾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湾区发展定位,一湾一策,全面推进陆海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亲海质量提升,系统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建设,打造广东美丽海湾样板。

将美丽海湾保护建设纳入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美丽建设总体布局,编制辖区美丽海湾保护建设规划。

旅游旺季重点泳滩水质信息发布全覆盖

根据海湾资源禀赋和自然特点,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美丽海湾保护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型、城市化、旅游型的美丽海湾。

把深圳大鹏湾打造成美丽海湾样板,积累美丽海湾保护建设实践经验,推进汕头市青澳湾、珠海市情侣路等美丽海湾建设,用心打造美丽海湾国家示范价值。

根据国家要求,研究制定美丽湾保护建设指导文件,明确适合广东美丽湾保护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机制。

依托美丽海湾的保护和建设,因地制宜拓展公共亲海空间。完善海岸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滨海碧岛建设,提供优质亲海平台。挖掘、弘扬和保护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一批高标准、优质的海洋文化公共设施,打造粤港澳美丽湾区,增强公众对海洋事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海洋空间。

加大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亲海空间周边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清理周边违法不合理排污口,拆除影响水质的滨海养殖区。依法游泳。

2025年底前,实现旅游旺季重点泳滩水质监测和信息发布全覆盖。

提升亲海空间品质,建设滨海公园、湿地公园

改善公共亲海空间的环境质量。建设滨海公园和湿地公园,在东莞市滨海湾、湛江市博茂港、外螺湾-礁尾湾等重点海湾拓展公共亲海空间。实施海岸线清理整治、岸线清洁养护、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对潮州市柘林湾、大城湾、汕头内湾、汕尾市红海湾、界石湾、惠州市大亚湾进行升级改造。及广州市珠江口岸段、中山市义仙湾、珠海市启澳-拱北岸段及万山群岛、江门市穿山群岛、阳江市珠江湾-小湾、北京港、海陵岛、沙坝湾等亲海环境质量的重点海湾。

进展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美丽湾建设

针对美丽湾建设,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美丽湾建设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沿海各城市要充分认识建设美丽海湾的重要性,加大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谋划美丽海湾建设,确保我省建设任务全面建成,带动和促进我省海洋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根据国家、省、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制定“十四五”期间全市美丽海湾建设规划,制定建设清单和应规定时限。根据不同湾区生态环境特点和湾区发展定位,实施一湾一策,统筹推进陆海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提高亲海质量,系统落实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

要加大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美丽海湾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202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沿海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和带动沿海城市建设美丽海湾。每年8月底前完成建设项目,编制实施方案,完成下年度项目入库工作。

《通知》指出,美丽湾建设必须找出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生态修复为重点,明确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任务,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必须实施方案海湾 楼宇自控,才能完成项目。

美丽的海湾点击

惠州考州洋红树林种植面积将达数万亩

夜幕降临,白鹭归巢,海风吹拂,红树林随风摇曳。在惠东考州海域,随着沿岸滩涂的不断修复,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海鸟穿梭,虾蟹生长,沿岸地带再现出一曲生机勃勃的“交响曲”。

今年2月,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自然资源局发布《惠东县考州阳县湾区重点整治工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服务项目查询公告》,加快推进考州洋重点湾区改造修复步伐。

《公告》显示,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惠东县考州洋海域,包括铁涌镇郝照楼村、铁涌镇新寮村和黄步镇望京洲村。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植红树林1100亩,其中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红树林1000亩,鸟类栖息地建设项目红树林100亩。二是鸟类栖息地建设项目180亩,其中红树林100亩,鸟类栖息岛30亩,天然水域50亩。

项目主要是改造沿海1130亩林地。围墙由捣松桩、铺设编织布(或竹篾)等形成,外层用机械设备填海泥,增加林地的高度。新建适宜林地,改造适宜林地土壤,形成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滩涂高度,种植原生红树林苗木,占地1100亩,植物约290万株,植被约15亩鸟类栖息岛上的修复。

据悉,红树林种植是该项目的重点内容。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之称,具有防风堤防、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考州洋是当地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惠州市政府推进红树林种植和滨海环境整治修复的重点区域。

2011年以来,惠东县海域实施海堤整治修复、红树林修复种植、海岸线清理整治、海漂垃圾清运等5类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共计44个项目。其中,红树林恢复种植项目7个,计划种植红树林约7800亩。

下一步,随着高州洋湾重点整治工程的推进,惠东县高州洋海域将新增1100亩红树林和180亩鸟类栖息地。东县海域红树林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

江门乡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

江门市十四大提出构建“一主四副多极”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将镇海湾作为江门四个副中心之一,打造示范生态文明建设区。

