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子系统,智能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到发展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各城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可以说,楼宇自动化在中国将迎来跨越式发展。发展。
为此,行业在线近日推出了《2016中国楼宇自动化行业年度研究报告》。本报告主要通过对楼宇自动化行业现状的研究,帮助企业加深对行业的了解。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市场份额、核心零部件等,并对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下是根据研究报告对行业发展的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睹为快!
工业环境
A.国内建筑业发展
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011年之前,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4年和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明显放缓。 2016年,在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建筑业投资回升,全年建筑业产值达到19.4万亿。
B.发展绿色建筑业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因此,发展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在功能上既可以节能减排,又在构成上密不可分。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是两个高度相关的概念。建筑智能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建设绿色建筑是智能辅助的目标。近年来,国家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绿色建筑政策。随着新建筑高标准节能标准的实施,旧商业建筑的改造将越来越多,这是楼宇自动化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受益。
C.智慧城市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智慧城市”一词写入国家级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和76%的地级市共计500多个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中智慧城市。
市场概览
A.整体市场:基数大,增长强劲
目前楼宇控制主要用于大型商业建筑,BA很少用于民用建筑。其中,写字楼和商业建筑的申请占比高达60%。 “十二五”后,BA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6年全国楼宇自控市场规模为65.9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00亿元。
B.区域市场:华东地区最大市场
目前,从区域来看,华东、华南、华北、华中是中国最重要的楼宇智能市场。其中,华东在楼宇自控市场占比最大,达到40.1%。随着国家煤改电政策的实施,东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占比提高,绿色建筑占比提高,有利于楼宇调控。未来东北、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将扩大。
行业现状
A.国外品牌垄断
对于国产楼宇自控产品,外资企业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国内企业楼宇自控产品市场份额不会超过10%。只有霍尼韦尔、施耐德、江森自控和西门子这四家电气巨头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如方泰德、浙大中控,这些品牌的楼宇控制系统具有性价比高、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但由于系统整体稳定性弱的先天劣势,主要面向二、三- 一线城市。
B.有些系统很浮华
楼宇自动化系统不是样板产品,每个案例都不一样。因此,从客户沟通,到给出解决方案,再到安装维护,每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好,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无法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便利和节能效果。因为新楼宇开发商没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为了降低开支,楼宇自动化系统不适合楼宇的情况,或者没有实现楼宇自动化的功能。其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缺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使得楼宇控制系统难以发挥最大作用。据统计,国内只有3%的楼宇自控系统能有效工作。
C.系统开发不足,核心部件性能低下
据统计,我国与楼宇控制相关的企业有3000多家,但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他们大多维持相关硬件的销售,这与国外企业有很大不同。其次,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性能低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传感器作为传递信息和数据的媒介,需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才能对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等做出响应,保证有效控制和控制每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但我国楼宇自控系统下的传感器设备整体性能偏低,实际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无法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准确测量。
未来趋势
A. EMC机制前景广阔
EMC( )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成本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让用户可以利用未来的节能效益来升级建筑和设备,降低当前的运营成本日系楼宇自控系统,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目前有大量高耗能建筑。国家提出“十三五”期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各个城市都有相应的转型目标和政策支持。这为 EMC 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B. “空间化”结构系统
2017年,住建部印发建科[2017]77号文件,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计划》。对于装配式建筑,新型智能系统还应具备“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的特点。目前,大部分讨论都是以空间为单位构建系统——一种“空间化”的结构系统,以无线传输和分布式控制为技术路线,形成系统的技术形态。空间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均可协同实现联动功能。 系统后台可以放置在空间单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控制。
C. BIM技术应用
BIM的全称是 。它不仅可以解读立体空间本身的问题,还可以将立体空间与材料、时间、资金、人力等联系起来,从而引领建筑走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将BIM技术应用到楼宇自动化的设计和运维中,可以使系统设计更加科学,实现内部空间设施的可视化,让管理者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和能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管理高耗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