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面临寒冬,企业在承受行业压力的同时,必须寻找新的突围之道。
作为行业龙头,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Z,以下简称“美的集团”)近两年开始押注ToB业务。
11月15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全资子公司美的电器收购库卡少数股东持有的全部库卡股份。收购完成后,美的电器通过全资境外子公司间接持有库卡100%股权。
作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库卡的全资持股意味着美的集团可以全面掌握库卡的管理、运营和技术,为美的集团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事实上,美的集团从2015年就开始入股库卡,以谋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作为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正通过战略收购库卡成熟业务,带领美的将ToB业务打造成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引擎。
01
专注于白色家电
1992年,25岁的方洪波从国企二汽辞职,来到广东顺德。几经周折,他进入美的,担任内刊编辑。
次年,方洪波在《南方日报》头版发表《何享健:美的机长》一文,引起何享健董事长的注意,升任总裁秘书科副科长。办公室。此后两年,方洪波跟随何享健四处考察。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方洪波被提拔为广告部经理。
1997年,何享健将美的集团按照行业划分为空调、电扇、电饭煲、小家电、机电五个独立的事业部。方洪波升任空调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经理。在这个位置上,方洪波“抛弃”了原有的市场龙头代理,重新开发优质客户;同时,他招募大学生组建营销团队,建立了系统的营销模式。接手不到一年,方洪波就将美的空调的销量翻了一番。
2000年,方洪波升任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次年,方洪波出任美的集团副总裁,并兼任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正式开启职业经理人生涯。
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集团开始大规模扩张。方洪波牵头收购了荣事达、华领、春华、小天鹅等公司楼宇自控市场规模,并与日本东芝、美国开利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对成熟业务的收购兼并,美的集团强化了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地位。
2010年,美的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102.72亿元。何享健提出“再造一个美的”计划,并在2015年设定了2000亿元的目标。2012年8月,方洪波从何享健手中接过美的集团董事长一职,正式掌舵美的集团。
当时,家电行业依靠低成本、规模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政策转向给行业踩了刹车。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退出,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行业进入调整期。
美的集团也不例外。2012年,美的集团营收从上年的1341.16亿元下滑至1026.51亿元,净利润从66.52亿元下滑至61.41亿元。
方洪波意识到,美的集团必须进行改革,从规模导向转向利润导向。产品线上,几乎所有非家电业务被砍掉,精简产品线,重新聚焦白电;组织架构上,裁减人员,进行“放权、放权、官僚”的结构调整;营销渠道方面,砍掉了大部分代理商,开始铺设线上渠道。
随后,方洪波确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化经营”的方针,推动美的25个独立产品事业部上市。美的集团于2013年9月18日以换股方式整体吸收合并美的电器。
2015年,美的集团营收1384.41亿元,基本恢复到2011年水平,净利润127.07亿元,较2011年翻一番。2016年,美的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次年,美的集团营收2407.12亿元,实现了何享健七年前定下的目标。
而此时,方洪波也在思考如何打造美的集团的第二增长引擎。
02
专注于工业机器人
在方洪波的构想中,美的集团不是一家简单的家电企业,而是一家科技集团,ToB成为了他的选择。
在2020年年报中,美的集团首次提出,将聚焦技术领先,实现ToB与ToC业务并重发展。
美的集团业务分为智能家居事业群、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创新事业部。次年,美的集团将机电事业群升级为工业技术事业群和建筑技术事业部。
由此,工业技术、建筑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创新业务成为美的集团ToB的四大方向。在美的集团的规划中,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技术将是ToB业务的突破点。
在机器人和自动化布局方面,方洪波通过收购成熟业务扩大布局。2015年,美的集团首次入股库卡,开始自主研发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两年后,美的集团成为库卡控股股东,直至今年全部收购。
对于此次收购,美的集团表示,未来将推进库卡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加大产品研发与应用投入,以及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的研发创新。
根据MIR数据,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德国库卡组成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同时,基于制造业的弹性需求、人口红利的枯竭、创新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工业机器人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预测,到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2%。
目前,国内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美的集团收购库卡的首要目的是占领国内市场。同时,打通库卡与美的集团内部资源的协同共享,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在楼宇科技方面,美的集团的业务以中央空调为主。楼宇技术事业部的前身是中央空调事业部,提供楼宇自动化、暖通空调、电梯等楼宇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空调市场的龙头,美的集团深耕中央空调多年。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渠道优势,成为美的集团布局楼宇科技业务的基础。在电梯方面,美的集团通过收购领旺电梯完成了初步布局。此后,凌王形成了主打载货和数字智能的双品牌电梯定位。
2020年智能建筑行业崛起,将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下迎来一波增长。美的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整体来看,仅智能建筑行业国内营收就近4000亿元,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很可能在5%至10%之间。
方洪波对美的集团的期望是成为一家C端和B端并重的企业,但目前看来,两端似乎都面临着一些挑战。
03
如何突破行业寒冬?
美的集团旗下基础智能家居事业群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62亿元,同比仅增长1.7%。2021年实现营收2349亿元,同比增长13%。
增速放缓的背后,其实是家电行业的持续疲软。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市场国内零售额5103亿元,同比下降6.1%。零售额中占比最大的空调、彩电和冰箱分别为1146亿元、768亿元和678亿元,分别比2021年同期下降7%、3.3%和11.4%。
另一方面,ToB业务还需要美的集团的持续培育。
2022年三季报显示,美的集团前三季度总营收为2703.67亿元,其中工业科技事业群、建筑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及数字创新业务营收为170亿元和179亿元。、195亿元和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4%、22.65%、5.72%和37.3%。
虽然增速跑赢智能家居事业群,但整体营收仅为625亿元,占总营收的23.12%。B端和C端的战略布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方洪波在去年提出“寒冬论”——美的集团未来三年形势不容乐观,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比以往更加艰难。
基于这一判断,美的集团缩减了部分非战略业务。ToC家电核心品类得到保留和强化。对母婴、宠物等规模较小、影响集团整体盈利能力的细分品类进行优化。ToB保留了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四大”,万东医疗、安德智联、美云智数、美智光电“四小”。其他的被关闭并转移。
在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下,方洪波或许还需要思考美的集团这艘3000亿元市值的巨轮,最终将驶向何方。
作者| 陈翔宇
来源 | 正谈财经(ID:)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