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爱好者网报道(文/程文志)工业自动化是20世纪以来现代制造领域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之一。高附加值产业。工业自动化的应用,可以使工厂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高效、精准,并具有可控性和可视性,从而提高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器件是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分为控制、驱动、执行、传感四个层次,最终通过系统集成形成系统产品。其中,控制产品主要用于控制制造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或物体位置、倾斜、旋转等参数,如PLC、HMI等;根据控制终端发布驱动和执行产品。具体指令驱动终端设备执行相关动作楼宇自控国产品牌,如伺服系统、变频器、伺服电机等;传感产品主要负责传感、测量、反馈内外信息和传输相关信号,如视觉相机、传感器、编码器等;系统产品是工业机器人、电机模块、机床、数字化工厂等部分或全部产品集成而成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日本三菱电机、日本安川电机等。我国工业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一些国内优秀的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外品牌的差距逐渐缩小。如汇川科技、合川科技、雷赛智能、新捷电气、伟创力电气、正弦电气等。其中汇川科技市值在六家公司中最高,达到155.77.78亿元,其他公司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六家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
汇川科技: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持续领先
据睿业统计,2022年上半年,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达157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工程市场优于OEM市场,同比增长5.5%。从产品来看,低压逆变器市场规模约161亿元,同比增长2.5%;通用伺服市场规模约123亿元,同比持平; PLC市场规模约81亿元,同比增长6%。
上半年,汇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3.9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营业利润20.3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5亿元,同比增长26%;产品综合毛利率36.37%;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同比增长23%。
在研发方面,汇川科技在这半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人员从去年同期的2864人增加到4152人;研发投入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少。
@6.8亿元增至10亿元。
在研发项目进度方面,我们发现公司有32个研发项目,其中10个是报告期内新增的。已实现或调整项目10个,其中量产4个,已发布5个,暂停1个,暂停项目为水冷逆变器项目。
从去年开始的芯片缺货和涨价潮其实对汇川科技有一定的影响,但现在供应情况有所缓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器件供应情况有所缓解;二是需求不旺,订单紧迫性有所缓解。供应形势缓和后,部分客户可能会继续使用海外一线品牌的产品。对此,汇川科技认为,对公司继续提升市场份额的能力充满信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汇川科技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一定规模下的综合成本优势和独特的工艺解决方案。这两个优势的叠加,可以大大提高与客户的粘性;其次,随着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本土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是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也是综合成本和服务的考虑。因此,汇川科技能够以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能力持续与客户对接,强化快速定制服务能力,确保公司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汇川科技也凭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军储能业务。目前汇川科技的销售业绩主要以储能PCS产品为主。主要为电网侧、电网侧,并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提供产品。公司未来的能源管理业务更侧重于企业的能源管理。以汇川新岳阳、常州工厂为例,公司希望打造绿色数字化工厂,即:①能源结构需要调整:需要配置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结构; ②设备耗电需管理:企业耗电较多的设备场景,如空调、空压机、起重设备、产线设备等,是汇川最熟悉的场景。有必要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深入挖掘节能效果。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汇川科技也有布局。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在ROE、毛利率等指标上与自动化业务有所不同。对标行业标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财务模式大概是这样的:毛利率20出头水平,研发费用率高,净利润率8%~10%。预计将降低其综合毛利率。
合川科技:收入增长26%,毛利率下降
合川科技可以提供从核心部件、机器自动化到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矩阵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了控制、驱动、执行、传感器和机电一体化的覆盖,并在近几年不断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涉及上游工控芯片、传感器及下游高端精密数控机床等领域。公司在部分中高端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上成功与国外品牌竞争。
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相对稳定。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82.10万元,同比增长26.37%;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546万元,465.7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7.39%。毛利率为32.5%,低于去年同期的39%。
主营业务收入按类别分为伺服系统、PLC、机床等。报告期内,伺服系统及PLC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4.5%。报告期内,伺服系统和PLC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实现收入42.966.56万元,去年同期为35.145.8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伺服系统及PLC收入同比增长22.25%。
