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如何防范频繁掉落物体的隐患?

时间:2023-02-17

高楼阳台外的花架、花盆、卫星电视接收器等都是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 记者周鑫摄

进入8月,上海受台风影响,高空坠物防范备受关注。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建议,通过定期监测施工风险,建立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措施,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分担风险,形成封闭的有效预防的监管循环。

为什么会发生

2012年8月,上海一栋高层住宅玻璃窗坠落,一名路过的妇女被撞当场死亡; 2019年4月,上海某小区邮箱大理石装饰条突然坠落,一名8岁男童不幸身亡。 砸死…… 近年来,在高空坠物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除了人造抛物外,建筑外墙、玻璃幕墙、部分空调机组、花架等外立面增设设施都是“罪魁祸首”。

近年来,上海市不断加强空中高空坠物监管,出台一系列规定,明确质量安全监管主体——市住建委负责上海市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房屋(包括附属设施); 市房屋管理局负责监督房屋(含附属设施)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后的质量安全。 《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在房屋维修保养中的责任,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对房屋外墙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报告、预警和防范. 全市成立上海市房管应急指挥中心,开发上海市物业APP“灾情通报”功能,完善上海市物业管理监管服务平台,建立风险隐患电子台账。

然而,为什么高空坠物还是屡禁不止? 孙建平分析,上海高空坠物事件频发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上海的建筑总量增长迅速,高层建筑数以万计,其中商场、学校、写字楼约占50%; 第二,一些建筑物已经建造了很长时间。 材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马赛克贴面、石膏装饰等有自然脱落的风险; 三是部分建筑附属物存在问题,如花架、遮阳篷、空调外机等,靠支架和膨胀螺丝固定。 时间长了,也存在安全隐患。 初步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约有200万台空调。 第四,部分风险来自建设过程。 年,硅胶是10年左右,最新的技术通过预埋干挂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控楼宇冷热源系统_江西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_淘宝品质保障图标

强制性定期测试

空中坠物种类繁多,上海正在精准应对。 在玻璃幕墙管理方面,建立了“上海建筑幕墙管理平台”。 通过平台信息处理,可以综合分析维修记录、幕墙结构、楼龄等信息。 一旦发现隐患,将及时向业主和监管部门提出预警,督促整改。 约有6400座玻璃幕墙建筑被纳入平台监管范围,约占总数的一半。 上海所有玻璃幕墙的“一楼一层”信息将逐步上线。

此外,上海还出台了《空调外机等附加立面设施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及检验处置技术导则、分类改造等配套标准。图集等,推动形成新增立面设施管理长效常态机制。 对于业主自行搭建的衣架、遮阳篷、花架等外立面设施,上海市还将全面排查损坏、变形、连接不牢、废弃等问题,督促业主进行整改。

针对部分高层住宅区开窗隐患,将结合老房综合改造。 《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已初步完成,正在征求社会和有关单位的意见。 规定对住宅小区门窗等外部附属设施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使用一定年限后,应按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检验。 自有部分由业主负责,公用部分纳入社区正常维修改造范围。

风险防控体系

孙建平说,上海正在研究制定建筑物坠落物风险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降低空中坠物的概率。

高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要建立系统的调查机制,将事后应急响应转变为事前主动管控和预防。 孙建平建议,通过对楼体进行排查,建立楼宇“健康指数”数据库,收集风险点,便于管理人员定期对楼宇进行“排查”,及时更新状态。 同时,还可以基于数据库建立一套“风险地图”或“风险清单”,将城市风险管理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进行预警。被采纳。

淘宝品质保障图标_江西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_自控楼宇冷热源系统

掌握了风险之后,谁来解决隐患? 孙建平建议编制《上海市建筑坠物风险管理手册》,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物业公司、房管部门、应急部门的相应应对各不相同,还增加了应急救援。 要做到“事前科学预防,事中有效控制江西卫星楼宇自控品质保障,事后及时救援”。 现有城市的各种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可以发挥作用。

需要多方力量

一旦发生坠物,物业公司能否承担责任? 车主能否承担后果? 这些风险需要多方参与共同防范。 上海高楼林立,政府部门难以“安排”。 风险排查涉及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住户和物业服务企业都有一定的门槛。 孙建平呼吁,引入保险等市场机制,实行“安全综合保险+风险主体自控+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分担风险、锁定损失,加强风险管控。

保险公司参与风险防范,建立机制不是“赔”。 关键是要加强早期风险防范,借助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分担风险。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房屋所属建筑物范围内发生坠物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由于无法确定肇事者,受害人向该楼全部或部分住户提起诉讼后,法院判决对相关住户依法进行分摊。 在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

孙建平表示,只有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才能建立多元共治的管理机制。 在建立保险机制时,应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和市场成本。 例如,专项保险费以政府自筹为主,居民自付为辅; 同时,政府引导保险公司进行集团化承保,通过规模化降低经营成本。

明确责任人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上海市高空坠物隐患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坠物风险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外保温等配件上。 部分楼宇已过了质保期,但居民坚持认为是楼宇质量问题,应由开发商维修。 开发商认为保修期已过,不应再负责维修。 一些楼宇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开发商也进行了维修,但小修小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建筑物坠物风险的整治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没有专门的财政补贴。 对于一些需要大规模整治外立面的楼房,房屋维修资金无力承担,也很难得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认可。 ,客观上影响了隐患的处置。

对此,下一步,上海市将按照“谁家有责、谁造成谁负责”等原则,明确隐患处置主体责任,明确管理责任人。部门。 因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造成的坠物隐患,由原开发公司或施工单位作为维修实施主体; 无法追查原开发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由区政府优先处理; 对于房屋自然老化、日常维护不力造成的坠物隐患,业主是维护的主体。 相关维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限期维修、销售管理,形成管理闭环。 (记者 杨玉红 邱颖琼)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