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搜狐分众家居受邀参加施耐德电气2020创新峰会线下创新日活动,与江苏及全国的客户、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共商数字化转型之路,充分共享智能配置 电力具有节能、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增强安全可靠性等特点,助力建筑等其他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南京站成功举办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江苏省工业发展基础雄厚。施耐德电气全力支持南京加快“数字化转型”,将与当地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优势。尤其是为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的用户加速创新,增强韧性,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施耐德电气展示了丰富的明星产品,如全新升级的Power SCADA 2020电力监控系统、电力电力管理专家、POI Plus站控专家、千里眼运维专家等边缘控制软件系统,也被释放。新升级的楼宇操作系统EBO3.2( )。新升级的EBO3.2提高了灵活性和对新特性和功能的合规性,同时可以获得更多信息,优化系统性能和工程效率,支持互联机房解决方案。机场等领域带来数字化智能建筑解决方案。
现场创新展区
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成趋势 助力打造智慧城市名片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已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创新引擎,成为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南京也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
作为多年建筑领域的专家,建筑是施耐德电气的四大市场之一,45%的解决方案是针对建筑行业的。施耐德电气认为,高效、节能、灵活、以人为本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核心方向。
建筑是能源消耗大户,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能源管理空间巨大。此外,调查显示,目前建筑中超过30%的空间被浪费,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据统计,2019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超过350起,其中不少与建筑物直接或间接有关。
在传统模式下,管理人员在管理这些传统建筑时,通常会部署数十人甚至更多的人员来维护建筑物的日常设施和环境,这无疑会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当新冠疫情、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传统的楼宇管理方式难以做出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此外,传统建筑难以兼顾节能与保证建筑内的温度和照明亮度。通风不良、温度不适或照明不足时有发生。即使能够快速恢复,也无法为用户带来满意的体验。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建筑物内各种系统产生的数据,如电力消耗、燃气能效等,将为楼宇管理者带来巨大的价值。传统的、非智能的楼宇管理方式无疑给数据采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数字能效业务负责人张宗明认为,建筑正在经历数字化和电气化转型。他说,“疫情导致线上需求大增,为数字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这对建筑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建筑的数字化、电气化转型不仅是顺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建筑也是降低碳和提高效率的唯一途径。” 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张宗明认为,适应新兴的智能物联网技术,满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施和连接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重要的。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发表主题演讲
在张宗明看来,楼宇智能控制改造的最大机遇在于股市。中国目前有大量的旧建筑和基础设施需要改造以减少能源消耗。如果每年改造2%的既有建筑,改造后可实现20%~30%的节能增效。从长期来看,预计在 5 到 10 年内,通过股票市场的转型,建筑行业可以实现大幅节能。
对于老建筑和设施的改造,最大的难点是需要改造的产品多且杂乱,老旧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将这些终端集成到智能控制系统中,使每个部件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监控。张宗明表示,这个过程的难度不亚于在云端做一个高级算法,而这些困难在改造中客观存在,无法回避。
其次,改造后的收益也很明显。据太古集团在活动中介绍的案例,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帮助运营商控制实际的节能问题,例如根据商场的营业时间调整电灯开关,避免浪费商场工作人员忘记关灯造成的。同样,在内外温度的调节上,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比手动调节更灵敏、更灵敏。如果空调电源出现异常,说明终端可能损坏,需要及时维修。通过一系列信息反馈,
目前,《巴黎协定》相关成员国和会议提出,世界应在205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而我国实现这一计划还需要更多时间,比《巴黎协定》晚10年左右。预计2050年。施耐德电气提出,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能源资源使用的整体控制,需要不断提升楼宇系统的管控能力。帮助支持。
简化复杂性 施耐德电气为电气增加了数字“翅膀”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楼宇更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施耐德电气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了运维管理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了运维的效率和质量。更灵活、更高效地运营、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今年,施耐德电气对配电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即突破三层架构之间的壁垒,根据客户需求和场景,整合施耐德电气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数据。连通性缺口、边缘控制层数据缺口、应用分析和服务层智能缺口,依托配电资产的预智能连接,配电系统综合管理,行业应用边缘融合,配电站点全景运维。基于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数字价值从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渗透。
施耐德电气以中低压融合、强弱电融合为核心,不断完善升级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数据的价值,让内部电力系统更加“透明”,从而实现更灵活的超高功率系统。未来的高效、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建筑。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全新升级的EBO()楼宇运营系统、Power SCADA 2020电力监控系统、电力电力管理专家、POI Plus站控专家和运维专家等边缘控制软件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全感知,系统运行风险全掌握,维护全预测,
其中,重磅推出的EBO3.2楼宇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加智能、互联和数字化的楼宇解决方案,新特性和功能提高合规性,获取更多信息,优化系统性能和工程效率,包括:FDA合规,获取更多信息、优化工程效率和工具、支持互联房间解决方案 (CRS) 等。在获取更多数据方面,EBO3.2可以通过MQTT协议捕获物联网数据;通过增强的报告引擎,更快、更轻松地访问信息。此外,为高级用户定制了趋势日志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支持仪表盘功能的扩展。在性能提升方面,软件定义的分区使建筑空间优化更容易且成本更低,同时许可继承和多个版本增加了灵活性。在提高网络安全和合规性方面,可选的合规包软件选项作为 3.2 的新功能可以使用 EBO施耐德楼宇自控,因为 EMS () 制药、食品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和其他受监管的制造行业必须遵循良好生产规范 (GMP)。
张宗明强调:“基于客户需求和洞察行业趋势是施耐德电气不断创新的动力。全新升级的多重边缘控制软件是这一动作的又一最佳实践。未来,施耐德电气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完善数字化配电生态系统,共同为用户创造更安全可靠的供配电保障和更好体验,进而持续推动配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各行各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