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教育部:同济大学等35所高校将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时间:2023-02-07

教育部:同济大学等35所高校将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张改伦/科技日报

29日下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本科专业备案审批结果。 热门人工智能专业列入新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得首批建设资质。

专业代码(T代表特设专业)楼宇自控专业哪个学校开设,学位授予类别工程。 至此,人工智能专业正式进入本科专业大家庭。

从榜单来看,人工智能专业并不是“高端”院校的专属。 获批建设的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也有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大学,以及长春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大学。 学院和大学。

去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该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明确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结合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诞生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北京二本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以及专业课程开设_港口业务管理专业开设学校_楼宇自控专业哪个学校开设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委主任王万森看来,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孵化、缓慢成长的发展道路。

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立,当时其专业代号为,S意为“试验” . 2012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特设”专业,划入计算机类。

近十年来,高校每年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量都是个位数,基本在两三个高校左右。 但在2016年和2017年,一下子迎来了大幅增长。 2017年,19所高校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但在 2018 年,这个数字达到了 96 个。

而且,从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名单来看,101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3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5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大数据管理专业”。 而“应用”专业……可以说,人工智能教育建设掀起了一股热潮。王万森在关注智能教育的微信群中感慨:人工智能教育已经“春意盎然”。

人工智能到底教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在今年两届会议期间就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他们通过网络、电话、走访等方式,对国内20多所高校进行了调研。 这些高校包括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和部分高职院校。 他们发现,目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算法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数据和计算能力相对薄弱; 理论和科学研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应用和实践相对不足。

他表示,要重视和引导人工智能算法和科研人才培养,也要加强数据工程师人才培养。 数据处理一方面需要相关的方法、工具和工程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与行业相关的交叉知识,而这种人才培养相关的方法在目前各高校的培养计划中是不足的和大学。 张凤宝认为,教学工作要注重与具体应用的对接,加强将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的能力。 对于数据标注、数据筛选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他建议开设专门的职业培训课程。

楼宇自控专业哪个学校开设_北京二本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以及专业课程开设_港口业务管理专业开设学校

对于人工智能教什么,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说,人工智能的特点是“小有内,大无外”,可以从多个核心展开。 浙江大学也根据人工智能的这一特点设计了研究生课程体系。 记者在浙江大学采访时看到,必修课分为数学与统计学、智能与认知科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四大类。 医学和人工智能文学等,还专门开设了人工智能伦理学综合必修课。

“学生学什么,核心要清楚。” 吴飞认为,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培养前沿、交叉学科人才,否则没有必要与计算机学院重复建设。

“学校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也指出,每个学校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式不同,但有几个基本问​​题值得关注。 ——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放眼未来,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

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本科人工智能专业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读《人工智能》呢?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实验班项目负责人孙宏斌教授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兴趣、能力和潜力是选拔和考核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附件:人工智能专业获批专业列表

(本文原标题为《决定!这35所高校将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