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开始直接卖纸质书。 近日,知乎通过自有渠道预售了一本纸质书《职场人的觉醒:新手如何快速崛起》。 据了解楼宇自控系统书籍推荐知乎,本书是中信出版社与知乎独家合作,精选知乎作者分享的50余篇优质答案。 这些宝贵的职场经验得到了超过数十万次的朋友背书,直击都市人和职场新人的焦虑和痛点。
《职场人的觉醒:新手如何快速崛起》知乎书店上架
熟悉知乎的人,可能对知乎的电子出版业务并不陌生。 2013年以来,知乎一方面维护社区氛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依托前期密集问答积累的优质内容,围绕出版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布局和尝试。
从免费的《知乎周刊》到后续系列的收费版《知乎盐》、《知乎一小时》,知乎电子书得到了互联网读者的广泛认可。 在亚马逊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免费中文电子书排行榜Top 10中,知乎出版的电子书占据4席。 如今,知乎电子书下载量已突破5000万,知乎出版业务为作者带来的总收入已超过600万元。
在读者认可的基础上,知乎也开始尝试利用自身平台积累的兴趣和阅读维度大数据切入和引导纸质书的选题。 并且知乎和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三本纸质书——《创业,我们在知乎谈什么》、《金钱有把戏》和《正义女神不睁眼》,每本都有成为中信出版社年度畅销书。 知乎利用自身的社区资源,为这三本书做了网络营销。 例如,结合《金钱有本事》一书制作的游戏《财包子铺》,让用户通过游戏测试自己的“财商”,帮助用户理解“金钱的艺术”的含义。 知乎的特色运营,对三本书的畅销功不可没。
如果说前两年只是在电子书和出版领域试水试水,那么这一次的新动作似乎更让人浮想联翩。 知乎要进军电商? 可能不会。 别忘了,知乎书店已经上线整整一年了。 选择这次开始“自营”纸质书是顺理成章的事——先聚集一大批好奇心强、愿意为自我提升买单的用户,然后基于这些高技能用户的需求,创建结构化内容。 从电子轻阅读向传统纸质出版拓展,知乎的步伐可谓清晰而稳健。
深思:纸质书入驻知乎书店,知乎会有哪些新的可能?
知识市场是知乎2017年的关键词。今年5月,知乎知识市场独立入口正式上线,包括知乎书店、知乎直播等全部付费产品。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精明的“市场管理者”,知乎书店纸质图书的销售,意味着知乎上一大批极具创意的用户将踏上出版社的“直通车”,有机会赚取更多收入。
对于知乎来说,《职场人的觉醒:普通人如何快速崛起》的首发,意味着其开启了阶段性个人提升类书籍的出版流程。 未来,这种方法可以被复制到它擅长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中去。
知乎长期积累的作者库、选题库和读者库,是出版界的一笔财富。 一方面,知乎上有影视、互联网、金融等众多优质领域,关注度过百万的话题近300个,任何领域都有很多优秀的受访者。 另一方面,知乎具备用户搜索、讨论、投票等大数据优势,有助于发现话题和优质作者。 这些可以为图书出版提供选题决策,相关数据也可以为出版社提供营销策略。 反过来,可以有效地消除库存和成本压力。
以2017年上半年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为例。 中信出版社与知乎独家合作新书。 通过知乎直播基础流量曝光、话题运营、讲座等线上活动,该书获得了数百万的定向流量曝光,极大地带动了销量增长。
近年来,各个传统行业都在思考向互联网转型转型,知乎也在不断为传统出版行业带来新的灵感。 从选题到作者再到发行,知乎都在不断优化出版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想起周元曾经提到的:知乎将为出版同行提供选题策划和营销推广工具。 一旦该系列工具问世,再加上这一发布机制,意味着未来出版行业可以在B端与知乎合作,快速发布读者最关心、对读者有价值的图书。
试想,如果知乎对纸质书之路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切实解决实体书的物流、仓储、打折等问题,对知乎的商业化会有多大的帮助? 要知道只有商业化才能知道未来。 虽然周元多次提到广告是知乎商业化的主要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知乎会排斥其他渠道。
实体书市场规模依然可观
据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北京凯卷2016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元,而《2016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数字阅读总规模同年阅读市场规模为120亿元。 哪个比其他的更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当知乎开始着力个人推广书籍,当纸质书在全民阅读时代爆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书价敏感度进一步降低,是否意味着知乎可能会过“ “自营”与“联营”为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和新机遇? 从其积累和产业环境来看,这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