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 会上发布了《上海加强融合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4个方面27项大项、195项小任务措施。 《行动计划》在保持前五版规划连续性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突出融合,巩固成效,持续深化改革,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为了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我们将在各地推广好的做法和措施。
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4月起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进楼”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楼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助力楼宇高质量发展,从而吸纳更多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来到金虹桥国际中心,在一楼大堂,有一个新布置的“最具虹桥人文社会企业服务站”。 站内配备纸质人力、社会、企业相关政策和服务清单,以及“一站式”数字政务服务机,人力机构“楼小二”专员提供各类咨询服务。
近一个月来,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带队,对金虹桥国际中心、虹桥南丰城等重点区域建筑和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古北财富二期,共同探讨解决企业用工中的实际问题和难点,帮助企业打通痛点、堵点。 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解决就业培训、人才服务、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100余项。
同时,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针对片区33栋重点楼宇,组建了一支由企业骨干组成的人社“楼小二”惠企服务专员队伍,为就业创业、为打造企业人才服务、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社会服务,为提升“楼门口”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人社“楼小二”团队还加入大厦管理委员会,公开“楼小二”专员的联系方式,每天为楼宇企业提供在线答疑服务,每周对楼宇进行走访用于“诊断”。 每月梳理惠企服务案例,每季度开展惠企服务活动,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对接,为惠企企业提供“看家”服务。企业。 在有条件的楼宇里,区人社局还为其配备了“一网通”等数字化政务服务机,可接入人力资源社会自助管理平台。 企业服务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楼宇自控美国就业,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各类人力、社会、企业相关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细化、标准化的服务清单,涵盖就业培训、人才服务、劳动关系、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社会服务12大项36小项。 企业可以根据清单中的服务项目进行“订单到订单”的服务咨询,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效率。 此外,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了专员职责清单和服务细则,明确服务专员履行企业接待、政策宣传、业务协助等职责,细化“一人受理”。 ——立即处理——全流程跟踪——建账”全链条工作流程,提升了惠企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实行“一企一案一策”,针对不同建筑企业的诉求建立“一站式”受理服务模式。 对于现场无法解答的问题,将形成后台流转机制,第一时间将问题转达相应责任单位,实现清单帮企业纾困,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