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迎国产换机潮机遇,新捷电气:享受自动化行业需求回暖

时间:2022-09-09

(报告制作人/分析师:开元证券、孟鹏飞、熊亚伟)

1、工控行业稳健成长者,助力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

新捷电气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

公司拥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伺服控制系统、变频驱动器等核心产品;包括智能机器视觉系统、教学型机械臂、机器人等前沿产品和信息化网络等更全面的自动化设备。

公司通过紧密服务终端客户,为装备制造企业定制更具竞争力的子行业解决方案,为装备制造商提供先进可靠的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李鑫,截至2022年8月持有23.1%的股份;联合创始人邹俊宇,现任公司副总经理,截至2022年8月持股12.6%;两位创始人合计持股 35.7%。

从业务结构来看,2021年之前,PLC业务将是公司收入最大的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45%以上。公司以PLC驱动伺服驱动器的战略继续实现。 2021年,驱动系统业务将成为收入份额最大的业务板块,占收入份额的40.97%。

2020年疫情带动口罩机需求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103.7%。 2021年,尽管业绩基数较高,但营业收入仍将实现14.6%的增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小幅下降8.4%。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88%,其中PLC及伺服系统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7%和24.85% - 分别同比。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2.7%,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增加和人员扩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费用率比较稳定,盈利能力较好。 2018年至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将保持在40%左右,其中PLC的毛利率将保持在52%以上。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28pct,主要是公司加大伺服推广力度,向客户赚取了部分利润,导致驱动系统业务毛利率下降公司经营现金流跟随净利润稳步增长。

公司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较强的经营能力。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降,远快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受疫情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略有增加。

公司营收增速与行业周期共振,整体业绩增速基本优于行业。 ,国内纺织、包装、印刷、建材、物流行业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6%、26%、40%、8.8%和5%。在下游主要市场产品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新捷电气营业收入逆势同比增长9.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下降同比8.8%。综合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6pct,净利润率小幅下降3pct。

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中长期安全的代名词

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级和现场级设备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使用可编程存储器进行程序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过程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 PLC的核心优势是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因此,自1969年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自动化行业。

PLC由硬件(芯片、PCB、端子等结构,占PLC成本的60%-70%)和嵌入式软件组成。嵌入式软件是PLC的核心,包括底层软件和编程环境。各类PLC的底层开发平台,为PLC巨头筑起了坚实的护城河。

大部分国内外自动化厂商在开发中大型PLC产品时通常选择使用德国3S(I/O点数为256-2048点为中型PLC,I/O点数为2048点以上是大型PLC)产品。 -Smart公司的工业自动化底层开发软件。对于专注于小型PLC(I/O点数在256点以下)的厂商,通常有自主研发的低级编程平台。

可以被视为PLC制造商的OEM工具。 3S提供软件(编辑器)和运行时C代码,各自动化厂商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国内自动化厂商新杰电气、汇川科技、合川科技等都使用软件进行产品开发,而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等业务布局覆盖OEM和大型FA市场的国际巨头都有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或合作伙伴公司。不使用软件。新捷电气具有自主开发小型PLC编程软件的实力。同时,公司不断拓展中型PLC产品线,研发投入稳定。

PLC 是二次编程产品。以锂电池自动化设备为例,使用PLC实现锂电池设备的自动化运行,需要锂电池生产设备厂家根据锂电池设备的工艺要求,在PLC底层编程软件(PLC厂家为完全自行开发,或者基于编程环境。在上次开发的软件的基础上),再用梯形图开发面向用户的程序。

编程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的熟悉度是带来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已经具备一定软件开发能力的台达电子,在欧洲市场,仍然使用其未来运动控制设备的编程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按照全集成自动化的思路,一个控制系统可以分为管理级、控制级和现场级。管理层提供人机界面,是整个控制系统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接口;控制层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管理层与现场层之间的枢纽层。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管理层设定的参数或命令,控制生产过程,同时将现场状态传递给管理层;现场级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现场层主要由一次仪表和控制设备组成。其功能主要是监控系统设备状态和传感器参数,上传监控数据,接受控制层的指令控制执行器。

从整体结构上看,上位机是指可以直接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相关设备部件和驱动装置的计算机,下位机是直接控制设备获取设备的计算机状态。

下位机不定时读取设备状态数据(一般是模拟量),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上位机。两台计算机如何通信一般取决于下位机,因为下位机一般都有更可靠的唯一通信协议。通常以工控机、工作站、HMI作为上位机。 PLC、单片机等作为下位机。

对于下游设备厂商来说,PLC本身成本低,切换成本高。因此,PLC的毛利率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有两个原因:

2.2、行业竞争呈现德美日三强局面,国产PLC替代空间广阔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际PLC市场经历了一个崛起——洗牌——竞争格局基本固定的发展过程。

