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公布了2021年认定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名单。山东省7家企业入选独角兽企业,其中济南市2家,山东高速新联科技在济南高新区入选就在其中;在瞪羚企业名单中,济南高新区入围企业45家,占全市入选企业总数的40%。 40%,占全省入选企业总数的10%,入选企业数量居全市各区县首位。
瞪羚企业是超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初期的“优秀学生”。他们正在成为“小巨人”、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的道路上。瞪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与区域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密切相关。瞪羚企业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济南高新区近年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氛围,深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的各种探索。
45只瞪羚涵盖六大行业
据了解,此次入选济南高新区省级瞪羚企业的45家企业涵盖6个行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23家,高端装备领域企业13家,医疗健康领域企业4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企业2家山东楼宇自控,和其他领域的 3 家公司。
入选企业中,列入上市计划的企业有29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隐形冠军企业2家。部分入选企业包括山东华光光电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成为国家级专业化新型“小巨人”企业。
在入围瞪羚企业的45家企业中,10家企业营收过亿元。其中,“海冠”牌全AI智能开关柜产能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均居全省第一、全国同行业前三;中微世纪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全球销量第一;山东正辰科技BES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节能监控系统等产品占全省35%;山东太平洋环保硫磺自养反硝化技术及设备、厌氧氨氧化技术及设备二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2018年我省首次开展瞪羚企业认定以来,济南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8年济南高新区入围企业14家,到2021年增至45家,是2018年的近三倍。
贡献了多项“全国第一”
分领域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中,此次获批独角兽企业的山东高速新联科技是全国ETC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位居全国第一就累计ETC用户和日交易量而言。 公司引进蚂蚁金服等战略投资,从传统的区域性ETC发行服务机构发展成为服务于全国物流公司和ETC车辆用户的全国性数据科技公司,成为ETC发行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
山东华光是全省唯一一家拥有激光装备上游核心材料、芯片、器件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一、内资企业。综合占有率达到82%,产销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公司也是国内第一个激光技术国际标准(IEEE)主要起草单位,相关标准于2020年12月正式发布。
是济南市重点支持的防疫物资生产单位。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低温温度计,解决了传统测温设备不能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高端装备企业中,荣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称号。是山东省首批获得电力销售资质的企业,在国内电力设备细分市场保持60%以上的市场份额。评分。
山东蓝孚高能物理科技拥有行业内唯一实现高能电子加速器产业化的国家级研发平台。
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企业中,济南百博生物是新三板扩容后首批在中国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之一。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备案证87件,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52件。 62项,62项自主知识产权。
建立院士工作站,利用核心技术研发人造皮肤,填补国内外空白。公司在皮肤再生修复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储备2000多家优质企业
多年来,高新区坚持实施瞪羚培育体系工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管理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高成长企业培育。
不断完善瞪羚养殖系统工程。高新区设立工作专班,继续开展省市两级瞪羚企业培育工作,建立了覆盖中小企业的省市培育体系。企业等建立多层次企业储备银行,加强企业储备培育,现已形成储备企业2000多家;建立龙头企业入企制度,以“一企一策”等方式,精准服务企业,提高培育工作质量。
继续推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项目。引导企业增强技术支撑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瞄准“双一流”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举办各行业“高校合作观摩研修班”,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加重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工作。
实施管理改进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备案、“亩效”评价、“两化融合”、企业家培训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夯实基础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国家瞪羚企业38家,省瞪羚企业130家(其中2021年新增45家),市级瞪羚企业224家(其中2021年新增120家)。未来,高新区将继续将优秀企业与优秀产业结合起来,聚焦高成长企业,遵循企业非线性增长规律,在政策和服务上发力,着力解决痛点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堵点、难点,助力更多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高层次、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编辑: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