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智慧增长”和“紧凑型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经济密度成为地方工作的重点。
7月10日,由成都市商务委、成都市质监局主办的“楼宇经济国家标准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楼宇经济代表城市、房地产专业服务机构、标准化研究机构、重点建筑企业等200余人参会,从标准入手,共同探讨如何高质量提升城市建筑经济。
全联商业地产研究会会长王永平打了个比方。 气球吹起来比铅球大,但很容易爆炸。 不同的是前者是空心的,而铅球则不是。
“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要看里面有没有内容,里面有没有东西,里面的东西好不好。”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地产的发展已经进入从量到质的阶段。
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陈林表示,成都将继续发挥好建筑经济行业标准化的引领作用,激活城市商业、写字楼产业的承载、集聚和衍生功能,建立规范、引导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标准体系。 并以制度规则引导商业、商业建筑回归产业平台。
“难”影响高端产业布局
近年来,楼宇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去年,成都纳税过亿元的楼宇有65座,“十亿元楼”不在少数。 同时拥有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30栋,平均出租率超过80%,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然而,回望过去十年,成都楼市的发展并不平坦。
调研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成都商业、写字楼发展迅速。 但由于建筑行业缺乏管理规范和区别于住宅地产的发展政策,商业地产市场监管相对薄弱,建筑市场处于相对自由发展的状态。 .
一方面,商业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全市产业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度并没有相应提升。 请求”的情况。
尤其是在售商务写字楼产权分割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 一个例子是位于天府广场黄金地段的摩尔百盛,曾经是一家“不潮”的百货公司,也是一家含金量很高的“纳税大户”。 但由于销售分拆给1000多个业主,导致决策分散,最终导致亏损。 .
“建筑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今天的建筑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布局。如果不加快行业标准化进程,商业、写字楼的分类规范和差异化引导,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短板’。”未来产业的引进。” ’”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国际惯例,高端建筑以商业写字楼为主,持股比例在50%以上。 站在新的起点上,成都意识到解决问题势在必行。
成都希望通过标准化确立建筑的高端发展定位,引导建筑行业自律,进而成为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提高建筑集聚度、融合度和贡献度的重要突破口。建筑业。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
事实上,成都面临的困难并非独一无二。 当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占据大量城市空间时,如何优化建筑资源配置,无疑将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虽然成都的楼宇经济起步不早,但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社会团体、企业都为楼宇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在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尽快总结提炼成都楼宇经济标准化一批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经验’,为推动全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2年,成都就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第一批商业写字楼地方标准——《成都市商业写字楼分类》和《成都市写字楼物业服务分类》,其中引入了商业物业的比重权属、区位条件、开发建设质量、绿色环保、社会经济贡献等评价指标,用标准化理念引导楼宇分类管理和市场标准化服务,打造成都楼宇服务品牌.
2014年,全国首家楼宇经济发展促进行业协会——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成立,搭建政企交流互动的桥梁。
去年底成都 楼宇自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批准成都市牵头制定《建筑经济术语》、《建筑公共服务》三项国家标准。 ”和“建筑等级要求”。 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全国首个建筑经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本次研讨会为试点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会上,与会专家就建筑经济服务领域三项国家标准草案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建设性修改建议。 据悉,这三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将有效规范全国楼宇管理服务活动,实现从“体验式服务”到“标准化服务”的转变,推动楼宇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转变。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抓住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成都市正在积极申报成立全国建筑经济服务标准技术委员会(TC),争取全国建筑经济服务国家标准制定机构落户成都,实现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据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中国区会长 介绍,成都商业写字楼标准化工作不仅对建筑的区域位置、软硬件设施进行评估,还增加了对建筑经济指标的考核。 将建筑载体提升为经济载体进行推广和研究,“这是国际建筑评估领域的创新,对提升建筑管理运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说,“标准”与建筑建设如影随形,与建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而建筑经济本身又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日前,四川省委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成都市委十三届三中全会先后召开,明确了未来川成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作为推动城市“智慧增长”的重要力量,楼宇经济迎来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作为职能部门,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陈林表示,下一步将在落实中部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中,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提质发展楼宇经济,在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中开放发展楼宇经济,在建设国际中心城市中绿色发展楼宇经济。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在服务和保障上,创新发展民生过程中的楼宇经济。” 他说。
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深化建筑等级评价,不断改善建筑软硬件环境,提升载体功能,加快吸引现代服务业向专业特色建筑集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纵向发展; 引进国际知名商业楼宇运营,管理团队,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商业楼宇国际化配套设施和标志,打造一批与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化楼宇; 创新开展绿色建筑认证,提高建筑经济节能减排标准。 引导一批生活服务业围绕建筑布局,挖掘建筑带动就业潜力,营造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推动建筑向集办公、休闲、社交为一体的立体产业社区转型相互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