培育年轻大学生市场是西门子、三菱、罗克韦尔在培养用户习惯方面的成功策略。西门子通常以极低的成本向许多工程大学提供PLC实验室,形成品牌教育。高校的PLC课程往往直接按照西门子的模式授课,学生对PLC控制标准(如-3标准规范等)的底层通用内容缺乏深入的了解。西门子还将支持出版机构出版大量使用西门子PLC的教材,形成从硬件、软件到教材的一整套服务。这一策略的最终结果是,无数大学和技校的毕业生将成为这些PLC品牌的粉丝,而工厂在决定购买哪个品牌的PLC产品时,也会选择这些未来工人更熟悉的产品。

在质量保证方面,以西门子为例,其PLC制造厂的人员配置方案是,PLC设计和开发人员只有十几名,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部门有30多人,而他们大多是博士,综合实力是设计科的两倍以上。相比之下,在中国PLC制造企业中,开发设计部门最强,其次是工艺和质量部门。

根据米尔睿工业数据,2021年我国PLC整体市场规模为1.58.4亿。 、芯片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萎缩,对PLC市场的影响并未减弱。大中型PLC市场规模同比增长0.4%,小型PLC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根据MIR的预测,2022年PLC市场规模只能实现4.8%的同比增长。

,我国中大型PLC市场CR3=72.3%,西门子以52.3%的份额占据第一,欧美厂商在中大型仍占据主导地位和大市场。我国中大型PLC系统国产化率仅为1.3%。目前我国部分核电系统使用美国罗克韦尔的PLC产品,三峡起重葫芦使用德国西门子的PLC产品,部分航天发射系统使用美国通用电气的产品。 大量进口产品用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国防军工系统。产品长期依赖国外,无法实现自主保护。它们不仅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防护设计,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大中型国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然趋势,但任重道远。

国内大中型市场国产化率低、增长缓慢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技术门槛高,国内对PLC底层发展缺乏研究。 PLC对长期工作稳定性、恶劣环境耐受性和处理性能有很高的要求。 PLC可以看作是一台简单的计算机。工业环境要求这台“电脑”在温度、噪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连续工作20年以上,不允许停机。这对制造商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第二,国内中型PLC市场小于小型,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比低。据强产业基地专题报道,国内某企业承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型网络化高可靠智能PLC控制系统项目”,总投资8.745.32万元。其中,研发总费用需要30-4000万,但大型PLC产品的年销售额只有30-4000万。销售毛利率在20%-30%左右,净利润率在10%以下。项目经济效益不理想。

第三,营销难。仍以城市轨道交通大型PLC控制系统为例,据强产业基地专题报道,在国内某公司成功推出自主研发的大型PLC控制系统并通过了一系列国际安全认证,除北京外没有国内公司。任何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都愿意选择这个国内大型PLC。即便国产PLC价格比西门子、罗克韦尔同规格产品价格低30%-40%,产品性能可验证,但仍无法跨过入门门槛。

3、发展潜力:随着工业自动化复苏和国内替代浪潮与全行业解决方案一起成长

3.1、一叶知秋,整体解决方案是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桥梁

以娃哈哈与西门子共建的我国第一条数字化、智能化饮料生产线为例,看看整体解决方案如何推动智能化生产。

饮料的生产要经过水处理、配料、制盖、制瓶、吹瓶、灌装、套标、包装、码垛等多道工序。在娃哈哈遍布全国的饮料工厂,80%~90%的设备已经通过西门子PLC实现自动化,生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4000瓶。虽然生产效率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水汽线上的每台设备都处于单机自动控制的状态。不仅工厂无法通过整线的协调来最大化效率,而且一旦生产线出现故障,也很难快速查明原因。

在进一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西门子为娃哈哈提供了包括S7-1500系列PLC、工业服务器和人机界面(HMI)、全集成自动化平台()、WinCC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工业网络,包括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底层,西门子PLC等自动化设备覆盖了整条生产线。

基于工业网络,生产设备按照统一的OMAC数据接口标准互联。生成的数据将被WinCC系统收集并返回给MES系统。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通信、组态和编程楼宇自控市场规模,实现自动化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在西门子解决方案的帮助下,打破了各个设备的信息孤岛,从设备层到管理层的所有数据完全打通,成功实现了整条生产线的数字化控制。

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后起之秀,国内厂商的产品表现仍落后于海外知名品牌,但在服务能力、体系、渠道建设等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以渠道为例,国外企业的代理主要以分销和物流为主,而本地代理则以贸易和服务为主,与客户的联系更紧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更及时。因此,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企业而言,深耕垂直应用场景,根据行业需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增加客户粘性,获得市场份额,是一条较为稳健的发展路径。

3.2、公司为垂直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稳固运营护城河

新捷电气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公司与英特尔合作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控制系统、变频驱动和智能机器视觉系统。

伺服控制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和电机。主要作用是根据控制指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和调节,使驱动装置输出的转矩、速度和位置控制更加灵活方便。 2021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亿元。 ,在供应链受阻、下游行业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同比下降4%。

