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盖过“零基础”的大型医院大楼吗? 就像这个“四无”:没有现成的规划建设用地,没有具有类似工程建设经验的管理团队,没有现成的医疗设备,没有参与的医护人员,四无项目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本文将以新项目——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分享其建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一、项目概况
一
项目概况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位于宿城区,苏直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东北角,东至市农委用地,苏直路15m绿化带(50m)南至环城西路绿化带及立交桥预留地,北至京杭大运河二堤。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m²,总建筑面积0.80m²,地上建筑面积0.80m²,建筑密度17.50%,绿化率40%,建筑高度99.60 m,建筑层数为地上22层,地下1层。 层,共有床位2000张,停车位1500个。 该项目于2013年2月开工建设,2015年8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
二
项目地点
医院没有现成的规划建设医疗用地,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选址。 选址综合考虑拆迁成本、总体布局、交通组织、项目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置等多重因素,最终确定现选址。 .
三
项目建议书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设计方案征集采取专家牵头、部门联动、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 经过前期的反复比选,初步选定了4家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入围。 组建了由国内顶尖医学专家、建筑设计专家、城市规划、环卫建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业评审委员会。 经评审团认真评审,政府集体决定,由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该方案在医疗诊疗流程和功能分区上具有突出优势,保证了医院规划的科学性.
四
建设主要内容
医院大楼地下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由住院部1号楼、住院部2号楼、门诊部和门诊部4个单元通过室内连廊串联而成。急救大楼、医学教研中心。 项目西侧将建设三栋公寓楼。
五人制
项目建设过程
该项目于2011年7月20日获得市发改委核准。
2012年2月17日获得市发改委可研报告批复,2007年9月3日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可研报告批复。
医院2013年2月开工建设,201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健康管理中心2015年10月28日投入运行,门急诊部2015年11月10日投入使用,床位500张第一阶段开放。 2016年7月19日正式开业,开放病床1000张。
二、项目重点难点
一
土木工程的重点难点
项目重点:
01土木工程六大特点
(1) 建筑采用弧形设计。 是由门急诊楼、医学教研中心、1号住院楼、2号住院楼及独立地下室组成的建筑群,由低到高由南向北延伸。 建筑平面采用大直径圆弧形设计,立面转角采用圆弧形石材幕墙,屋顶基础全部圆弧形倒角; 室内装修多处呈弧形,所有的弧形元素都使建筑坚固坚固。 体现柔美之美。 这座新大楼迅速成为宿迁的标志性建筑。
(二)花园医院。 项目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40%。 院内西北角,开挖残存的土方,造出一座假山,极富艺术气息。 各类绿植覆盖整个医院,景观小品设计巧妙,与整体建筑群相呼应。 园林式建筑使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曲径通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红花绿树环绕,建筑群欣欣向荣,象征生生不息。
(3)立面多元元素设计和谐统一。 外立面由玻璃幕墙、花岗岩石材幕墙、仿石漆饰面铝板幕墙、仿石漆墙组成。 玻璃幕墙通透明亮,天然花岗岩石材厚重典雅,米色人造石烤漆铝板及墙面给人以温馨之感。 整个立面线条流畅,色彩统一,胶缝饱满,宽窄统一,横竖拼接,多元和谐,过渡自然。
(4)阻尼器在高强度区域的创新应用。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处地质断裂带。 住院部1号楼21层主体结构设计采用253套粘性流体阻尼器进行耗能减震,可靠地保证了大楼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
(5)屋顶整体布局美观。 3000平方米的屋面瓦采用电脑排版,砖缝宽度精确调整。 弧形屋顶采用大瓦片过渡,300万块100mm×100mm小瓦片整体铺砌。 饰面砖以淡绿色为主色调,同时以米黄色作为分隔,整体给人清新温馨的感觉。 车顶引擎盖成排排列,位置优越,做工精致。 屋面钢架外包真石烤漆大铝板,美观大方。 2314个太阳能地基和各种设备地基制作精良,排列整齐一致。
(6)室内装修设计新颖。 室内精装整体设计新颖,突出人性化、绿色化理念。 门急诊楼各层设计采用200m超长医疗街连接各职能科室,分诊引导一目了然。 门急诊大厅宽敞明亮,自然采光。 天然石柱和人造石柱错落有致。 背景墙采用冲孔钢板彩绘,以银杏叶、水波纹为主题,突出医院“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宗旨。 儿科和产科护士站以柔和优雅的弧形线条,粉色和米色的石材台面,为患者营造安静温馨的氛围。
618间普通病房和49间VIP病房,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 医学教研中心大厅主要用于临时接待和交流。 主背景采用绿色主题的抽象画,营造生态阳光厅的氛围; 入口左侧设置显示屏,方便信息发布; 采用灰色水纹大理石立缝,营造简洁挺拔的空间,结合医院介绍显示屏,形成宣传展示的文化墙; 观光电梯下方设计了水景,为空间增添了灵动感,形成了阳光、水、植物形成的生态绿厅。 医学教研中心大会议室可容纳800人。 整体风格庄重大气,设计符合室内声学。 顶面层叠设计,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照明方式,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两侧墙面采用大块对称布置,仪式感强,选用环保吸音材料,保证会议的高品质音效。
2)工程难点
02 土木工程七大难点
