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徐静)北京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实现案件全过程智能化监督管理。 2021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比上年增长22.8%,审结案件,比上年增长10.2%。
这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方8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到的。
他介绍,2021年,北京法院将依法服务保障北京“两区”建设。 去年,北京金融法院成立。 成立以来法院 楼宇自控,审结标的金额过亿元的案件179件;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为北京市“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推动23项工作有序落实。 北京国际商事法院成立,先后设立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纠纷解决中心和全球仲裁,推出全国首例金融案件多纠纷综合解决,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线存储4万份凭证,成功调解案件6315件。 被商务部评选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
在依法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方面,去年全市法院审结“背书促”专项行动,中轴线适用对文物、分中心建设、监管领域专项治理、违法建设等进行别墅清理、生态环境保护等1384起; 办理冬奥会相关案件77件,主动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提供法律咨询和咨询。 “促”冬奥会提供20个典型案例司法保障; 审结各类行政案件25667件,出台司法建议和行政审判白皮书600多份,督促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1年,北京将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 深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优化案件信息回填、智能审查、文书生成、一键立案、申诉转送等智能化应用,实现全程智能化监督管理。案件流程; 稳步推进北京市政法办案智能化管理系统“一轨制”试点; 北京云法院等5个创新案例荣获全国“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奖”,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著作权诉讼源共治系统”入围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
此外,为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去年北京在17个基层法院挂牌“少年法庭”或“少年家庭”,给全市中小学生上了第一课。在法治中。
谈及新一年的工作,寇方表示,北京市将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完善北京云法院互联网审判新模式,进一步实现全程在线。个案办理、全业务协同办理、全系统互联互通。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