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云岭社区,位于两江新区李家片区,是我市三星级智慧社区。这个社区虽然只有10栋楼479户,却集成了49项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关的“黑科技”,可谓“智慧”。
这些“黑科技”给业主带来了哪些独特的生活体验?近日,记者来到龙湖云岭社区,体验这里的智慧“十二点”。
6:00
早上6:00,天已经亮了。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小区内的路灯悄然熄灭。这时,家住3楼的李小姐出门跑步,偶尔会碰到小区里正在晨练、走在路上的邻居。李小姐在跑步时,侧头看了看小区门口安装的显示屏,立即了解到小区的气温、PM2.5、风速、噪音分贝。
8:00
屋主陆先生走出屋子,进了电梯。虽然是早上,但电梯的空调已经打开了。电梯内温度高于26℃时,空调启动,低于24℃时,空调自动停止运行。走出电梯,卢先生看到小区内的自动洒水设施正在运转,洒在植物上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折射。
据龙湖云岭物业管理人员介绍,近日高温持续,小区内的花草树木容易枯萎,甚至因缺水而枯死。为此,他们通过手机为植物设定了固定的浇水时间,让小区里的绿植及时“解渴”。
10:00
先生。住在8号楼的周先生欢迎客人。一进门,客人就被小区的智能停车和门禁系统惊艳到了。
云岭小区智能停车系统可在入口处自动完成访客验证。安装在车库内的新风系统和监测设施还可以全天候监测一氧化碳水平。一旦超过一氧化碳水平,车库中的风扇就会启动。此外,智能车库系统还可以对积水和照明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将发出预警,通知物业人员进行处理。
云岭小区的智能门禁系统也让来宾们赞叹不已。智能门禁系统可实现3秒人脸识别,轻松实现“刷脸”门禁。亲友来访时,业主可通过App生成验证码,访客在门禁处输入验证码即可进入社区。p>
12:00
女士。叶章吃过午饭,打开手机上的“龙湖U享家”,轻点一下,几秒钟之内就完成了物业管理费的支付。随后,张女士浏览了“龙湖U享家”的特价商品、本周新品、龙民独家商品。想到最近天气炎热,张小姐用龙珠积分换了一盒菠萝汽水。
14:00
后台管理人员在公共区域收到维护信息通知。由于近日天气炎热,一栋楼的过道灯“罢工”。工程部人员接到发货单后,迅速前往更换灯泡。
根据小区管理规定,无论是从公共区域还是业主家中收到,工程部人员必须在15分钟内回复。一般故障必须在半小时内排除,并提交维修说明。上述后台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处理维修事宜的效率。
16:00
保洁员丁姐的手机收到了智能垃圾系统的报警——5号楼前的垃圾桶满了,需要清扫。于是,她立即赶到指定地点处理垃圾。
据了解,云岭小区安装了十多个智能垃圾桶。一旦垃圾箱满了,就会发出处理提示,让日常生产的垃圾能够及时收集和运送。
18:00
业主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迎接的是公园的水体,按时开放,通过中央的BA系统(即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物业控制室。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业主可以感受到生活的优雅和宁静。与家人共进晚餐后,业主还可以去架空楼层的书吧娱乐休闲。
20:00
天色渐晚,小区的路灯及时亮起。
知道何时打开和关闭社区的灯很重要。夏天,晚上七八点天还没黑。冬天,傍晚五六点天就黑了。什么时候应该打开路灯?云岭社区没有这样的烦恼。该社区配备了智能照明系统。公园或门厅的灯光均采用BA和光感应控制,可根据光强自动开启和关闭,既节能又方便。
22:00
女士。李已经睡着了。此时,小区内的安保系统全面开放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在云岭小区,四周的墙壁上都安装了电子围栏。小区各处均设有全高清数字监控设备,对公共区域、重要周界和小区出入口进行无死角监控。在紧急情况下,智能安防系统还支持消防联动功能,可联动开门、断电。
24:00
社区一片寂静,气体监测系统仍在紧锣密鼓地工作。此时,如果有人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报警器会第一时间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物业控制中心。物业管理人员将及时派人检查情况并提供救援服务。
2:00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小区智能井盖系统高效运行。他们传输一组实时数据,尽最大努力保护居民的安全。云岭小区的井盖装有GPS定位芯片。一旦井盖倾斜、损坏或污水溢出,会自动报警,提示物业人员及时处理。
与智能井盖类似,小区化粪池也配备了摄像头。一旦管控设备发现设备异常或化粪池内有害气体超标,就会发出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监控平台,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控制应急响应设备,联系操作人员进行维护处理。
4:00
这是云岭社区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当人们在睡觉时,小区内的水质监测系统仍在持续工作。流量通过远传水表显示,通过监控仪表实时显示小区二次供水池的余氯、浊度、pH值。也正是有了这套智能“管道”供水系统,居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在夏季的供水高峰期,也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据龙湖云岭品控工程师吴凡介绍,云岭社区于2017年开工建设,将持续一年左右。 2019年获得市级三星级智慧社区称号。随着各项科技的“触角”延伸到云岭社区管理的“神经末梢”,温暖生动的“十二小时”不断在社区上演,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重庆已建成400多个智慧社区
本报记者廖雪梅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是全国智慧物业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智慧物业社区建设,出台了《智慧社区评价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慧社区400多个。
所谓智慧社区,就是具有智能建筑特点的现代住宅小区。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现代智能化生活环境。
在重庆,智慧社区满分100分,奖励积分满分10分。根据评分项目和奖励项目的总分,智慧社区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星最高。其中,80分及以上为三星级,70-80分(不含80分)为二星级,60-70分(不含70分)为一星。
具体而言,智慧社区评价指标由通信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系统、家庭应用系统、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一级指标组成;安全防护系统、公共设备监控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 8 1 子级指标; 43个二级指标。
根据《重庆市城镇住房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实施600个“智慧社区”建设项目。通过社区治理的智慧赋能,让更多居民享受绿色、低碳、智能、便捷的高品质生活。
如何打造“智慧社区”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本报记者廖雪梅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如何进一步完善重庆智慧社区建设?记者采访了参与编制重庆市《智慧社区评价标准》的三位专家。
“‘智慧社区’建设可以更加开花,不喜‘新’恨‘旧’。”重庆设计院副院长周爱农认为,与非智慧社区相比,智慧社区并没有增加太多成本。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企业还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因此,重庆在智慧社区建设和科技推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目前我市智慧社区主要集中在新建楼宇,很少用于老旧小区或公租房项目。周爱农建议,在一些老旧小区或公租房项目中,可以参照现有的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做一些尝试,让智慧科技惠及更多居民。
“智慧社区建设要着力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解决建设与管理的衔接问题。”周昆总经理说。他认为,建设智慧社区,首先要规划设计。首先,要立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社区的日常管理,用智能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智能设计规范应该从设计之初就形成。其次,为保障智慧社区功能的持续运行,必须发挥物业管理部门的主体作用,加强物业人员智慧意识的培养和智慧维保技术能力建设。此外,要加强全光网、智能应急广播、智能管网、精装房智能管理等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为家庭、社区及后续的智能管理留出足够的空间。升级。
黄启聪部长建议,智慧社区建设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管理向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