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庐阳区——全力打造全省转型升级第一好区和辐射源

时间:2022-10-01

抽象的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庐阳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统一作风建设和区域发展,确保增长,惠及民生,促进和谐。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求进、协调稳定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一半以上、一半以上任务”的目标。上半年新引进项目42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32个,5亿元以上项目9个。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5.57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3012万美元美元,同比增长 22.4%。地区生产总值2.31.2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四大城区之首。“1346”工程竣工总量、竣工进度和开工率均居全市四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四大城区首位。同比增长 22.4%。地区生产总值2.31.2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四大城区之首。“1346”工程竣工总量、竣工进度和开工率均居全市四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四大城区首位。同比增长 22.4%。地区生产总值2.31.2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四大城区之首。“1346”工程竣工总量、竣工进度和开工率均居全市四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四大城区首位。

精准招商 小空间产生大效益

位于合肥市蒙城路与阜南路交汇处西南角的高端写字楼东一金融广场“因地处三小口商务区核心景观,今年收获颇丰。北一环商务区和环城风景区。”:1月,立安人寿区域总部成立;4月,成立地区总部;5月,齐鲁证券区域总部成立。金融企业在短时间内如此密集入驻,在庐阳区乃至合肥市都是史无前例的。

东一金融广场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5月交付使用,是庐阳区精心打造的特色商业建筑之一。随着金融“掠夺者”的到来,金融企业入驻率已达50%以上。根据鹿阳区政府去年10月发布的《鹿阳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东一金融广场还将获得区特色商业楼宇80万元以上的补贴第一次。政策规定,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特色商业建筑合肥楼宇自控,建成投产后两年内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入驻率达到50%以上的,招商单位建筑面积按建筑面积(​​不含建筑面积)计算招商单位自用部分面积)。空置面积)一次性补贴每平方米10元,最高100万元。

为了突破发展空间的局限,向天上谋取利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成为老城区的必由之路。庐阳区锁定“打造专业建筑平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目标,引导建筑功能定位,倡导产业链投资模式,推动商业、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集聚,并创造了许多高端功能。商业楼宇逐步形成北一环总部经济楼群、四牌楼商业楼群、新安文化广场文化楼群、东一金融广场金融楼群。

作为庐阳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庐阳工业区是合肥省级工业区中面积最小的工业区。庐阳区决策者从中心城区产业布局优化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客观现实出发,找到了解决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发展城市产业。按照“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和城市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庐阳区注重与知名高校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给予充分发挥业务促进作用,引导企业应用新兴技术和新技术。集中落户,着力推动工业区产业科技含量提升,建设新兴产业和特色科技园区。

6月18日,中科大校友企业创新产业园在庐阳工业区正式揭牌。首批入驻企业16家,总注册资金6100万元。根据规划,园区中科大校友企业的专业项目将先用两三年时间完善核心产品和产品线,再用一年时间实现跨界联动,制定跨境技术标准,整合口岸,开放信息。产业链,再过两年时间,实现跨界融合,拓展产业链,推动整个产业升级,形成合肥北部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引进建设以科大校友企业创新产业园、新涵电子科技园、中辰·创富工场总部基地、工投·创智天地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元园区”的城市产业格局"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庐阳工业区工投·兴陆科技园、中辰·创富车间总部基地项目已吸引85家企业入驻,入驻率达90%;新涵电子科技园(一期)及产业投资·创智天地项目进展迅速。新涵科技园18栋6万平方米已封顶,10万平方米创智天地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富邦国际创新科技产业园、新汉电子科技园(二期)也已进入规划设计和土地申报阶段。

老街区升级改造 新魅力

逛庙会、买小商品、买年货……合肥城隍庙已经在许多合肥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今天,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都是全新的。5月17日0时,城隍庙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合肥的“城市名片”,城隍庙改造将依托商业、旅游、文化的传统定位,逐步激活文化、旅游、民俗、文物、商贸等领域。一个“合肥之根,城市之眼”,从而带动老城核心区的整体发展。

随着9月的到来,年初启动、备受社会关注的七桂塘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即将进入收尾阶段。根据改造方案,七桂塘片区除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外,还将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提升街区品质。

改造振兴老城核心商圈,改造城隍庙、七桂堂等特色街区,是庐阳区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老城区,该区立足传统优势,按照“高起点规划、精细化建设、专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全面改造升级老商业街区。服务”。,达到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城市文化、繁荣城市商业的目的。

