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开启制冷后,室内机吸入室内热空气,同时室外机电机启动,带动压缩机运转。 气体被推入室外机的冷凝器,冷凝器风扇排出部分热空气进行冷却。 然后到达储液干燥机,再经过膨胀阀节流减压和调节流量,使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转变为低温低压湿态制冷剂。蒸汽通过它的节流,低温低压的湿蒸汽最终到达房间。 机器的蒸发器,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湿蒸汽会散发出冷空气,然后蒸发器的风扇将冷空气吹出,以降低室内空间的温度。
二、空调的分类
1、按空气处理方式分类
集中空调:空气处理设备集中在中央空调机房,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风道送至各房间的空调系统。 适用于面积较大、房间集中、各房间热湿负荷较接近的场所。
半集中式空调:既有中央空调又有末端装置处理空气的空调系统。 该系统相对复杂,可以实现较高的调节精度。 适用于对空气精度要求较高的车间、实验室。
全分布式空调: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空调,用自己的设备处理空气,例如分体式空调。 也可以是由风机盘管空调与管道组成的系统,集中供应冷热水,每个房间都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自己房间的温度。
2、按制冷量分类
大型空调机组:如卧式装配喷淋式、表冷式空调机组,用于大型车间、电影院等。
中型空调机组:如冷水机、柜式空调等,用于小型车间、机房、会议场所、餐厅等。
小型空调:办公室、家庭、宾馆等用分体式空调。
3、按新风量大小分类
直流式系统:处理后的空气为新鲜空气,送至各房间进行热湿交换后排出室外,无需回风管道。
封闭系统:空调系统处理后的空气全部进行再循环,不添加新鲜空气的系统。
混合系统:空调处理的空气是回风和新风的混合物。
4、按空速分类
高速系统:主风道风速20-30m/s。
低速系统:主风道风速低于12m/s。
5、空调系统按承受室内空调负荷的介质分类
--全空气系统:室内空调负荷全部由空气承担,如集中式系统
--空气-水系统:室内空调负荷由处理后的空气和水共同承担。 如新风系统加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半集中系统。
--全水系统:室内空调负荷全部由水承担。
--制冷系统:蒸发器在室内,直接吸收余热和热量。 制冷剂铜管——制冷剂(制冷剂)。
三、常见空调主机
1.水冷式冷水机
水冷式冷水机组属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部分。 它的制冷剂是水,称为冷水机,冷凝器的冷却是利用常温水的热交换和冷却来实现的。 因此,称为水冷机组,与水冷机组相反的称为风冷机组。 风冷机组的冷凝器通过强制通风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冷却的目的。
2、VRV系统
VRV 系统是可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其形式为一组室外单元,由功能单元、恒速单元和变频单元组成。 通过将室外机系统并联,将制冷管道集中为一套管道系统,可根据室内机容量轻松匹配。
一组室内机最多可连接30台室内机,室内机容量可在室外机容量的50%至130%范围内调节。
3.模组机
该模块机是在VRV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将传统的氟利昂管道改为水系统,将室内外机合并为制冷机组,将室内机改为风机盘管机组。 制冷过程是利用制冷剂水的热交换来实现的。 模块化机组因其能根据冷负荷要求自动调节启动机组数量并实现灵活组合而得名。
4.活塞式冷水机
活塞式冷水机是由实现制冷循环所需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辅助设备及附件紧凑组装而成的专门用于空调制冷目的的整体制冷装置。 活塞式冷水机单机制冷范围从60KW到900KW,适合中小型项目。
5、螺杆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是提供冷冻水的大中型制冷设备。 其单机制冷量范围为150~100,适合中大型项目。
6、离心式冷水机
离心式冷水机是由离心式制冷压缩机、配套蒸发器、冷凝器、节流控制装置、电气仪表等组成的完整冷水机。 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项目。
7、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热能为动力,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产生0℃以上的制冷剂水,可作为空调或生产过程的冷源。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热能为动力,常见的有直燃式、蒸汽式、热水式三种。 制冷量范围为230-200,适合中型、大型、特大型项目。
五、空调里有什么
1. 压缩机
它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动力的源泉。 整个空调的动力由压缩机提供。 压缩机根据压缩方式,容积式压缩机可分为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 具体有:活塞式、滑片式、螺杆式、涡旋式、离心式、转子式。
2. 冷凝器
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汽冷却成液体或气液混合物。 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水风混合冷却式三种。
水冷式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 冷却水可一次性流过或循环使用。 回收时需设置冷却塔或冷却水池。 水冷冷凝器分为管壳式、套管式、板式、螺旋板式等几种。
风冷式冷凝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制冷剂在管内冷凝。 这种冷凝器有自然对流风冷冷凝器和强制对流风冷冷凝器。 通常,风冷式冷凝器也称为风冷式冷凝器。
水风联合冷却: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的热量被冷却水和空气同时带走。 当冷却水在管外喷淋蒸发时,吸收汽化潜热,使管内制冷剂冷却凝结,因此耗水量少。
3、蒸发器
