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深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06月08日(京报记者林飞)近日,京报发布“征集通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大型专项计划“We 40”,点燃了大家对深圳特区寻找同龄人的热情。一位亲眼目睹深圳城市发展变化,现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特区同行,经朋友推荐,引起了景宝的关注。今天,我们就跟随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智慧城市总建筑师、深圳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郭晨,
成长于城市发展之初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是深圳发展的起点。罗湖不仅是全国著名的“深圳速度”的发源地,也是多个“中国第一”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中国第一家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
10岁的郭晨和深圳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1990年,郭晨一家从西安搬到深圳,住在罗湖荔枝园东。每天放学,郭晨都会经过荔枝公园回家,因为他父亲的画廊开在公园中心的湖边,荔枝公园成了他最常玩耍的地方。
荔枝园始建于1982年,在原有500多片荔枝老林和一片低洼稻田的基础上,通过挖湖、建亭、架桥、铺路等方式建成。郭晨回忆说,很多不熟悉公园的人,在公园里很容易迷路。有意思的是,后来建成的京基100不仅成为了当时深圳的新地标深圳楼宇自控系统,还成为了园区内人们识别方向的坐标。
说到地标,很多深圳老百姓心中的第一栋建筑可能就是以“三天一层楼”着称的国贸中心。1984年9月4日,在国贸大厦的封顶仪式上,工人们买了一根全长160米的鞭炮,从屋顶上吊下来,用钢丝绳拉着,开了20多分钟。 . 国贸大厦的建设,打造了“深圳速度”,也打造了深圳的城市品牌。随后,地王大厦、京基100等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在罗湖异军突起。
除了高楼大厦,还有东门、深圳博物馆、深圳市委、深交所……郭晨详细感叹道:“深南中路和红岭路交叉的地方确实是最“深圳中心繁华地段。”从小就住在这里的郭晨,199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不习惯读书的生活。例如,他几乎找不到午饭后开门的餐厅,但在深圳他可以随时吃饭。
因为小学作文比赛,郭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深圳特区同龄。虽然以后两三次遇到同样的问题,但他还是不太明白,跟深圳经济特区有这么特殊的缘分是什么意思。直到出国留学,郭晨才意识到自己对深圳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几年。在女儿快要出生的时候,他决定回深圳,让孩子像他一样在深圳长大。
城市规划建设参与者
5月31日晚,郭晨带着女儿在市民中心观看了以“童心童心”为主题的3分钟儿童节特别版灯光展,并看到了女儿的书法作品《儿童之城》在灯饰展上。当他表现出来时,他充满了自豪感。
郭晨刚到深圳的时候,他们所在的福田中心地带,依旧是一片荒凉。他记得当时深南大道上的上海饭店,就像一个界碑,将东西方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分为二。东区建设如火如荼,拔地而起的建筑不断刷新着深圳的高度。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穿过繁忙的罗湖大桥,穿梭于大陆和香港之间。西部地区仍是低层房屋和大片农田。郭晨的家人和朋友在日常活动中不会轻易踏入上海宾馆以西的区域。
然而很快,福田中心区建设拉开序幕,吹响了城市发展“西进”的号角。福田中心区建设从深南大道福田区拓宽工程开始。1994年,福田中心区道路结构基本形成。到1995年,中部地区80%的市政道路工程已完成七通一平建设,主次干道现场网络基本形成。
1996年,深圳市政府会同规划部门对CBD、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厅等一系列建筑规划进行了国内外咨询和招标。从此开创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和招标的先河。随着六大公建项目的基本完成,十几家金融企业也陆续在福田建设总部和办公楼,福田中心区实现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的规划定位。中心和商务中心。
后来,郭晨一家被分配到莲花北来神之后的第一家福利院,郭晨的人生轨迹在进入高中后开始转移到福田中心区。他还记得,当邓小平雕像立在莲花山上后,更多的游客上山。山上还建有公厕。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注意到一个普通的公厕有什么特别之处。当他进入大学学习建筑时,他意识到深圳的城市设计可以从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厕中看到。严格控制细节。它的位置方便,同时利用天然材料将其融入自然环境。当人们看山脚时,
2013年,郭晨加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在编写深圳城市规划史著作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与前人的交流,他对深圳城市规划设计背后的辛勤耕耘和辛勤付出有了更深的认识。大胆创新。而他也有幸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参与了深圳的规划建设。现在,他正在进行深南大道的景观设计和改造工程。目标是以“大道公园·深圳生活”为主题,以“微改造再提升”为理念,在尊重大道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打造慢行舒适、
“城市社区”让深圳更美好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郭晨认为,深圳用了30多年的时间,建设了一个与当今世界相媲美的世界级大都市。如果再往前走,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自主探索,通过创新面向未来。城市化之路。于是,2015年,他开始探索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与大众和科技的结合。2016年,在市规划国土委的支持下,郭晨启动“城市梦工厂”种子计划,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在该领域推进了一系列城市公共项目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和健康城市。
郭晨的思路正好符合深圳特区的发展思路。2018年,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将坚持城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走遍深圳,一键了解全局,一体化运营联动,一站式创新创业,一屏智慧生活”发展目标,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市,迈向世界一流等级。
“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脑”。为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科学决策,加快深圳“数字政府”建设,2018年,市政府决定在深圳成立“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委员会。深圳,为深圳“数字政府”建设的建设规划、顶层设计和重要环节提供指导。工作提供战略建议和技术建议。郭晨任副董事长 深度参与筹建“数字深圳”等重大工作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数据立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数据资源的流通,进而严重制约了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关注这一点的郭晨是2017年市两会期间的主笔,将数据立法提案写入致公党深圳市委政协集体提案。这一提议不仅得到了深圳市法制办的重视。2019年,郭晨还被市国资委选派参与市人大2019年立法方案《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的立法工作 并担任起草专家组组长。.
谈及深圳的未来,郭晨不止一次强调了“城市社区”这个词。他认为,城市能够进入更加美好的未来,动力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创新。对于深圳,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来源:水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