(1) 1号院楼普遍存在液化土层,液化深度为20 m。 为减少地基在地震作用下液化引起的横向膨胀对桩基的影响,必须一次性彻底清除场地内的液化土层。 液化分布广,处理难度大。
(2)项目地处地质断裂带,地震设防烈度8度。 住院部1号楼设计采用253套人字形粘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工事。 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达到1200 kN。 单体建筑使用的阻尼器数量和阻尼力值在全国已建成项目中极为罕见。 风门设计安装难度大,现场控制1518预埋件轴心位置、垂直度、平面度偏差精度等难度大。
(3)本工程采用最高等级的钢筋,总含量4272t,最大直径50mm,每米重量15.415kg,加工、安装、检验难度大。
(4)主体结构钢结构为6188t,包括430根钢柱和部分钢梁、箱形钢支架。 单根钢柱最重6.7t,钢构件加工安装难度大。 钢结构焊缝为坡口全熔透焊缝,最大钢板厚度为50mm,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要求高。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钢筋绑扎复杂,梁柱节点钢筋加工难度大。
(5)本工程立面采用多种装饰形式,包括“玻璃幕墙”、“花岗岩石材幕墙”、“铝板幕墙”、“仿石漆墙”。 如何将各种外观形式合理划分为网格和接缝,不同材料如何合理、美观地过渡,是深化和构建的难点。 同时,门急诊大楼和医学教研中心的部分立面采用最大倾角12°的倾斜弧形幕墙。 弧形石材的加工精度和安装要求精度高,施工难度大。
(6)本项目屋面面积²,包括太阳能基础2314个,排气帽385个,100mm×100mm防滑屋面瓦219万余块。 其中,住院部1号楼和住院部2号楼为圆弧形屋顶和瓦片,深化排版施工难度很大。
(7)本项目主体结构包含多条曲梁,其中住院部1号楼和住院部2号楼有74个半圆形阳台。 大、垂直度偏差控制要求高,弧梁轴线及控制线投影放样施工难度大。
二
安装工程的重点难点
项目重点
01 特色功能安装工程
电气柜安装规范,接线整齐,接地可靠; 电桥安装牢固,桥架规范。 机房空间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有序,标识醒目清晰,使用维护方便,简洁大方。
智能楼宇系统在本项目中的应用突出,包括:楼宇自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ICU重症监护就诊系统、婴儿防盗系统、公共广播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统一时钟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多功能护理呼叫系统、排队叫号系统、操作教学系统。 有23个综合管罐系统、UPS电源及防雷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子实训教室、消防控制中心系统、水控系统等。 目前,所有智能系统动作传输正常,信号可靠,系统稳定。
工程难点
02 安装工程的五大难点
(1)本工程结构内埋设管线总长近14.5万米。 嵌入式管线包括电力、照明、插座、消防、楼宇自控、综合布线、防雷接地等多个系统。 精度要求高,公共区域管线集中,容易造成管线重叠、堵塞等问题。 预留防水套管、穿墙套管、预留孔位8000多个,涉及给排水、暖通空调、消防、强弱电等,定位精度要求高,难度大。
(2)本工程水电管井多达980口,配电箱1950个,垂直管线近450条。 管井的空间布局和工艺组织难度很大。
(3)本项目机电系统复杂,设备间多达368间,最大净化间面积2560平方米,设备及管线安装量大。 其中,大型设备82台,管线近2.8万米,主要集中在地下室、屋顶及配套附属用房。 管道布置复杂,吊装、运输、安装设备难度大。
(4)本工程矿物耐火电缆品种多、数量多,总长度18000米,最大品种240毫米,单根电缆最长敷设250米。 线路长、重、难弯曲、施工困难。
(5)本项目机电系统52个,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统一时钟系统、隔离病房ICU探视系统、多功能呼叫系统、排队号系统和RFID婴儿防盗系统等,拥有近20138个设备终端接口,涉及给排水、消防保护、暖通、强电、净化、医用气体等专业、复杂的系统。 多专业多系统联动调试难度很大。
3.医院项目管理难点
一
具有最苛刻目标的建设项目
医院立项之初,医院的发展目标就定位为三甲综合医院。 也是一所示范性、引领性、研究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高水平医院。 工程招标确立了绿色建筑、文明工地、“鲁班奖”等建设目标,并写入合同。 赏罚相差高达3000万元。
二
整体最大的公益项目
占地330亩、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的第一人民医院一次性建成,包括各种医疗设备,总投资超过20亿元。 这是建市以来最大的公益项目,也是单笔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 医院能否顺利建设、启用和运行,直接关系到全市580万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
为最复杂的医疗工程提供全面保障
本项目地下室建筑面积大、功能多、层次高。 大楼的“运行核心”集中在地下室(如:冷水机房、暖通空调房、热交换房、给水泵房、消防泵房、空压机房、气体灭火控制室、高低压配电房、送排烟机房、锅炉房等),进出各机房的管线多,整个地下室涉及的行业多,专业负责人多(喷淋、感烟探测器等) .)、照明、风口、监控、通讯等),专业管线和点之间相互重叠、占用、交叉,仅机电设备就有8530台套,环保、环境、辐射等各项技术标准防护等级远高于普通民用建筑。 . 合理的施工组织、工期安排、人员和机械配置成为工程建设的一大难点。 同时,工程主体异形结构较多楼宇自控工程重点难点,管线纵横交错,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难度。
四
基础条件最落后的医院项目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可以说是一所“零基础”医院,或者说是在“四无”基础上诞生的医院。 无现成规划建设用地:医院选址确定后,区政府进行了大量拆迁,保证了医院建设用地供应; 管理团队无工程建设经验:医院筹建之初,从市卫建委、卫校等部门抽调行政管理人员,组建医院总部及管理人员无大型管理经验规模工程建设; 没有医疗设备:作为一家全新的医院,没有医疗设备系统,所有设备都是回购; 没有医务人员。
五人制
社会各界最关心的医院项目
2000年初,宿迁市进行医院改制,市级大型公立医院无一所。 医院规划建设伊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宿迁市委市政府、市有关部门和全市人民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寄予厚望。 也有媒体质疑我们重新设立公立医院。
*关注“清净园区”,获取更多超值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