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进博会的“老朋友”,就不得不提到美国智能建筑行业巨头江森自控。
它是首届进博会首批签约参展商,连续五届从未缺席,今年将第六次参展。 每年去进博会的理由是什么? 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郎志文表示,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江森自控可以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变化趋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数字化、低碳化水平,获得更多潜在客户。
年年有“新鲜”,年年有“新收获”。 这就是老朋友坚定选择进博会的原因。
“老朋友”不解之缘
2018年,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这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当时,江森自控已将亚太区总部迁往上海,建造了新的总部大楼,并计划以此为中心拓展中国市场。
一方拥有广阔的天地,另一方则想寻找舞台。 由于自身诉求与进博会的初衷不谋而合,江森自控对首届进博会投下了信任票。
与其他参展商相比,江森自控与进博会的关系更为深厚——常年举办进博会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暖通空调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均由江森自控提供。 每年进博会期间,公司都会派出资深技术专家团队赶赴现场,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办公楼、展厅内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江森自控将在年度展会期间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提供技术支持。
更巧合的是,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同属于大虹桥片区,两者之间的距离仅20分钟。 郎志文表示:“进博会是在江森自控上海家门口举办的世界级博览会。”
2018年至2022年,江森自控每年都会参展并签订合同。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阿达摩都”号部分设备订单在进博会上签约。 近日,“阿达·莫度”轮成功出坞,预计年底前交付,引发各方关注。 游轮上的暖通空调、通讯和消防系统均由江森自控提供。
五年来,江森自控通过进博会结识了数百名潜在客户,进博会成为其把握中国市场脉搏的重要窗口。 郎志文表示,江森自控从进博会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更好扎根中国、服务中国。
保持“新鲜感”的秘诀
进博会的五年,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五年,也是江森自控在华战略转型的五年。
每年,江森自控都会携最新展品亮相进博会。 2018年,发布智能温控、医疗环境控制解决方案等四款新品; 2019年福建江森自控楼宇代理,发布智能安防、楼宇自动化、远程智能连接服务等五款新产品; 2020年,数字化系统上线; 2021年,现场发布零碳建筑解决方案; 2022年,全球首个12.0楼宇自动化系统。 一条清晰的线索表明,江森自控进博会展品越来越数字化、低碳化。
首届进博会江森自控展台。
事实上,刚参加进博会时,江森自控的业务仍以暖通空调、楼宇控制、工业制冷、安防等领域的传统产品和服务为主。 随着智能、低碳新产品在进博会上开始大放异彩,江森自控也坚定了战略调整的决心,针对行业新需求,制定了更多聚焦智能、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推动自身业务快速发展。
当进博会成为行业前沿趋势的展示窗口时,参展商也获得了更多灵感和启示。 郎志文自2022年起担任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上任当年就来到进博会。 在他看来,进博会是企业与中国市场“知己知彼”的绝佳平台。 “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进博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创新技术的交叉碰撞的无限可能。”
“本土化”不断深化
中国市场已成为江森自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想要在这里取得成功,江森自控需要更加关注本土需求,而进博会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汇聚了产业生态圈中的各行各业的企业。
参展这几年,企业本土化进程发展迅速。 江森自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杨光感叹,通过进博会的平台,公司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助力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实践。 这不仅为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了公司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动力。
2022年,江森自控通过HPS螺杆高温热泵机型、单头制冷量1500吨的YZ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将中国本土智能制造的“小展厅”带到了进博会。 本土工程研发和生产能力。
目前,在工程研发能力方面,公司已实现96%以上国产化,在暖通空调制冷产品生产方面,已实现100%国产化。 产品70%销往中国,30%销往亚洲、欧美及地区,真正实现了中国研发、中国生产、供应亚洲、供应世界。
“尽管我们已经是五年的朋友了,但我们对进博会仍然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郎志文介绍,江森自控将携全新数字楼宇解决方案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展览面积也将从200平方米扩大到300多平方米。 “这不仅是展位面积的扩大,也是我们对进博会坚定信心的体现。”
每年还有很多像江森自控这样的“老朋友”不会缺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将继续登上今年进博会的舞台,获得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