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控智能楼宇与亿欧智库联合发布的《富宇新生活——中国楼宇自动化白皮书》预测,2021年中国楼宇智能市场产值约为72.38.2亿元,其中楼宇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1亿元。
所谓“楼宇自动化”,是指包括现场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又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医院、工厂、写字楼、酒店、学校、商业综合体等。
白皮书认为楼宇自控规范,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节约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控制精度、减少响应时间等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实现低-碳操作。和其他间接经济利益。
白皮书指出,中国楼宇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智能建筑的探索始于 1980 年代。2000年前后,我国开始规范智能建筑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新事物”到“标准配置”的转变,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楼宇自动化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存量市场的转型楼宇自控规范,一个是新市场的智能楼宇。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国内楼宇自控系统扩展了更多的功能和内涵。去年7月,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建筑和建筑产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白皮书认为,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的政策引领下,云平台、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国楼宇自动化有望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并实现弯道超车。
尽管楼宇自动化在中国稳步发展,但报告作者之一美空智能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静仍认为,专业人才不足、施工设备重施工轻管理等因素,而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使得国内楼宇自动化控制不了。该市场在工程质量、应用开放率、单位面积市场容量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们估计今天中国建筑市场的规模在71亿元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大,所以愿意继续投资的企业并不多。” 孙静在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国内建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崛起中,在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等方面发展迅速。因此,需要通过场景的集成化预制和多功能继承来降低现场维护的专业水平。
在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信息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建平看来,目前国内楼宇自动化仍重硬件轻软件,控制策略缺乏针对性,系统调试不到位,而后期的环境维护人员缺乏培训。和缺乏专业素质。不过,她也指出,楼宇自控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侧重于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融合,软件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