目前,庐阳区拥有淮河路商业步行街、老保关酒家特色街、遂溪路商业写字楼新街、新天地广场酒家特色街、寿春路婚庆街、怡景路民俗花街、三石岗汉代美食街。河东区农家文化美食村等具有规模效应的商业街11条。据统计,沿街门店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近2000家,500强企业43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素有“合肥王府井”之称的淮河路商业步行街,两次被评为“安徽省百城万店无假冒示范街”,被评为“中国”

生态旅游荒地变身美丽乡村

“没想到庐阳区有这么好的休闲场所!老婆孩子玩得很开心,值得一游,下次有时间还会再来。” 在石岗乡采摘鲜桃的旅程非常精彩。

2014年中国合肥桃花节于今年3月在该乡举办,仅开幕当天就吸引了10万游客。今年上半年,仅三集岗乡主要景区和农家乐接待游客就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00万元。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三十岗乡南邻东浦水库,北邻楚河干渠,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44%,森林绿化率达77%。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A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安徽美丽乡”、“安徽优秀旅游乡”、“安徽文明乡”等称号。

然而,十年前,石岗乡仍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农民收成并不好。72岁的该乡东渠村原党支部书记阮永平说,“那时生活很紧,三十岗是合肥著名的贫困地区,我本以为它会发展起来。”今天。” 此外,这还是一个国家。全市人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

如何避免发展限制?经过多次探索和努力,庐阳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开放生活乡、生态美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水源保护,全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2010年以来,该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庐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共发放奖补资金5100余项。10, 000元,带动农林企业在土地平整、设施温室、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5亿元以上。通过政策指挥棒,引进一批优质农林企业,彻底退出传统种植农业,为发展生态都市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庐阳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庐阳区始终把全市人民的饮水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都市农业,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环境好起来,让企业想进来,让农民富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发展。” 庐阳区委书记吴进说。

近两年,庐阳区共投入专项资金8000余万元,重点用于村屋改造、村落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清洁治理等项目。慢路是建造和使用的...

此外,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新增种植设施4500余亩,建成果林7000余亩,苗木花卉25000余亩。建成安徽嘉城国家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和三石岗乡王大塘省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大洋镇康路等5个市级设施培育基地,引进九溪生态农业、华谊园、桃溪农业等近百家企业投资林业开发。

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农家乐纷纷涌现,村民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以东渠饮食文化村为例,桃花节、三国围棋赛、西瓜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消费。仅今年上半年,每户农家户均纯收入不低于5万元,为历年最高。收入的五倍以上。

民生福祉的好日子越来越精彩

8月4日晚,庐阳区首部民生题材微电影《暖阳》在拍摄一个月后首次与观众见面。这在合肥也是第一次。《暖阳》是一部宣传民生工程政策的微电影。影片讲述了社区中一个原本过着幸福生活的家庭,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在民生工程政策的帮助下,主人公的丈夫学会了手艺,一家人申请了廉租房,儿子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温情回到了家里。这部电影由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执导。

2014年,除实施20个省级、9个市级民生项目外,庐阳区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征集民生项目,确定了10个区级项目。其中,仅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投资就达2.5亿元,可惠及14388户,意味着老城区最后一批旧小区将被置换。与新的。

为全力保障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尽快惠及广大城乡居民,庐阳区采取民生工程联络制度、报告和信息报送等一系列制度。系统、民生工程例会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报告系统为抓手。,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工作网络。同时,将民生项目资金落实为重中之重,在预算安排中优先考虑民生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严格实行专户管理和专款专用。对项目建设涉及的资金,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度和竣工验收挂钩,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建设质量全面落实。全方位、立体、多渠道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共绘制民生工程文化墙1076米,共计28处,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建设质量全面落实。全方位、立体、多渠道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共绘制民生工程文化墙1076米,共计28处,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建设质量全面落实。全方位、立体、多渠道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共绘制民生工程文化墙1076米,共计28处,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

截至6月底,庐阳区14个财政援助项目共发放资金3.764.19万元。其中,计划生育专项帮扶项目和贫困残疾人帮扶项目提前完成了资金发放任务。同时,在省市标准的基础上,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项目、贫困残疾人救助康复项目补贴等进一步“提标准、扩范围”。

此外,培训服务项目中,公共文化场所开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时启动,促进就业工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推进。5个工程项目中,当年应开工的项目工地42个,实际开工或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工地共40个,开工率为95. 5%。同时,已完成12个项目工地。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