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开利”力图控制轻型商用空调市场,开利、东芝、继微的关键是谁?

时间:2022-09-24

如果不出意外,开利将提前完成对东芝开利的收购。一方面,得益于异常顺利的反垄断审查,另一方面,整个行动的推进似乎也表明开利渴望重返全球暖通空调榜首。

日本知名媒体《JARN》的报道提到:开利集团收购东芝开利后,将合并东芝开利、吉威和原开利的轻业务部门,组成新部门——(GCS简称)部门,独立于原开利的HVAC部门(原HVAC部门将更名为CHVAC,C为缩写)。

GCS的成立,是“新开利”集团收购东芝开利后,旗下拥有开利、东芝、集微三大品牌的第一个重要举措。作为现代空调的发明者,开利自上世纪初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全球暖通空调市场的领先地位。直到 2006 年,大金收购 并合并两个品牌的销售数据, 的第一位置才被超越。

在大金收购麦奎的同期,全球暖通空调市场风起云涌,巨头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特灵与英格索兰、江森自​​控与约克与日立等代表性事件,巨头间的并购,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开利近两年先后收购了集微和东芝开利,也就是谋划全球市场布局。毫无疑问,开利此举对其重回全球暖通空调市场的顶峰意义重大。 “新航母”已经对全球市场的产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GCS的历史使命

当轻型商用空调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越来越广泛时,以生产和制造大型冷水机产品为主的美国四大品牌(、York、Trane、)纷纷布局轻型商用产品。市场。开利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轻业务产品部,在VRF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时,推出数码涡旋机组产品,后转为变频多机组产品。 20年轻商用产品市场的经验并没有达到开利的预期。但是,要想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轻商用产品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收购集微和东芝开利对开利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定要赢得轻商用产品市场。

从中国市场来看,轻商用产品的总销量远超大型冷水机。 《温度新媒体》获得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包括离心机、螺杆机在内的大型冷水机产品整体市场占有率仅为11.4%,而轻业务产品中,只有VRF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46.5%,差距巨大。

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如果你想占据头把交椅,你必须在轻商业产品市场上大放异彩。以此为基础,开利的资本运作逻辑和GCS部门的设立有着准确明确的战略意图。

“新航母”的豪华阵容

抛开全球市场,只分析中国市场,“新开利”三个品牌差异化明显。开利、东芝、继微在专业轻商务产品领域各有优势。作为空调的发明者,开利的产品优势在于风冷涡旋冷热水机组的高端定位,包括商用模块化机组、家用水机等。作为变频空调的发明者,东芝的产品优势位于商用和家用 VRF 产品。在中国VRF产品市场,东芝已经位居梯队第一,定位高端。吉威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拥有较为完整的轻商产品线,注重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定位于高性价比产品。

从这三个品牌来看,“新开利”的阵容豪华。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一个逻辑:冷水机产品技术靠美国品牌,VRF产品技术靠日本品牌,性价比产品靠本土品牌。

从品牌上看,“新开利”是现代空调之父与变频空调之父的强强联合,代表了当前全球冷水机产品技术和冷媒变量的金字塔顶端流产品技术。从产品上来看,三个品牌的产品可以完全覆盖轻商用全系列,产品定位也可以覆盖高、中、低三个层次。从渠道来看,原来三个品牌的渠道重叠度并不高。资源整合完成后,对于每个品牌,渠道资源甚至可以达到一到三的效果。

“新航母”猜想

GCS成立后,“新航母”在中国市场将何去何从? 《温度新媒体》想从第三方角度做以下推测。

三个品牌的运作并不容易,核心是资源配置。 “新航母”要争取“1+1+1>3”的结果,所以要防控“三僧无水喝”。

案例研究迫在眉睫。江森自控收购约克仅比大金收购 早了几个月。 2005 年 12 月,江森自控斥资 32 亿美元领导此次收购。八年后的2013年,江森自控再次收购日立空调。 60%的股份并成立江森自控-日立。江森自控在资本方面的一系列动作后,给中国市场带来的变化是约克和海信日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家人,而在中国轻商市场,约克VRF、日立、海信已经开始了三大品牌运营之路。

最初,York VRF 由约克团队运营,而海信-日立团队刚刚开始日立和海信的双品牌运营。之后的五年,约克VRF的市场表现平平,而海信品牌在海信日立团队的运作下迅速发展。截至2018年2月,江森自控将中国约克多线业务转让给海信日立。至此,已成为约克VRF、日立、海信三大品牌的主要运营商。

从York VRF产品最初的独立运营开始,目前的运营权已经从York转让给了海信日立。江森自控虽然是收购方,但经过五年的反复试验,仍选择交出约克VRF产品的经营权。 ,有两个业务逻辑不容忽视:

首先,各品牌相对独立的运营,无法充分整合和配置自身的优势资源。导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错失市场机会;谁可以负责。大金收购麦奎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逻辑。作为收购方,大金选择将其冷水机产品的运营交给麦奎团队,因为麦奎团队对冷水机产品的运营非常了解。

尤其是约克、日立、海信三个品牌的经验和经验,值得开利、东芝、集微学习。两者的相似度很高。

回到“新航母”本身,GCS成立的目的是整合三个品牌在轻商用产品上的优势,协调配置资源,实现“新航母”对轻商用产品的要求市场。参考约克、日立、海信的经验,GCS的领导肯定不会,也没必要花几年的时间去试错。在中国市场,通过分析“能人住”的逻辑,可以猜测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关于“新航母”轻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权归属的结论。

在约克、日立、海信中选择日立,是市场经过商业运作逻辑考验后的最终选择。那么,《新开利》中的三个品牌,哪一个能够成为昔日的“日立”呢?当这个问题浮出水面时,我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东芝。

为什么选择东芝?

在轻商用全系列产品中,如果认为还有核心技术门槛,只有VRF产品,包括压缩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在VRF产品核心的压缩机技术上,东芝作为变频空调的发明者,自始至终引领着变频转子压缩机技术的发展。从单转子到双转子,再到三转子甚至多转子开利楼宇自控,东芝的压缩机技术从目前的市场应用到未来的技术储备都遥遥领先。

随着双转子变频压缩机专利到期,东芝将逐步使用三转子变频压缩机进行产品升级迭代。 VRF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尤其是对吉威来说,产品的重塑将有机会真正从本土品牌中脱颖而出,在产品竞争力上弯道超车,实现全面领先。

从销售规模和数据来看,东芝在中国市场的轻商用产品销售额超过了开利和集微轻商用产品的销售额之和。销售业绩的背后,轻商产品成功的核心在于渠道。东芝在中国市场深耕渠道20年,构建了完整的专业渠道、安装公司渠道、地产商集中采购渠道。正是得益于东芝的渠道质量和数量,东芝空调多年来的业绩持续增长。而东芝空调在全国的数千家终端门店也可以帮助开利和吉威开拓零售市场。相比之下,东芝更了解中国轻型商用空调产品市场,拥有更多成功经验和更丰富的市场资源。

收购的本质是取长补短。通过获取被收购方的产品、技术、团队、渠道等资源,可以提高整体效率、价值和竞争力。对于并购后的新整体,在正确的结果导向下,制定市场战略的基础必须是效率优先和价值优先。

基于以上判断,推测“新开利”轻商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权最有可能交给东芝空调团队,而中国轻商用空调产品市场也将迎来格局变化。 (由温度新媒体撰写)

开利楼宇自控_前滩能源站 开利_开利空调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