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阶段的划分及设计范围【通知】

时间:2022-01-20

一. 概述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简称。建筑设备主要是指为建筑物服务,提供人们基本生活环境(风、水、电)的大量机电设备,如暖通空调设备、照明设备、配电设备、给排水设备等。实现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以达到合理使用设备、节能、节省人力、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分布式控制发展到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的几个阶段。事实上,它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个缩影。可预见的:

1)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现阶段楼宇自控系统的主流;

2)现场总线技术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3)楼宇自控系统采用VLAN、TCP/IP等网络技术楼宇自控系统设备调试记录,网络基于Web;

4)万能控制器和智能电表并存;

5)基于状态空间方法的现代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楼宇自动化问题,并取得了成果;

6)系统集成技术取得进步,人机界面和操作环境得到改善,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机理。

二.楼宇自控系统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内容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同时进行。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业主的投资和使用要求,确定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范围、控制点及整个系统的组成。做好土建相关部位的管道预留和预埋。我们把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内容称为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将各部分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

(一)原理图设计

在这个设计阶段,建筑电气的专业设计文件主要是设计说明。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范围

在电气或弱电的一般描述中,描述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标准水平和设计范围。

2、BA设计的相关系统内容应描述自动控制设计的内容,如:

对空调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控制、测量和记录;

监控、控制、测量和记录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

给排水系统设备的运行监测、控制、测量和记录;

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行监控、控制、测量和记录

3、楼宇自控系统进行系统集成时,应说明集成的内容。喜欢:

对公安系统进行必要的监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必要监控

监控停车场管理系统

(二)初步设计

这个设计阶段,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规范、系统图、平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图纸目录由总目录给出。

1.设计手册

(1)建筑概况:描述建筑类型、性质、面积、层数、高度、智能化设计标准等级等;

(2)相关专业为本专业提供工程设计资料;

(3)施工方提供的相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

(4)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定;

(5)设计范围:电气或弱电设计规范中描述的设计内容包括楼宇自控系统。

(6)楼宇自控系统控制室的位置、面积、独立设置或与哪些系统配合使用、监控点总数,包括数字输入、数字输出、模拟输入、模拟输出和系统的组成。

(7)各子系统的要求和联动控制功能;

(8)完成智能系统集成功能时,需要说明集成子系统及其要求;

(9)主要产品的选择;设计中使用的符号、图例和标签的含义;接地要求和布线方法。

(10)初步设计审批中需要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必须提交

2.系统图

系统通讯的干线图楼宇自控系统设备调试记录,控制室的大致位置,设备DDC的大致位置,数量一般应在干线图中标明。

3.平面图

包括控制室布置和各变电站DDC布置,只画设备布置,不做线路连接。

4、主要设备材料表

包括主要设备的图例、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位、数量、安装方法等。

(三)施工图设计

设计文件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系统图纸、平面图和主要设备表。

一、图纸目录:

首先列出新绘制的图纸,然后是重复使用的图纸。

2. 施工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可以在初步设计中根据设计依据进行说明。

(2)设计范围:电气或弱电设计规范中描述的设计内容包括楼宇自控系统

(3)完成智能系统集成功能时,需说明集成子系统及其要求;

(4)主要产品的选择;设计中使用的符号、图例、标签的含义;接地要求和布线方法。

(5)系统建设要求及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设备订货要求;项目选型标准图集号、页码。

三、系统图

(1)监控系统的干线图,画到DDC站,包括主控设备与DDC站的连接,线路选择和敷设方式,每个DDC都要有明确的编号对应到监控点表,电缆、设备的数量和走线,以及主要设备与设备的连接,要清楚地画出,设备材料的图例、型号、数量要与计划材料表一致,设备位置应与实际位置大致相同。

(2)监控点表:说明详细设备和DDC分布位置、监控对象、实现功能、监控点分类、点统计和DDC点占用率等,每个监控点、DDC和主干系统图应严格一致。

4.平面图

平面图包括控制室平面图、接地平面图、DDC平面图、主干线和机房外电路平面图。

5、主要设备材料表

包括主要设备的图例、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位、数量、安装方法等。

(四)施工单位详细设计

我们把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内容称为设计。设计图纸用于施工,是设备招投标的基础材料。招标工作完成后,中标的专业公司将配合设计院进行二次设计。

首先要根据产品性能和特点改进设计院的一次设计,核对控制点表,确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绘制施工图进行二次设计。包括详细的子系统图、接线图、联动软件功能说明、系统操作维护手册。所选设备必须具有开放标准,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控制建筑物内的所有机电设备。这些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协议,该协议由一系列与软件和硬件相关的通信协议组成。计算机控制器之间的所有对话。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设备和子系统越来越复杂,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的通信协议也不同,难以互联互通。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的方式来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并且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的通信协议不同,难以互联互通。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的方式来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并且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的通信协议不同,难以互联互通。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的方式来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

