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成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法院立案工作中的辅助作用,协助法官识别虚假诉讼、过度诉讼等妨碍正常诉讼的行为。司法秩序,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法官完成管辖检索分析,推进人民法院立案协助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建设,在全国推广使用。
该系统自2021年9月底正式推广应用以来,已在全国20余家高级人民法院及辖区法院上线运行。 4000 件。 该系统在保障人民群众合理诉权的同时,对虚假诉讼、过度诉讼、公众滥用诉讼权利等损害正常司法程序秩序的行为进行风险提示和提示,为法官提供智能、准确、异常情况的权威通知服务。
已在多地推出,两地法院应用率达100%。
立案辅助系统与地方法院审判业务系统对接。 从当事人提交诉讼材料开始,业务系统将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和案件信息传输至立案辅助系统进行检索分析,立案辅助系统将查询结果反馈并实时分析到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会提示可能存在的异常起诉案例。 法官登录业务系统后法院 楼宇自控,可以从业务系统中查看立案辅助系统的查询分析结果报表。
目前,陕西、山东三级296家法院全部开通立案静默辅助检索服务,使用量分别达到8万次和16万次。 对两地新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进行查询分析,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诉讼权利等行为,维护司法权威,保障正常的司法程序秩序。 除陕西、山东外,重庆市90%以上的法院已开通网上立案协助系统。
全国案件串联,专业贷款人无处遁形
2021年11月,某基层法院在受理案件时,一则异常提示的案件引起了法官的注意。 立案协助系统检索分析报告显示,本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单方欺诈虚假诉讼(借贷)的可能性高达99%,原告滥用诉讼的可能性为89%,引起了法官的警惕。
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原告近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涉及26起贷款纠纷案件,标的物金额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并有前科。 合法利益。 综合分析判断,当事人可能利用赌场作为向社会不特定人群放高利贷的场所,进而通过诉讼谋取利益。 检索结果还发现,原告三个月前曾以同一案由在其他法院起诉本案被告,可能存在滥用诉讼的情况。
查询立案协助系统发现可能存在影响立案的异常情况。 法官标明本案可能存在的虚假诉讼、滥用诉讼风险,予以重点关注,向原告发出《风险提示书》,要求其签署《诚信诉讼保证书》,告知原告法律责任打击虚假诉讼,引导诚信诉讼。 最终,原告未签署相关文件而撤诉。
AI赋能,辅助管辖审查
管辖权作为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法律依据,是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或权力。 该系统具有审查案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是否符合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相关规定的功能。
起诉条件辅助分析:通过分析起诉状文本,分析提炼案件要件,判断案件是否属于法院起诉范围,是否有明确的诉求、事实和理由,当事人是否为合格主体,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异常提示。
层级管辖辅助分析:系统通过民事案件的案种、标的额、法院所属的行政区划、当事人所属的行政区划,提取行政案件涉及的案种和行政主体,提示等级管辖初审法院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警戒级别管理。
地域管辖辅助分析:通过对案件详细情况、当事人地址的智能分析,结合其他相关要素,判断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并提示法院是否具有地域管辖权。
让数据释放价值,让风险无处遁形。 在实际应用中,立案辅助系统不仅可以对虚假诉讼、过度诉讼、涉众案件进行有效提示,还可以协助法官查询分析诉讼范围、当事人资格、管辖层级、地域等。管辖案件,并提醒他们注意异常情况。 实现一站式全面风险检索和分析立案阶段检察案件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为法官立案审查提供智能辅助。
今后,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围绕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和司法执行权运行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立案风险点检索分析,真正实现多方纠纷一站式解决,以科技赋能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服务虚假诉讼综合整治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