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
1
学院简介
高校二维码
大学电话
0816-
大学网站
2
专业设置
1
本科专业
· 电子信息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
物联网工程)
· 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生物医学工程
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3
博士学位授权点
·控制科学与工程
3
本科课程介绍
电子信息-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国防重点专业
省级卓越计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深厚的数学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电子电路理论、信号理论、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先进的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具有先进的编程方法、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电子和电子测量技术的专业知识,使其在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应用、开发、调试、维护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拥有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具有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集成大型系统与通信网络平台的能力。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微波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FPGA设计、视频信息传输与处理等,以及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培训方向:
射频和微波技术:该方向培养学生从事雷达、遥控遥测和航空航天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高级通信系统EDA技术:该方向培养学生从事高级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包括有线、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宽带通信网络和其他系统。
数字媒体技术:该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视及音视频信号采集、信息编码、图像处理与网络传输、信号恢复与再现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省一级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为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创新的先进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学生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基带与射频传输技术、通信系统分析、通信网络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掌握现代数字信息的无线与有线传输技术、高频与电磁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通信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和测试能力,以及通信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系统集成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与编码、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电磁场与波、微机原理、微机接口与通信, 电子测量、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单片机控制技术和可编程ASIC技术等。
培训方向:
通信工程:该方向要求学生掌握信号调制与复用编码技术、高频宽带功率传输、小信号检测与优化接收、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等技术,掌握有线传输中的数字程控切换、宽带综合信息网络等计算机多媒体传输技术。
计算机通信技术:该方向重点开设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和宽带综合信息网络课程,培养具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接入和多媒体通信等技术的学生.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信、广电、软硬件等广泛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人工智能
2020年新增专业
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专注于人类智能的研究、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西南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智能”为核心,以“信息利用与智能系统”为特色,重点学习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实践,同时启发学生探索人类智能的本质。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原理人工智能设计和方法 有效的工程解决方案和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毕业生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跨行业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 相关领域。 “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人工智能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
培训方向:
智能机器人技术:该方向培养对复杂信息处理、智能计算、工业机器人和无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维护的综合检测与感知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定向课程: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基础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基础与实践等。
智能信息处理:该方向涉及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监控、图像处理、信号分析处理等多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定向课程:信号与系统分析、优化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机器学习、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论、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数据库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为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工商部门、行政机关、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开发与维护、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
电子信息-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物联网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在物联网系统设计和产品方面。在应用领域楼宇自控系统工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从事产品开发、系统集成、运维、项目管理等。
毕业后五年左右,本专业学生将实现以下目标:
1、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理解并遵守工程实践或技术开发中的伦理、法律、法规。
2、工程知识:具备解决物联网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广泛工程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环境知识,熟悉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行业。
3、工程能力:能够提取、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工程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具备独立从事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的能力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4、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角色。
5、终身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发展变化,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
数理逻辑、数据结构、编程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控制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与应用、RFID应用系统、数据库技术、JAVA程序设计与应用、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挖掘、物联网集成系统项目实训、物联网数据处理项目实训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绵阳科技城和四川电子产业基地,面向东西部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物联网感知、网络和应用为培训体系,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对物联网设备/单元的设计、生产、调试、性能测试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实践开发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就业于自动化公司、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工控公司、数字娱乐公司等公司,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物联网通信与网络、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软件及产品开发、系统集成、运维、项目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工作。
自动化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国家特产
教育部卓越计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特种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两所省级重点大学。实验室。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气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器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广泛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从事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机与驱动基础、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培训方向:
工业过程控制:该方向以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实现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主要课程由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组成。
运动控制:在这个方向上,以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为被控对象,对机械部件运动的位置和速度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使其能按照预期的运动轨迹和指定的运动参数。 主要课程由电机与驱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控制电机、DSP技术等组成。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系统分析与综合、系统集成与运行、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企业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结合强弱电、软硬件、元器件与系统,以电网理论和控制理论为专业基础,以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系统开发和系统管理与决策的研究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掌握电气及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毕业生具备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运行、设备管理与维护、工程技术管理等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气工程、微机原理与应用、软件技术基础、工程制图C、复变函数与积分、基础电磁场、电气控制与PLC、电气工程基础、楼宇通信与网络技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基础、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培训方向: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基于建筑环境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护和改进有限的空间和环境。主要课程由电气安全、楼宇通信与网络技术、基础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电气工程CAD等组成。
电力系统: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气工程基础等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变电站及电网工程设计、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运行管理主要课程由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压技术基础组成。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力行业工作(包括电力系统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作、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器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楼宇自动化管理。
生物医学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进行技术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善于学习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础,以及良好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训练等。
培训方向:
医疗电子仪器:该方向通过集成计算机、信号检测和仪器设计技术,以及医疗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和仪器维护,培养采集、处理和分析医疗信号的能力。定向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FPGA技术、医疗传感与检测技术、医疗仪器、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智能医学信息处理:该方向涉及心脏和脑电等医学信号的处理与智能诊断与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与智能识别、医学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技术。定向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影像技术、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系列课程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将掌握医学电子、医学传感与检测、医学信号与图像、模式识别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工作和管理。
4
毕业去向
5
优秀毕业生
何洋,高中毕业,四川省都江堰中学,2020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团队成员,校级优秀毕业论文、SYB优秀营员、团队合作活动家、学术优秀等奖项。毕业后推荐到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生。
谢飞,高中毕业于霸州第二石油分院,2020级自动化专业毕业,在校期间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班长”、“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篇。毕业后,他被推荐到重庆大学学习控制科学与工程。
冯志伟,高中毕业新疆师范大学附中,2021届自动化专业毕业。 2018年任信息工程学院团委青年实践部副主任。 2019年任信息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助理。西南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5月4日评价获得校级优秀团队成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奖,2018、2019校级社会实践二等奖等多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奖。毕业后就职于江苏省苏州市秋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舒健,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高中毕业,2021届通信工程专业,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第44届ICPC亚洲)上海站铜奖、2019年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银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赛区三等奖、四川省C/C++程序设计一等奖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多项荣誉。毕业后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攻读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
夏雷,四川省广安中学高中毕业,2020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大学期间3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一等奖电子设计大赛,四川机器人大赛一等奖,毕业后推荐去重庆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研究生。
顾悦,高中毕业成都华阳中学,2021届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担任高校5G拔尖人才实践班班长,获得创新创业奖连续三年奖学金、挑战杯国家三等奖、互联网+省级奖,以及小程序开发大赛国家三等奖、蓝桥杯等奖项都在参与实习。毕业后成功签约。
存超,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2020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期间曾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全国“三创”挑战赛全国一等奖。和其他奖项。毕业后将被推荐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
6
学校获奖照片
信息学院“智能系统与智能服务”创新实践班学生获得第五届四川大学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信息学院学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2项
信息学院学生荣获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总决赛“创新实践杯”二等奖
信息系学生参加西门子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全国一等奖
信息系学生在2020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在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ICPC)亚洲赛区比赛中获得3个银奖和4个铜奖
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在首届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