其作用是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容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蒸发器的类型: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蒸发器分为冷却液体制冷剂、冷却空气或其他气体两种类型。
冷却液体制冷剂:有水箱式(浸没式)蒸发器(包括立管式、螺旋管式、蛇形式)、板式蒸发器、螺旋板式蒸发器、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卧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 ETC。
冷空气蒸发器中:有空调用的翅片式蒸发器、冷冻冷藏用的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管道式蒸发器。
4、节流机制
对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液体进行节流、减压,使液体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 因此,保持冷凝器内的高压和蒸发器内的低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节流元件按形式可分为毛细管和膨胀阀。 毛细管用于较小的制冷设备,如冰箱中安装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毛细管,是一种节流机构。
膨胀阀用于较大的制冷设备。 大中型设备中使用的节流机构是节流阀。 常用的节流阀有手动膨胀阀、浮球调节阀和热力膨胀阀三种。 两个是自调节节流阀。 膨胀阀按膨胀类型可分为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
5、气液分离器
安装在压缩机进口端,主要是防止返回压缩机的低压低温蒸汽携带过多的液滴,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气缸,防止液击。 分离器还具有过滤、回油、储液等功能。 功能。
使用气液分离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尽可能靠近压缩机;
换向系统中,换向阀与压缩机之间应安装气液分离器;
正确安装进口(从蒸发器)和出口(到压缩机吸气口);
必须向上安装;
6. 风扇
该风机是交流单相和三相感应电机与叶轮的组合。 风机分为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
风机有定速和变速两大系列。 风扇分为金属扇叶、塑料扇叶和金属铸造扇叶等,扇叶的种类很多。
7. 储液器
制冷系统中的高压储液器(又称储液瓶)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 储液器的类型有很多种,有单向和双向两种; 有垂直和水平之分。 其功能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储存冷凝器内的冷凝水:避免冷凝器内冷凝水积聚过多而减少传热面积,影响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适应蒸发器负荷变化对供给量的需求:当蒸发器负荷增加时,供给量也增加,由储液器中储存的液体进行补充; 当负载变小时,所需的液体体积也变小,多余的液体被储存在储液器中。
作为系统高、低压侧之间的液封:由于出液管插在液面下方,可以防止高压侧的蒸汽和不凝性气体进入低压侧。 同时储液器还起到过滤和降噪的作用。
8.油分离器
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其工作原理是:压缩机排出的废气是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经油分离器较大的腔体减速,雾状油会聚集在受冲击的表面上聚集成较大的油滴后,流至油分离器底部,通过回油装置返回压缩机。
9.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的进气口处,气液分离器防止压缩机的进气口吸收液态制冷剂而引起液震损坏压缩机。
10.干燥过滤器
过滤器的作用是防止制冷剂中含有的水分或杂质进入制冷系统。 当来自冷凝器的高温液体进入膨胀阀时,液体的温度会明显下降,一般在零以下。 如果此时系统中有水,由于膨胀阀的截面较小,很容易出现。 冰堵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11、四通换向阀
四通换向阀适用于中央空调、单元式空调等热泵空调系统。 用于切换制冷剂的循环路径,以达到制冷和制热的目的。
12.水泵
它是用来加速水流的工具,以达到增强水在换热器内热交换的效果。
13.水流开关用
用作管道中流体流动的控制或切断保护。 当流体流量达到设定值时,开关将自动切断(或接通)电路。
14.压力控制器
压力控制器用于压力控制和压力保护。 机组设有低压和高压控制器,控制系统压力的工作范围。 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开关自动切断(或接通)电路。
15.压差控制器
它用于控制压力差。 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开关会自动切断(或接通)电路。
16. 温度控制器
用作机组的控制或保护,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关会自动切断(或接通)电路。 常采用温度控制,通过水箱温度来控制机组的启停。 还有一些像防冻液这样的东西就需要用到温度控制器。
17.液体镜
视液镜用于指示:
制冷机组液体管路中制冷剂的状况;
制冷剂中的水含量;
润滑油从油分离器出来后在回油管路中流动。 一些观察镜有一个指示器,可以改变颜色来指示制冷剂中的水含量。 (绿色表示干燥,黄色表示潮湿)。
18.电磁阀
电磁阀是一种依靠电磁力自动开关的截止阀。 在制冷和空调机组中楼宇中央空调自控原理,通常使用电磁阀来控制系统制冷剂。 可适用于各种气体、液体制冷剂、润滑油等介质。
19. 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的作用:
20、冷却塔
冷却塔是一种以水作为循环冷却剂,吸收系统热量并排放到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 它的冷却是利用水和空气进行热、冷交换产生蒸汽。 蒸汽挥发带走热量,实现蒸发散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散发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降低水温。 蒸发散热 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装置一般呈桶形,故称为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