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加大智慧城市布局的背景下,智能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加快传统建筑向智能建筑的改造升级成为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今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线下创新日来到南京,与全国客户、合作伙伴、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智慧建筑的数字化转型,以互联互通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做了重磅发布全新升级的楼宇运营系统EBO()3.2已上线。
创新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数字能效业务负责人张宗明、数字建筑产品营销部负责人魏坤接受了千家网等媒体的采访,并分享了最新发布的EBO3.2构建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价值、核心功能和案例。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
为什么推出全新升级的楼宇运营系统EBO3.2?
作为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事业。今年,施耐德电气宣布加入气候承诺联盟( ),致力于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希望实现碳中和目标与《巴黎协定》中国2050年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相比摄氏度提前了 10 年,到 2040 年,其整个端到端足迹将实现碳中和。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建筑的能源管理亟待提升。其次,建筑还面临效率和弹性方面的挑战。2019 年全球共发生 350 多起自然灾害,其中许多与建筑物直接或间接相关。数据显示,建筑中超过30%的空间被浪费,效率提升空间巨大。
人类 90% 的时间都在建筑物中度过。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建筑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即在保证建筑使用者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保证建筑的高效运行和控制成本。
针对上述挑战和问题,张宗明认为,建筑运营商需要设计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空间的建筑,打造以最高效率运行的建筑,以帮助减少碳排放,从而减少污染;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连建筑需求,需要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施耐德电气的楼宇运营系统EBO可帮助满足上述需求,打造高效、节能、灵活、以人为本的智能楼宇。
EBO3.2赋能升级,施耐德电气打造更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EBO()基于该架构和平台推出的智能楼宇系统可为楼宇提供智能检测、调节控制、门禁管理、视频监控、电源管理、照明控制、配电管理、消防管理和暖通空调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贯穿建筑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协调。在保证建筑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赋予建筑更多的智能属性,让管理和运营更加从容高效,让使用者更加安心和舒心。
为了更好地满足楼宇智能化的需求,施耐德电气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楼宇操作系统EBO3.2进行了全面升级。张宗明表示,升级后的EBO3.2主要帮助用户访问和获取更多楼宇运行数据,同时保持系统标准和性能。EBO3.2提供智能化、互联化、数字化的建筑解决方案。其新特性和功能提高了灵活性、合规性、获取更多信息、优化系统性能和工程效率,并支持互连房间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促进未来建筑的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
EBO3.2系统是针对不同行业楼宇痛点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机场为例。机场将是EBO3.2应用的重点行业。机场是一座面积大、人流量大的复杂建筑。EOB3.2可以帮助管理者第一时间打通航班信息,了解进出机场的客流情况。对照明灯组进行分组控制,根据客流量调节暖通空调温度、舒适度和能耗,提高机场能效。
EBO3.2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主张
总体而言,EBO3.2楼宇运营系统在多方面进行了升级优化。比如在获取更多数据方面,EBO3.2可以通过MQTT协议抓取物联网数据;通过增强的报告引擎,它可以更快、更轻松地访问信息。另外,可以为高级用户定制趋势日志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支持仪表盘的功能扩展。在性能提升方面,软件定义分区让建筑空间优化更容易,成本更低。同时,是继承的,有多个版本,提高了灵活性。在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合规性方面,可选软件选项作为 3.2 中的新功能可以使用 EBO 作为 EMS () 制药、食品制造、
最后,魏坤总结道,EBO.3.2的核心价值主张主要是在提高效率和增加建筑价值方面。
EBO.3.2实现了运营效率的提升。通过对实时数据访问的有效分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用户的舒适度,优化空间效率,节省后期运维成本。其次,也提高了合作伙伴的工程效率,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智能建筑产业链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通过软件赋能提升建筑价值。帮助客户驾驭数字化浪潮。
结语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楼宇建筑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之后,人们对楼宇建筑的要求更高。如今,通过智能化系统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效和管理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深耕建筑领域多年的专家,建筑是施耐德电气非常重要和核心的市场之一,其45%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建筑行业。EBO楼宇运营管理系统是施耐德电气整个智慧楼宇解决方案的核心。本次系统升级不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互联化、数字化的建筑解决方案,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施耐德电气的智能楼宇解决方案,为构建未来楼宇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更高的技术支撑,也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