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随着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关能源数据导入云数据库,浦东供电公司“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在张江科学城建成 完成了94平方公里范围内718家能源客户的全部数据接入。
浦东供电公司今年8月准备建设云平台。从最初的顶层设计,到系统开发、上线运行,短短三个月时间,仅云平台一期建设就实现了能源监测、分析、管理、服务、交易、应用。大模块中推出了11个功能。在张江这个面向未来的创新热点,一场多方共赢的综合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助力政府优化产业布局
“在当今社会,数据就是一种资源,能源数据必须最大化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谈及建设云平台的初衷,云平台工作组组长、浦东供电公司总工程师何卫国表示。
云平台是浦东供电公司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思维打造的综合开放平台。通过能源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不仅为政府和电力、水务、燃气等能源企业提供能源监管和能源优化。为能源客户和能源服务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灵活、智能的综合能源服务交互。
张江作为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区和国家高新技术高地,聚集了7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和1400余家各类研发机构。如何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突出集聚效应,激发创新活力,是政府关心的问题。重点。
“云平台存在的意义,主要是可以辅助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张江管委会副主任张定发表示,“在产业规划布局中,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的产业变化,做出决策。”
目前,政府仍采用企业自主申报的形式收集企业行业变化信息,不时有实际情况与登记信息不符的情况。云平台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筛选,可以在技术层面避免这个问题。
“以前我们觉得这是一道难题,现在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解决了。” 云平台工作组成员赵文凯博士表示,“云平台实时采集客户的水、电、气等能源消耗信息,并与历史记录进行比对,并结合人工智能进行交叉比对。算法,找出能源消耗异常的原因,并与政府实时共享数据。”
云平台从点到面,将单个客户用能异常智能分析延伸到整个行业、整个区域,让政府对行业变化信息的采集更加直接、及时、完整。
“有功功率曲线发生了变化,用水量和用气量明显下降。” 12月3日,张江管委会规划建设部姜朴云利用政府权限登录其办公室电脑。通过云平台异常能耗分析模块,他发现位于金科路上海浦东软件园。汇集科技能耗信息发生变化。他立即联系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核实,得到确认后更正了公司注册信息。
降低能源企业基础投资
受季节和用能时间影响,客户对能源的需求分布不均。夏季比春季用电多,白天比晚上用电多。浦东供电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康晓燕说:“以往用电高峰期,供电公司为避免线路超载,只能一一联系客户,引导他们有序用电,这种方式反应慢,效率低。
在李冰路251号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4楼,云平台工作组成员潘志军博士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云平台让能源企业与客户形成良性互动在调节电源负载。
在云平台能源企业界面显示恒31高西线路会出现短时高负荷现象。潘志军鼠标轻点,云平台立即向线下5家能源客户发起在线削峰邀请。10分钟内,3名成员先后同意邀请,电脑屏幕显示,15分钟内线路负荷曲线降低1200千瓦。
“云平台对能源客户拥有的分布式小型电源进行整合优化,并进行远程控制和利用,方便多方参与,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每提高10%,就可以减少规划约建设12座110kV变电站,科学降低电网基础投资。” 浦东供电公司开发部华月申说。
大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是企业和客户的共同话题。云平台可以采集和分析大数据,识别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先于客户发现能源问题,真正做到“比你更懂你”。
“以前不知道功率因数不达标,有了云平台,我们节省了很多成本。” 卓多新日化公司财务专员姜建平说。
今年12月,蒋建平从云平台收到一份《能源利用体检报告》,建议卓多鑫日化有限公司在生产区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浦东能源管理楼宇自控,可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该企业每月减税1000多元。姜建平仔细研究后发现,云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该公司历史上多次功率因数不达标,并自动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此外,云平台聚焦能源客户需求勾勒的“客户画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能源套餐”,以获得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它还可以提供专业的能源规划师、能源设计师和能源管家。能源智能托管可以轻松实施。
未来的张江科学城,一个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智慧能源生态圈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