据报道,镇海湾横跨台山和恩平。沉江铁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镇海湾东西区位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环境优势、丰富的海岸线和土地资源优势将越来越突出。是粤港澳大湾区向粤西、粤西南辐射的重要门户节点,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加快将镇海湾丰富的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产业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推动形成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规划导向,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划分各功能区,打通镇海湾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水平和活力水平。

p>

二要加强产业支撑,统筹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布局,推动高端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港澳生态农业、数控机床、装备等发展制造业和其他产业集群;实现错位发展,形成整体联动效应。

三是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提高工作宜居水平。

四要分步推进建设,积极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让镇海湾在江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强的支撑作用。

汕头内湾自北向南拼接打造世界级中央公园

今年3月,汕头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公示《汕头内湾区城市总体设计草案》。

根据草案,内湾整体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总体设计面积120平方公里,青石-青云岩城市绿化中心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设计面积26.5平方公里,核心设计面积8.6平方公里。重点设计范围包括牛田洋、西递公园、海滨路周边地块、汕头角地块、北山湾、马屿岛、潮博博物馆、绥爱隧道南区、鹊石桥南区、三渔围、大头等。

草案指出,内湾是汕头重要的城市轴心,是连接城市重要节点的城市发展轴心。南北拼接,打造面积148平方公里的世界级中央公园。

草案将内湾区定位为湾区的创新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高端聚集的内湾;拥有华侨文化客厅和海城的生态内湾;一个国际迷人的海湾和一个迷人的内湾,潮汐移动世界。设计策略是“培育生态、展示文化、畅通交通、连接山海、强化节奏、拓展产业”,助力城市综合发展。

草案还提到了汕头角、金湾水上乐园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其中,汕头角将打造“粤东新门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金湾水上乐园优化后的金湾沙滩以休闲娱乐为主;海滨路东延段的海景景观比现状更加通透,市民亲水性提高。北山湾将形成与北岸相呼应的度假型亲子沙滩;在山海走廊两侧适当布局商业设施,全面提升配套服务功能。珠港新城定位为潮商国际总部集聚区,打造紧凑集约的多功能综合体区,打造滨海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慢行街区。近期马屿岛升级改造项目包括村屋第五立面及沿海边路立面改造。

东莞交谊湾滨水区吸引数百万游客

礁一湾位于东莞市船壁礁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和平村西海岸之间。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因海湾形似椅子而得名。

交谊湾曾经是一片黑而臭的海滩。由于地处茅洲河流域下游,茅洲河水质对交谊湾水质影响较大。茅洲河属于深圳和东莞的界河。曾是广东22条重点河流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近年来,经过深圳、东莞政府的大力整治,采取源头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生活水质量保障等管控措施,茅洲河水质持续稳步改善。 ,20多年的黑臭帽子也被摘掉了。

目前,滨海湾新区交义湾段已建成东宝公园和滨海站两个亲海项目。

东宝公园位于珠江东岸,茅洲河口,滨海湾新区东南端,与深圳隔海相望。以茅洲河综合整治为契机,高标准建设为滨海湾新区滨海带综合示范区首个示范工程、滨海湾新区首个紧邻滨海湾的生态湿地公园。沿海风光。自去年接待以来,已有近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在交谊湾板块中海路南端建设并开通了首个沿海车站。紧邻海岸线,包括车站、停车场、花园路、景石、绿植等,车站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滨海景观活力廊道试验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游客可以出海,远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感受大湾区蓝绿交织的生态美景。

如今,东宝公园和滨海站已成为东莞休闲观海的网红打卡点。公园步道、湿地植物、小桥和草坪错落有致,公园绿草如茵,风景秀丽。沿着海岸线向西北望去,不远处的滨海站面朝大海,与花草绿植相得益彰。东莞最具沿海生态景观的一幅画。

每个都很漂亮

惠州考州洋和江门镇生态优美的海湾

对惠州市考州洋、江门市镇海湾等具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或特殊生物资源保护的海湾,以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加强重点生态空间管控,打造生态美丽海湾.

汕头市美丽的城市海湾、东莞市交谊湾、珠海市情侣路、湛江市金沙湾

对于汕头市靠近市区、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亲海空间的海湾,重点加强陆海污染治理,优化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亲海观海平台,打造城市美丽海湾。

旅游型美丽海湾

潮州市大城湾、汕头市青澳湾、揭阳市老年港、汕尾市柘朗港、深圳市大鹏湾、珠海市东澳湾、阳江市珍珠湾、大角湾-北洛湾, 湛江市博茂港

针对潮州市大城湾等自然禀赋优良、风景秀丽的海湾,加大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和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力度,完善滨海旅游和环保设施,打造美丽的旅游-面向海湾。

统筹:一福洪杨村海

撰稿:南都记者 魏凯 韩成良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君 实习生郭益谦 崔勉渠 张丽缇 何千惠

综合生态环境部网站、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网站

南方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