三.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管理范围的确定

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监测、控制和测量应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和人力。管理范围应结合开发商或业主的投资情况确定,并应考虑当地管理机构的具体要求。例如,一些地方供电局要求变配电系统可以并入BAS系统,BAS系统可以集中显示、记录、测量、报警,但不能控制当地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系统; 动态系统必须是独立的,可以在BAS系统中显示和记录,但不能控制。这些意见因地而异,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改变。现在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BAS系统的管理范围一般包括:制冷、空调系统、暖通系统、给排水动力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自动扶梯监控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

2、控制器I/O点的确定及其接口技术处理

控制点的确定,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BAS系统A类、B类、C类设计标准。需要与专业设备工程师配合,参照专业图纸和设计要求,共同研究确定控制点,编制监测点表。

通常,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规模是以“点”来衡量的。400分以下为小型系统,400-700分为中型系统,700分以上为大型系统。点数不仅反映系统的规模,而且直接影响系统的投资和成本。在设计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系统点的确定。系统中的点数是根据整个系统中设备的数量和每个设备的监视、控制和测量功能来确定的。在确定时,设计师必须与空调、水路、强电等相关专业的设计师密切合作。

在施工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中,由于专业分工和专业交叉的问题,确定点数以及如何处理的外接接口往往协调性差,导致系统设计不合理,项目实施困难。系统设计人员应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协调,了解空调、给排水、电气等其他专业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要求。近年来,随着施工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设计的实践和总结,很多产品供应商和代理商陆续提供了一些设计选型手册,工程中点的选择、点数的确定、点的连接接口技术等。设计肯定有很大帮助。近年来,建设部先后组织编制了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相适应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为解决和部分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安装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天津建筑设计院编制的《空调自控》标准设计图重点对冷水机组、换热装置、空气处理器、新风机组、监控系统中涉及的变风量机组和其他空调设备。类型肯定被列出。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在设计中结合具体项目轻松确定。设计院编制的《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3)及《液位测量装置安装》()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风机、水泵、液位控制等常用设备的控制回路中如何将I/O控制器和DDC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据集成,接口如何连接,转换成信号和远程传输。类型肯定被列出。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在设计中结合具体项目轻松确定。设计院编制的《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3)及《液位测量装置安装》()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风机、水泵、液位控制等常用设备的控制回路中如何将I/O控制器和DDC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据集成,接口如何连接,转换成信号和远程传输。类型肯定被列出。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在设计中结合具体项目轻松确定。设计院编制的《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3)及《液位测量装置安装》()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风机、水泵、液位控制等常用设备的控制回路中如何将I/O控制器和DDC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据集成,接口如何连接,转换成信号和远程传输。

在核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编制的《6~10kV配电站二次接线(直接运行)》(-3) Atlas)中,对于6~10kV配电装置、电力变压器、信号和直流电源装置进入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控制、测量等接口连接。深化设计时,将相应二级标准接线图中的监控、控制、测量触点取出,连接端子。如果测量信号必须通过变送器连接到 DDC 控制器的 I/O 接口。

3. 中央操作站和通讯网络的正确配置

只有正确配置了中央操作站和通信网络,才能实现楼内设备集中监控管理的基本服务功能。中央操作站的设备配置应考虑系统规模和投资条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26章对操作中心站和通信网络的配置原则提出如下要求:

(1)满足集中监控的需要;

(2)选择的网络结构与监控系统兼容;

(3)实现风险分散,尽量减少故障的传播,特别是对于中大型系统,使用分布式系统;

(4)减少初期投资;

(5)系统必须易于扩展。

国内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市场的国内外产品众多,系统的网络结构也不尽相同,但系统主要由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组成。,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创造了条件。

在建设好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时,除了注意以上三部分的工作外,在系统规划中还必须强调节能意识。一般情况下,一栋楼的设备监控系统的投资约占该楼总投资的1%~2%,投资回收期为3~5年。如果我们投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建设一个设备监控系统,是达不到节能效果的,投资成本多年也收不回来。这不是我们投资建设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目的。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四。综上所述

为充分发挥楼宇自控系统的功能,设计单位需要认真细致的设计论证和统一规划。适合自己的功能配置。甲方还应尽快分配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项目实施中,以帮助项目的验收和系统的运维,真正发挥楼宇自控的效果。制度,创造美好社会。经济效益。

另外,电气工程师或控制工程师虽然很难完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但为了方便与设备及其他相关专业工程师的交流,使设计的控制系统满足工况要求,正常合理运行。 ,有必要了解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关系系统成败的关键在于尽快消除设计行业当前与专业相关的环节之间的“灰色地带”。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3 Copyright 2014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