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西山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西山借助科技创新政策虹吸效应,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迎来了属于西山的“太湖潮”,勾勒出西山的“西山样本”。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突破,只有“快”不能突破。 对标先进地区建设经验,勇于创新、大胆突破锡山区数据链楼宇自控中心,加快完善重大创新平台顶层设计,成为西山决策者的战略首选。 去年以来,随着“十四五”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和“四新四强”产业集群的敲定,西山在深蓝海中持续发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探索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争取多层次多层次支持,全景联动大院“最强大脑”和高端资源。 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带来强大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西山,合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西山是以新研发为特征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机构。
“两区精细化、示范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合力。” 围绕这一布局理念,西山各大科技创新平台版图正在蓬勃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率先落地,成为校地合作政产学研基地样本; 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顺利投产,基于VIDM的深度垂直整合供应链加速推进; 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未来将成为西山半导体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的“转化场”和“领跑者”;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落户; 无锡区块链研究院、南京大学无锡应用生物技术研究院相继建设。 洞庭街道与西安交通大学、杨戬镇与天津大学与江南大学、鹅湖镇与湖南工业大学与东南大学、东北塘街道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西北镇与西北工业大学、东港镇与南京科技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乡镇(街道)部门发挥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不仅如此,开发区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无锡维度机器视觉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无锡碳中和示范基地、商务区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微电子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兰州大学等项目也将在2022年无锡锡山大学创新发展大会上签约落地,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速度全市领先优势。
图1:敢当西山创新的“凌云天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作为首个找准无锡战略性产业发展脉搏的创新平台,在无锡市政府共建支持下,自2019年运营以来,已有28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已孵化并落地6家 公司荣获“西山人才计划”项目。 科研院所和孵化器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50项,签订技术研发合同35项,合同总金额1519.8万元。 获批省市科技项目7项,科研经费200万元。 与西山区科技局共建“技术合同登记中心”。 累计技术合同备案金额超过107.5亿元,累计技术合同发证金额超过8.4亿元。
图2:打造未来产业“源头”
今年9月,无锡锡山深化大院与地方产业创新融合,迎来“丰硕成果”——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该创新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领衔。 该平台正加速朝着成为半导体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集聚区”、公共服务的“示范点”、产业发展的“推进器”的目标迈进。 创新中心面向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通信、3C等行业需求,聚焦精密/超精密制造、高精度智能测试、超精密功能部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等,带来新效益是西山“四新四强”产业发展创新的福音。 携手以来,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内一流竞争力的半导体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的目标,创新中心聚焦超精密制造、高精度智能检测、超精密功能部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 推动研发项目14项,组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项目2项; 落地“调投结合”重大项目5个; 签约重大横向项目1项; 成功申报省部级项目3项; 打造6大自主核心能力,服务40余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对接、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快引进更多创新资源、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尹少辉教授领衔的超精密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光学非球面纳米级复合加工机床”荣获第十届“创业江苏”团队组二等奖。 该项目原创提出了集超精密车削、磨削、抛光于一体的复合加工技术,开发了纳米精密空气轴承主轴和原位测量补偿加工系统,实现了超硬模具的纳米精密加工。 总体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部分指标国际领先。 该项目是今年“太湖杯”长沙竞赛的优胜项目。
图3:打造引领发展的“风向标”
芯片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智能制造、数字化的核心武器。 研发过程需要大量的实验来积累科学数据和丰富的场景支持。 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全力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致力于工业芯片的需求分析、产品定义、产业孵化,打造基于VIDM的深度垂直整合供应链,目标形成长三角集成电路研发成果三位一体转移“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应用牵引、创新产业推动”。 改造示范区和应用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共引进国家级专家1人、省双创人才2人、研究员1人、博士或高级职称10余人; 培养研究生20余名,打造6项自主核心能力; 组织“揭榜领队”联合攻关课题2项; 5个“配投结合”重大项目落地; 签约重大横向项目1个; 3个省部级项目成功申报; 40余家服务企业成为西山集成电路产业的“风向标”和“领航员”。
“努力提高创新能力,聚焦前沿技术,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积极推动技术转化将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业态,培育西山区产业园区、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前沿产业智慧。” 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及西山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时表示。 在下一轮创新驱动发展周期中,西山将加强政府分类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重大创新平台的不同特点、领域和发展阶段,具体分析、分类对待,将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机制。 与此相关,区级主管部门还将针对国家急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围绕西山区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把握产业共性和关键点,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成为西山区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