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从追求发展速度转向追求发展质量。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推进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生产力,提高施工质量,提升建筑企业服务水平。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 1-
建筑企业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内涵
数字化战略转型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建筑企业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各项业务有机融合,推动建筑企业商业模式的优化升级。笔者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若能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生产智能化、建筑行业数字化,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 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构建科学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企业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企业数据资产变现。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企业业务和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在楼宇自控系统中,从而构建业务协同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决定。
▌2. 项目生产智能
实现智能制造与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项目智能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建设项目各种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充分发挥BIM、GI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构建BIM基础数字技术平台,有利于实现数字化规划、设计、与建设工程建设,克服劳动力短缺问题。制约建筑企业发展,实现精益生产,提高效益。
▌3. 建筑业数字化
工业数字化是指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打造数字化工程数字化生态系统,将各种生产要素融入建设工程全过程,重新规划重组,加速企业转型,催生新的商业形式。
- 2-
建筑企业数字化战略转型路径
▌1. 依托数字化建设平台,构建工程建设转型发展新格局
建筑企业应加大智能建筑推广力度,提高建筑工程数字化水平。建筑企业应依托BIM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化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发挥大数据共享中心的作用,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实现建设工程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的数字化模拟。科学的。在施工阶段,可利用工地创新云平台,实现施工人员、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智慧工地建设。在建设项目运营管理阶段,施工企业应利用CIM数据管理技术,实现对运营状态的及时感知、风险和问题的早期预测预警、高效处置和响应。
▌2. 借助数字化创新平台完善多点支撑战略布局
一是建设企业要致力于构建新旧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基于数字背景的基础设施更注重建设项目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可以弥补传统基础设施的不足,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实现新旧基础设施融合发展,需要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建筑企业要积极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用数字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用数字化方案设计加快建筑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建筑新业态。
二是建设企业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机遇,做好智慧城市的规划布局。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深入,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渐引起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城市汇聚了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资源,让各类人才蜂拥而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筑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在县级城市积极布局智慧城市,利用智慧建筑助推智慧医疗、智慧乡村的发展,
三是建筑企业也要适应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通过将数字技术引入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加强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降低建筑的生产成本,而且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建筑物的智能。等级。例如,在建筑设计阶段,利用BIM绿色建筑设计平台对建筑进行规划、勘察、设计;在施工阶段,加强太阳能技术和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增加绿色建材的应用;
▌3. 依托数字技术平台,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
一是建设企业应建立数字技术研究基础,利用高校在数字技术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人力资源,建立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重点开展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和高端数字人才培养。等,研究制定建筑企业数字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开放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建设和数字产品孵化,促进数字科技成果转移应用。
二是建设企业要依托物联网技术、区块链等可信手段,打造数据金融服务业。以绿色建材信息供应系统建设为基础,建立招投标、询价比价、采购签约、现场评估、企业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数据工业互联网系统建设。通过整合产业链和上下游企业,优化企业资源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立足打造工业互联网高端业务,开展建设应用软件、企业管理平台、企业金融服务、工程测量与验证等业务,推动建筑企业向高端数据建设转型升级。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构建产业数据金融服务体系,以公司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重点,逐步建立基于区块链的ABS可信数字产业投融资模式。
▌4. 做好人才队伍保障,推动管理体系迭代优化
一是施工企业要做好队伍保障工作。建筑企业要建立战略转型领导班子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力求全员参与,形成统筹推进的战略转型工作格局,同频共振,下一盘棋。同时,发挥战略转型规划和引导作用,分级分类出台转型方案,聚焦重大工程项目,打造战略转型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有序实施。
二是施工企业要完善制度设计。完善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政策体系,构建数字大人才定向培养激励机制和高级数字人才吸纳激励机制,建立全国大数字化供需共享网络平台数字化人才,进一步拓宽人才吸纳渠道。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的数字化战略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围绕“十四五”规划,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参考
[1] 邓有东. 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五)企业风险预警与预控管理[J]. 建筑,2022(13):24-27。
[2] 王天来,郑宇。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探索[J]. 工程机械,2022(06):78-81。
[3] 田延平. 加快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0):44-45。
[4]田华,牛紫阳,何昌杰.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做法与发展前景[J]. 建筑经济, 2021, 42(10): 5-10.
[5] 赵强. 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能效优化研究[J]. 房地产世界,2021(16):123-125。
-结尾-
来源 | 建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