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平坦开阔的西太路上飞驰,就像行驶在绿色长廊上。 道路两旁一幢幢楼房生生不息,处处彰显着西安高新区蓬勃的发展活力。
改造升级后的西太路不仅是西安高新区的南北大动脉,也是丝绸之路科学城的重要发展轴心,是西安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门户。 去年以来,在一批优质项目的带动下,西太路沿线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城市日新月异,丝路科学城由内而外焕发生机。
优势产业加速集聚
在西安高新区的规划中,丝路科学城不仅是未来城市形象的新地标,更是引领和推动西安高新“融合”升级的核心动力。科技园区,迈向新征程。 关键在于产业发展。
亿思维是西安高新区近年来引进的一家专注于光电信息产业“延伸链、补链、强链”的高新技术企业。 第一梯队。 亿微的到来,进一步填补了西安高新区在材料装备领域的短板,推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IC)产业形成“材料装备-IC设计- IC制造-IC封装与测试”。 产业链。
目前西安楼宇自控项目,ESWEI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硅产业基地一期已投产,产能正在快速攀升。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西安高新区亿思微硅片月产能已达到30万片,年底将达到35万片。 硅产业基地二期建成后,月产能将达到100万片。 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唐晶泉与亿思微同样处于光电信息产业链的前端,但与亿思微不同的是,唐晶量子是西安高新区自主培育的硬科技企业。 公司成立5年来,借助前期技术积累,不断攻坚克难,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量产能力的外延晶圆代工厂。
“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是光芯片的上游材料,技术壁垒高,工艺流程复杂,占据了光子产业链的制高点,是国内光子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目前仍处于处于‘卡死’状态。”唐晶量子董事长龚平表示,目前,唐晶量子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半导体材料设备,如砷化镓基 VCSEL。 一期工程将于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实现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的自主生产,对陕西光电子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省和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核心物质保障。
光电信息产业是西安高新区产业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主导产业,也是丝路科学城产业布局的重点。 除了易思伟和唐景权,在丝路科学城,还有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项目、硬科技企业社区二期项目、中兴通讯(西安) a) 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光电信息产业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西安高新区在光电信息产业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丝路科学城期间,记者看到,除了一大批光电信息产业项目,丝路科学城的产业布局紧紧围绕“55611”产业体系展开。 立德红外智能光电研发产业化基地、华海数字医疗产业化生产基地、同和科技西北研发生产基地、中融智能电器产业基地综合建设等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领域项目正在大力推进。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夯实了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基础,也为丝路科学城建设安装了“班轮”,提供了强劲动力。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2021年6月,丝路科学城规划发布伊始,西安高新区就确立了“一年见样板、三年形成形象、五年规模”的建设目标,并在十年内建立一个新城市”。 如今,“一年见雏形”在中创区率先实现。
西安国际康复医疗中心是西安高新区保障医疗保障、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项目。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康复医学中心主楼、科研楼、体检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包括9个专业康复中心和1个综合康复中心。
目前,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主体建筑已竣工,设备安装进度已达80%。 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届时,区内外群众将可享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100多项康复治疗和慢病管理治疗服务,也将有效提升西城区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 '安高新区、西安市乃至西部地区。
据了解,除西安国际康复医学中心外,在中创区,国内第六家质子中心、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国际医疗质子中心已开工建设,并建设中医医院一家老年医院也将启动。 届时,高科技人群将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优质的医疗服务。
京26路和卫36路是贯穿中创区南北和东西方向的两条交通主干道。 该通道日前已建成通车,成为中创区内外衔接畅通的又一交通动脉,有效缓解了区内整体交通压力,进一步便利了中创区居民出行。群众。 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负责人表示,仅今年一年,中创区就有2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区内累计里程达到70公里,交通骨架基本形成。
除了医疗、交通等民生项目,经过一年的建设,园区、商业、文化等各类资源也在加速向中创区集聚。
全长2.5公里的永安运河海绵城市生态园是丝绸之路科学城中心创新区的标志性生态景观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一改永安运河旧貌,成为未来西安滨水新生活的标杆。 据了解,永安运河海绵城市生态园涵盖碧浪、潼湖、上谷三大景观板块。 目前开放的碧浪板块集海绵城市和运动生活功能于一体,以生态岛链和城市森林广场为核心。 集生态净化、科普教育、亲水体验于一体,结合生态绿地,设置了体育场馆和儿童活动场所,成为高科技人群绿色健康生活的滨水休闲带。
同时,兴隆街道安置商品房项目A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促进城市更新,让大仁西村和前峰村的村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两座相对的梯形建筑已经拔地而起,整体工程将于年底全面竣工。 投入使用后,将成为西安高新区国际交流合作和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然而,一年多来,在一系列精品工程的强力带动下,丝路科学城“内外兼修”取得了不平凡的开局。 展望未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聚焦优质项目,推动丝路科学城建设朝着既定目标大踏步前进。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