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2005-8-23
摘要: 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营造绿色的工作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才能建造出先进的智能楼宇。智能建筑现已成为建筑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系统一次性设计 BAS 系统图
1、概览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控制和管理机电设备的楼宇自控系统应运而生,标志着智能楼宇时代的开始。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营造绿色的工作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才能建造出先进的智能楼宇。智能建筑现已成为建筑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楼宇自控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分布式控制的几个阶段。如今,楼宇自动化系统正在向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发展。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在全国主要城市迅速落地。十年前,国外自控企业开始进入我国楼宇自控节水,如今活跃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国外企业也不少。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外国公司包括霍尼韦尔、西门子、约翰逊和KMC。各大公司正凭借产品优势和良好服务,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实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经建设部批准正式发布,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诞生是我国建筑业的一件大事。
我国建成智能建筑1000多座,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智能建筑数量位居全国前四。国外预测,21世纪的新型智能建筑有一半将建在中国。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代。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智能住宅是大势所趋。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大量智能建筑的出现,需要投资者、设计师和管理者对智能建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内容全面楼宇自控节水,分为12章,全面规定了建筑智能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的标准,突出了功能要求,对业主和设计师来说非常必要。设计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您可以选择适合具体项目的标准,一一比较,按需设置。特别是在标准中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章中,对各个系统的监控点的要求非常到位,指导了系统的设计。在工程设计中认真执行《标准》,可以确保工程建设达到先进水平。
3、楼宇自控系统一、二次设计阶段的划分
楼宇自控系统是现代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3C”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楼宇自动化系统应管理和控制建筑物内的所有机电设备。楼宇中使用的机电设备由多家厂商提供,楼宇自动化公司应在一个系统中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同时进行。我国设计图纸完成后,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设备招标,中标后确定设备品牌。楼宇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选择就是这样确定的。因此,在项目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无法确定设备品牌。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业主的投资和使用要求,确定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范围、控制点及整个系统的组成。系统及土建的所有相关部分均应预留预埋。我们把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内容称为设计。设计图纸用于施工,是设备招投标的基础材料。
招标工作完成后,确定楼宇自控系统品牌,由中标的专业公司配合设计院进行二次设计。首先要根据产品性能和特点改进设计院的一次设计,核对控制点表,确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绘制施工图进行二次设计。所选设备必须具有开放标准,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控制建筑物内的所有机电设备。这些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协议,该协议由一系列与软件和硬件相关的通信协议组成。计算机控制器之间的所有对话。在实际工程中,大部分设备和子系统越来越复杂,而且不同厂家提供的不同产品和系统的通信协议也不同,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商一般采用开发网关的方式来完成不同系统的互联互通。要完成系统间的协议传递,就必须开发网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互通。承包公司二次设计完成后,将用于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最后,在通过权威或法定测试后,系统投入试运行。
4、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一种设计
4.1 管理范围的确定
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监测、控制和测量应安全可靠,节约能源和人力。管理范围应结合开发商或业主的投资情况确定,并应考虑当地管理机构的具体要求。报警,不能控制系统中断路器的合闸和跳闸;北京消防