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一定要活过来,正式投入使用。” 2月2日下午,北京项目部工程处处长张松带领大家组装刚刚运抵石油大厦的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同时与厂家交谈。电话沟通。
石油大厦西门成为防疫期间人员进出的唯一开放通道。员工复工后,人流量大。为了保持这个水平,必须对每个进入大楼的员工和访客的温度进行一一测量。目前使用的手持测温枪平均每人测温3~5秒,通行效率慢,容易造成入口区域人流和聚集的堵塞,对人流造成严峻挑战。楼内疫情防控工作。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过往人员的体温,而不会造成拥堵。然而,
楼管委紧急采购的两台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器于2月2日到货,由于厂家自身防疫限制,设备交付后,没有派人组装,也没有专业委托现场。负责组装工作的张松在仔细阅读了安装操作说明后,组织大家同步组装了两台精密仪器楼宇自控调试,终于在晚上8点完成了所有零部件的组装、软件安装和连通性测试。 ,并顺利进入系统设置、调试阶段。
作为安装调试的“主攻手”,楼控中心主任焦刚毅在中午12点前完成了初步测试,并于3日凌晨2点30分完成了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的全部准备工作。凌晨五点钟,急促的警报响起。焦刚毅从家里的热床上起身,匆匆赶到大楼的西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黎明前,他亲眼目睹了新型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第一次实际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