在下游应用方面,报告期内,合川科技销售额占比在光伏行业约25%,在锂电池行业约15%,在机器人行业约20%,在机器人行业约10%。激光行业,其他3c电子、纺织、物流、CNC等行业占比不到5%。公司表示,将继续在先进制造业、光伏、锂电池、半导体、激光等领域拓展市场,同时在3C电子、纺织、物流和CNC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在研发方面,合川科技根据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配置,形成了“共享基础平台+业务产品中心”的研发架构。研发中心由4个技术中心(包括产品研发中心、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工程中心)和2个支撑平台(包括研发资源支撑平台和业务管理支撑平台)组成,可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还可以提高业务部门的专业性,从而能够持续为各自垂直领域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在资金方面,也不断加大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合计48603.52万元,同比增长21.45%,占营业收入比重10. 42%。公司研发人员377人,占员工总数的20.53%。公司保持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和规模化的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项研究项目,获得授权专利17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82项。报告期内,新获得授权专利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
雷赛智能:收入增加,净利润减少
2022年上半年,雷赛智能实现营业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上市公司1.13亿元,同比下降14.68%;其中:伺服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58%,步进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8%;控制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1%。
公司分析,公司2022年1-6月经营业绩不及预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去年下半年行业景气度降幅大于预期;深圳等地的停产停产对公司及其经营影响较大;第三,公司内部管理改革的大力推进,对短期经营业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研发投入方面,雷赛智能今年上半年投入710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6300万元增长13%。目前,公司拥有“智能装备运动控制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南山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平台,拥有有效专利377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 20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8项外观设计专利,110项软件著作权),4项有效国外专利。
新捷电气:财务状况好转
新杰电气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型及特点包括:(1)工业智能控制系统中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驱动系统(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步进驱动器、变频器)、人机器接口(HMI)、智能设备等;(2)电控集成应用,为工厂自动化(FA)领域的客户提供“工控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分布在纺织以及服装、印刷包装、家居建材、食品饮料、汽车及新能源、机床、信息化、仓储物流等行业。
2022年上半年,新杰电气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6.88%,实现净利润1.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36亿元,同比下降12.7%。其产品毛利率为37.56%,低于去年同期的40.84%。
在研发费用方面,新捷电气持续投入。今年上半年投资580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5100万元增长15.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专利47件,外观设计专利30件,软件著作权44件。
伟创力: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
伟创电气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为变频器、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6.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80.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6%。报告期内,公司变频器通用产品同比增长17.47%,伺服系统同比增长15.92%去年,控制系统产品增长283.66%。毛利率为34.1%,与去年同期持平。基本每股收益0.44元。
截至2022年6月,伟创拥有员工1075人,其中研发专业305人,占员工总数的28.37%以上。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上半年,伟创科技研发投入4.164.0700万,同比增长27.73%,获得授权专利140项,包括发明专利33项。
并于2022年6月成立西安研发中心,主要与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各项前瞻性技术研究,实现公司战略研发平台。根据其半年报,成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是继续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迭代,完成电机自适应磁链观测技术和磁阻电机MTPA在线搜索算法,进一步巩固电机驱动领域的业绩。优点;二是在碳化硅应用、叠层母线和短路均流设计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在电磁兼容、STO安全功能认证等方面取得成果,对高可靠性、高性能、高质量领域的拓展持续提出要求。
此外,公司还计划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建设伟创智能制造工厂及数字化改造项目,进一步扩大变频器、伺服系统和运动控制产品的产能,并利用用于PLC、人机界面(HMI)、机器视觉、物联网、传感器等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正弦电气:收入减少20%,研发继续投入
赛诺电气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逆变器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之一。一体化专用机及伺服系统产品。
上半年,正弦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20.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61.47万元,同比下降2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1.4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02%。毛利率为29.7%,比去年同期的34.1%下降12.8%。
在研发方面,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正弦电机获得了与行业方向一致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同步磁阻电机控制技术等重要关键技术此外,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广泛应用于变频器、集成专机、伺服系统等主要产品,拥有良好的研发技术平台。
虽然公司上半年收入下降20%,但研发投入仍在继续。上半年投资1200万元,同比增长4.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5项。
结论
从这些工控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由于今年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的低迷以及国内疫情的影响,工控企业的营收也有所下降。受到很大影响。增速普遍不高,甚至有小幅下滑,毛利率也在下降。好在虽然业绩增长不大,但基本是盈利的,毛利率相对普遍在30%以上。还有一点是,几乎每一项研发投入都在增加。相信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企业的不断研发投入,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将逐渐缩小。除了国内制造升级带来的机床、电子制造设备、纺织机械、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发展机遇外,国内品牌替代国外品牌的速度将加快,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