从PLC到伺服系统,公司产品研发的技术路径具有优势。 PLC控制伺服系统的过程是:先根据机械工况设定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综合考虑精度和速度要求,然后计算出PLC需要发出的脉冲频率,使PLC输出脉冲,驱动器放大脉冲信号的功率。驱动电机。

在这个过程中,PLC相当于人脑,需要分析命令、反馈等输入信号;通信网络相当于人类的神经系统,如接口、接口等;伺服驱动相当于人体肌肉;马达相当于手;而人们手中的生产工具是伺服系统的执行器(如滚珠丝杠等,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因此,PLC是整个自动化系统中最难制造的。

同时提供PLC和伺服系统,可以解决产品不兼容的突发问题,避免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理论上,基于协议的通用性,满足协议的不同厂家的PLC和伺服系统都可以兼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客户购买了A品牌支持的PLC和B品牌支持的伺服系统,上电通讯后可以识别,但不能写入数据。当两种产品不兼容时,客户需要找厂商进行适配,时间成本高,一旦厂商不愿意适配,购买两台设备的成本就变成了沉没成本。

自2008年成立以来,新杰电气在印刷包装、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居建材、仓储物流、机床等OEM市场不断深耕。行业应用性强的行业解决方案,提升品牌的客户粘性和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光伏、锂电池等行业的应用领域,以减少下游周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为业绩增长带来灵活性。

例如,在光伏领域,公司针对用于切片加工的多线切割机推出了四主轴多线切割机解决方案,在提高切割精度的同时,保证主轴间扭矩稳定,在线稳定紧张。

3.3、,行业增速有望逆转提升,带动公司增长

我国OEM自动化市场规模3.19.8亿元,同比下降5%。一方面,受地缘政治和中国疫情控制影响,与OEM自动化市场相关的轻工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显示出相对下降。

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自动化行业整体将回暖。 2022年2月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我们认为,在稳增长的经济政策指引下,2022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加速增长。

选取新捷电气产品下游应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速数据,我们观察到2020年6月各行业可能出现放缓或同比增长-年增长。预计三、 自动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在四季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3.4、输入因素催化自动化零部件国产化需求

国内小型PLC厂商份额约为38%,同比增长5pct。 ,除西门子外,小型PLC国外厂商销量下滑,其中日本厂商跌幅最大,欧姆龙销量下滑54%,三菱下滑37%。

核心不足对日本企业的影响背后有历史原因。早在1990年代,专营小型PLCFX系列的三菱电机姬路工厂就实现了零库存。

每批生产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将在半小时前由物流车送达。该生产线除元件上料、整机辅助老化外,全自动化,印版与整体的焊接无人干预整机组装。

国内PLC企业为了怕关键部件缺货,需要提前准备半年的库存。在这一轮缺芯市场中,“受益”于缺芯,以更快的交货速度提升市场份额。 ,新捷电气PLC产品市场占有率由0.9pct同比提升至7.1%。

,伺服系统国产化率同比提升8%至43%。同样受供应链不畅、核心不足的影响,日本品牌安川、三菱、松下的市场份额分别同比下降35%、40%和18%;国内伺服制造商以更短的交货时间和充足的库存扩大了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新捷电气伺服系统销量同比增长16.9%,市场份额同比小幅提升1pct。

国内工控厂商供应链完善,需求响应及时。 ,在疫情和“缺芯”的双重影响下,安川伺服产品交期延长至3-5个月,三菱交期3-6个月,施耐德交期更超过 2-6 个月。国内厂家交货期一般在3周以内,新捷电气的交货期只有7-14天。

我们认为,国内自动化产品下游行业对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捷电气凭借良好的运营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建设,有望受益于自动化零部件国产化的行业趋势。 ,并增加与各行业客户的深度合作,实现进一步的增长。

我们认为,在 VCUA 时代 (VCUA, , , , ) 下,供应链中断和交付不确定性的风险不断上升,使得企业更加关注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敏捷性。

作为国内领先的工控企业,信捷电气有望受益于通用自动化行业的复苏和国内替代需求的增长,凭借对下游行业的深刻理解,实现业绩量的稳定增长产品研发的需求和不断创新。并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盈利预测

,自动化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新捷电气仍实现收入环比增长9.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下降8.8% 在材料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在手订单良好,合同负债环比增加36.6%。经营现金流环比增长331.26%,体现了较好的现金管理能力。

我们预计公司PLC产品地位稳固,增长稳定,毛利率小幅提升;预计驱动系统业务和智能设备业务仍处于成长期。 2022年,受疫情影响,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增速放缓。 2023-2024年可实现35%以上的增长率,2023-2024年智能设备将实现20%以上的增长率。

人机界面业务收入增速较为稳定,未来三年增速均在12%以上。

4.2、估值

公司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产品线涵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驱动系统、人机界面和智能设备。通过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下游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协同作用。

我们认为,目前通用自动化行业的拐点已经出现,公司有望受益于自动化热潮的复苏以及零部件国产化需求的上升,实现盈利能力提升和市场份额提升.

5、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外企在华设厂威胁本土企业市场份额。

——————————————————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